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人脸识别技术的利与弊议论文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7

AAAs雪花糕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人脸识别技术的利与弊议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二逼青年

已采纳
人脸识别非常方便,人们不带手机出门就可以达到支付的目的,但它的缺点也有很多,例如:可能出现冒用的情况,对安全的考虑要求非常高。

人脸识别技术的利与弊议论文

207 评论(15)

StephanieXMY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深度学习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日趋成熟,人脸识别技术为公安业务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个人身份确认是社会较为普遍的基本需求,自古以来面相是确定人身份的重要依据。计算机人脸识别技术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迄今为止计算机人脸识别的准确性依然受到光照条件、人脸的姿态、表情等因素的影响。  相比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的身份鉴别技术,人脸图像信息的获取可以在非合作条件下完成,因此该技术在安防业务中的应用需求非常大。(了解更多智慧人脸识别解决方案,欢迎咨询汉玛智慧 )  人脸特征与指纹、DNA等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独特特征,具有难以伪装的特点。从公安业务实践来看,相比衣着等外貌特征,人脸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比如在人脸检测中,可以从照片中确定人脸部分的准确位置;然后是预处理,将姿态、光照等影响系统识别的因素降到最低;紧接着特征提取,利用人脸识别算法提取可以表示人脸独特性的数据;再然后就是特征建库,将注册人脸的特征数据构成结构化的数据库,以便识别应用;最后是特征比对,利用特征数据之间的相似性确定采集到的人脸对应的身份。  人脸识别抓逃犯,人脸识别找孩子,人脸识别技术助力疫情防控,人脸识别技术所衍生的智能产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刚需品。如何加强信息管控,是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趋势下的关键,先进的技术要用,隐私问题也需要解决。有句话叫做科技是把双刃剑,所以说在人脸识别技术这块,人们时常会担心是否安全、信息是否遭到泄露等,但是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大部分企业在保护信息隐私这块也做的很完善,可以看到在很多商场、高铁站、飞机场等都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方便了乘客快速检票,也帮助企业省去了人力。而我们汉玛智慧也在不断努力,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更便利,更安全的人脸识别设备与产品!
179 评论(13)

appiaus

利,新技术全国普遍,有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弊,广泛应用于支付方式中,有资金被盗刷的风险。
341 评论(12)

纪辰

人脸识别技术是科技的发展,比较智能,现在很多超市都是人脸识别付款。弊端就是别人拿着照片可以支付别人的账单。
81 评论(12)

wynona

刷脸支付的优势和弊端【1】优势刷脸技术可以在几秒中之内快速的完成支付,让我们的生活在支付上更加的方便快捷,大大节约排队支付的时间,而且不需要携带任何识别装置,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进行识别。【2】弊端目前人脸识别技术的精准度还达不到100%,对相似度高的脸容易出现识别误差,人脸识别系统就有可能在识别时出现混淆,从而会导致支付存在一定的风险。刷脸支付虽然给我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快捷,但是还是存在不稳定的风险,不过相信在以后刷脸支付是非常普遍的,也会更加的完善。拓展资料刷脸支付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3D传感、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的新型支付方式,具备更便捷、更安全、体验好等优势。发展过程2013年7月芬兰创业公司Uniqul推出了史上第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unique支付系统。2014年开始,百度、中科院重庆研究院、蚂蚁金服、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率先开启了刷脸支付的技术研发和商用探索。2017年,随着智能手机厂商陆续推出人脸识别功能,刷脸支付开始在中国大面积使用,渗透到零售商超、餐饮等生活主要场景,行业呈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11 月,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刷脸支付用户将突破6亿人。2020年,为规范人脸识别线下支付(以下简称刷脸支付)应用创新,防范刷脸支付安全风险,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制定了《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行业自律公约(试行)》。发展意义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9亿人,市场规模已高达4万亿元;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将突破33亿人,2020年有望增至90亿人,且仍在高速增长。刷脸支付的发展及普及,对于提升用户移动支付体验、改善商户经营效率、带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业内专家认为,刷脸支付的快速兴起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更带动了相关移动支付产业链的腾飞。尤其是5G、AI、IoT等前沿黑科技的加速应用落地,中国刷脸支付产业正加速崛起。行业自律《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行业自律公约(试行)》要求,会员单位应建立人脸信息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在采集环节,要坚持“用户授权、最小够用”,明确告知用户信息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获得用户授权,避免与需求无关的特征采集。在存储环节,将原始人脸信息加密存储,并与银行账号或支付账号、身份证号等用户个人隐私进行安全隔离。在使用环节,收单机构、商户等中间环节不得归集或截留原始人脸信息,实现端到端的个人隐私保护。
203 评论(9)

xiohahn

好处就是方便快捷,坏处就是你睡着时可能有人趁机用人脸识别解开你的手机,或付钱时识别你的脸,让你付钱。
17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