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1

嗨sweetgirl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论文大纲如何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田爽-调剂

已采纳
中小企业的物流战略 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透明。现在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在技术、人才上展开,同时也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因为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在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一直被认为是“物流战略的受益者",而不是物流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中小企业一向是市场上灵活的反应者,几乎在大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同时,他们也同样做出了积极的反应,通过采用物流战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中小企业物流战略的发展阶段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在数量上、解决就业方面,还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都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应的中小企业物流战略与管理也开始受到重视。物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同时发现了物流的重要性,只是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和企业家对物流作用认识的不同,各个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物流策略来解决自身的物流问题。从目前国外中小企业对物流的认知和采用的手段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知阶段。企业主或经理人对物流战略有需求,但是由于要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和采用新技术,所以中小企业对是否加强物流管理还存有疑问。处于这一阶段的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暂时对物流管理的需求还不十分明显。企业主对物流的关注主要是从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角度来考虑的。 第二阶段:结构调整阶段。中小企业有了相应的物流组织和管理机构,企业已经成为供应链的一部分,企业产品上下游之间形成了供应链战略同盟,上下游企业彼此之间形成合作关系。中小企业为了应付市场日益增加的竞争压力,改变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不利地位,不得不考虑实施一体化的物流战略。 第三阶段:行为实施阶段。企业把物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并且积极采用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培训和咨询方式来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已经把物流作为核心竞争能力而进行发展。这一阶段的中小企业开始对企业的结构和行为进行诊断,同时结合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来实施物流战略。 国外中小企业物流发展趋势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中小企业就开始利用现代物流管理和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中小企业物质投资和非物质投资的增长,中小企业对物流需求在逐步增加。对农业食品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9%的中小企业有物流经理负责企业的物流管理,5%的企业增加了物流技术工程师。可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很重视物流。从国外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来看,有以下3个趋势: 开始把物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来重视 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市场压力,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就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的市场份额标准发展到80年代的产品质量和低成本,而从90年代开始,客户关系又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物流战略也是围绕着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发展的。从二战后开始的分销物流,发展到20世纪70~80年代的一体化物流,直到现在的物流战略。分销物流注重为顾客服务理念;一体化物流重视分销渠道的建立,减少运输成本;而物流战略则在减少物流及供应链成本、提高产品及时性和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等方面,有了综合的一体化的考虑和实施的方法。因此,通过物流战略无疑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把物流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一部分的主要原因。 重视采用物流新技术和管理新方式 物流战略离不开对新技术的采用和新管理方式的采用。一项对农业食品中小企业调查表明:1989年采用过至少一项物流技术(JIT、EDI、计算机辅助管理等)的企业只有2%,而到1994年则达到6%。很多企业在采用物流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前都进行过有关咨询活动,尤其是管理咨询最多。 物流实施更重视第三方物流机构作用 第三方物流机构能为企业节约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是中小企业的理想选择。如在欧洲,物流服务市场约四分之一都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完成的。很多仓储和运输业务都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实现。甚至有的零售店,早上只管开门,晚上只管关门,缺什么全由电脑管理,该送时就有人送,根本就没有仓库。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启示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没有依靠物流系统支持市场营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因此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和紧急性的需求。这种自办物流方式,设施利用率低、成本高,而且设施落后,达不到客户需要的特定要求。还有,中小企业物流没有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大多数企业的物流以“分包"方式为主,“外包"干线发运、市内配送和仓储、包装业务,“外包"家数在2至10家,有的甚至达到10家以上,企业物流严重分割,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因而也就很难使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以上的这些做法制约着中小企业物流的科学健康发展,要适应现代化的物流方式,必须先有一套科学的物流方案。 高度重视物流战略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物流战略已经成为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事实上,企业物流成本是除了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项目,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30%~40%,经营鲜活产品的企业物流成本要占60%左右甚至更多,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省15%~30%的物流成本,并且大大地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相比而言,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中小企业本身在技术上和产品质量上都不及大企业,但中小企业在产品价格上和对市场需求反应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通过物流管理更能在节省产品成本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依托第三方物流机构,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 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实施一体化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比较完整的供应链。对于每个中小生产企业来说,都处于供应链当中,使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形成供应链的战略同盟,成为整体供应链的一部分。这样使企业尽量减少“中间层次",而通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管理公司,直接将货物送达最终顾客,节省开支并能更有效地管理资源,无需承担仓储及存货管理的成本。同时利用第三物流机构提供的储运、包装、装卸和搬运等服务,通过集约化操作完善输送及流转系统,提高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降低库存、简化手续和提高保障程度,使货品付运的过程更有效率,并节省成本。 与其他中小企业形成战略联盟 物流联盟就是以第三方物流机构为核心,众多的中小企业签订契约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集约化物流伙伴关系。从企业经济效益上看,由于通过物流战略联盟使众多中小企业集约化运作,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从社会效益来看,由于采用第三方物流机构作为盟主,统筹规划、统一实施,减少了社会物流过程的重复劳动。当然,不同商品的物流过程不仅在空间上是矛盾的,可能在时间上也是有差异的。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机构的集约化处理,来解决这些矛盾和差异。 利用网上交易平台,实现电子商务 互联网出现使买卖过程得以简化,信用证申请可通过网上银行服务处理,在采购方面,买家可利用特定的网上交易平台,输入相关的资料,网页上有适合每个行业物品的采购格式,互联网内的搜寻功能可以帮助买家,在有特别需要时,就可去寻找更合适的新供货商去补充货源。有了网上交易平台后,小公司不需要EDI(电子数据交换)也可以使用电子物流公司的服务,只要公司有自己的网址或E�mail即可,成本明显较EDI便宜。网上营销必须拥有完善的库存和送货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便是电子物流管理(e�Logistics)。企业也可以通过EDI,直接连接客户的数据系统及仓库管理系统(WMS),让管理层能在网上及时监管及规划存货的流转及补充。 因此,网上物流管理系统不仅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让管理层能有效地管理其供应链资料,及时了解掌握最新信息。透过计算机条形码扫描、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桌上计算机货物追踪、仓库管理系统以及互联网等物流管理工具,充分掌握货物在供应链上的流转状况。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论文大纲如何写

224 评论(14)

江北金泽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采购工作无疑都是生产的第一步。同时,通用电气公司(GE)前CEO杰克韦尔奇说:“采购和销售是公司唯一能‘挣钱’的部门,其他任何部门发生的都是管理费用!”。诚然,采购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企业运营中,成本比重高、资金投入大、管理环节多。采购环节每降低1%。企业利润将增加5-10%。激烈竞争的环境迫使采购必须在调整自身角色的同时超越现有的价值水平,必须在加强和规范采购管理上下足功夫。  如今,企业采购工作面临的困难不少,新闻报道中也频频爆出企业采购的黑幕事件等,让采购常常和“回扣”、“暗箱”等名词联系在了一起。据Bestway多年来为企业的培训与咨询服务统计,国内采购人员在成本及质量的双重压力下,工作中的主要困惑与问题集中在以下十个方面:总成本分析、谈判策略和技巧、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规范、供应商评估、质量改进与保证、采购策略与规划、价格成本分析、采购流程优化、协调与合作技巧。  企业采购作为一家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对企业的生产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何高效地进行采购管理?其实关键在于两个方面,质量关和成本关。  用友公司作为有20年经验的中国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于近期推出的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架构中,其中系统的第一部分就当今企业的采购问题进行了形象生动的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工具。在质量把握和成本控制上,用友长期以来无疑是这两方面的专家,这次其推出的全面成本管理软件,也为近来企业面对高通胀的现实压力上了一次保险。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用友借助ERP在采购管理上的具体解决方案。  借助ERP砍采购成本:  中国企业最佳经营管理平台提供采购业务的完整处理和多种成本控制手段,为企业不同层次管理者总结提炼以下砍掉采购成本的方法,帮助企业应对高通胀时代的成本压力。   采购计划:采购成本最大的浪费在于缺乏准确的采购计划。因为计划不准确导致原材料的大量积压或者停工待料的现象比比皆是。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以便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资金采购合适的物料。根据采购物料的特点和企业管理特点,系统提供以下几种模式的采购计划。   供应商管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采购管理的重要工作,供应商的好坏直接决定企业的采购工作是否有效、采购成本能否得到控制。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加强供应商的准入控制和供应商资质的审批,能够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和完备的价格数据库,能够根据供应商历史表现(价格、交期、质量等)帮助企业综合评估、选择与淘汰供应商。   采购价格管理:每一个企业都会有严格的采购价格规定,但是能否有效遵守是难点。系统能够预配置企业采购价格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包括供应商比价、采购最高限价、采购按质论价在内的多种价格控制手段,以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系统能够记录采购人员询价的全过程,使得每一次采购都能够有据可查。  实际上,这完全构成了一套按需采购的方法。采购成本一般来说包括实际采购原料成本、原料运输费用成本、原料存货存储成本、原料采购相关人工费用。这些都是事后发生的结果,难以为企业找到改进的钥匙。企业要看成本更要从为什么要采购、采购多少、采购时点、向谁采购、如何采购以及以多少价格来采购。成本杀手一定要从这些问题上着手,寻找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的手段。这一切,如今,对企业经营者而言,在ERP的平台上进行规范和控制就可以完全达到采购的良好管理效果了。
154 评论(12)

maidanggou

这个有好多的,你可以查考下,具体要哪个?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吴占坤; 赵英姝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8-05-10_index_aspx&DbPrefix=SCDB&DbCatalog=%e4%b8%ad%e5%9b%bd%e5%ad%a6%e6%9c%af%e6%96%87%e7%8c%ae%e7%bd%91%e7%bb%9c%e5%87%ba%e7%89%88%e6%80%bb%e5%ba%93&ConfigFile=SCDBxml&db_value=CJFQ%2CCYFD%2CSCPD%2CSNAD%2CSCSD%2CSOSD%2CCDFD%2CCMFD%2CCPFD%2CCCND%2CSSJD%2CCBFD&NaviField=%E4%B8%93%E9%A2%98%E5%AD%90%E6%A0%8F%E7%9B%AE%E4%BB%A3%E7%A0%81&orderby=relevant&txt_extension=xls&publishdate_from=2008-01-01&publishdate_to=2009-03-31&txt_1_sel=%E5%85%A8%E6%96%87&txt_1_value1=%E4%BE%9B%E5%BA%94%E9%93%BE%20%E7%89%A9%E6%B5%81%E6%88%90%E6%9C%AC%E6%8E%A7%E5%88%B6&txt_1_relation=%23CNKI_AND&txt_1_special1=%3D&sTab=normal&navicode=
274 评论(11)

lihualin_123

中英合作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本科论 比较多
21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