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0

hl9992004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djavame

已采纳
从军事上说有多了一份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从政治上说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论文题目

256 评论(13)

佛罗里希

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120 评论(9)

Rachel315429

在过去2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都是值得同情的。它遭受了包括英国在内西方列强的蹂躏、日本的侵略和军阀混战的折磨。150多年来,中国人既错过了国家稳定,也错过了繁荣发展。但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已开始腾飞。上世纪60年代的大灾荒过后仅40年,中国就变成了世界工厂、美国的大债主。这也就不难理解,中国为何想要好好庆祝一下了。  中国实现复兴的机会很大。1687年,来自中国的第一位访问者沈福宗到达牛津大学时,他的国家是世上最大的经济体。在过去20个世纪里,中国有18个世纪都保持这一地位。只要没有大的灾难发生,中国将在本世界中叶前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中国还不是一个超级力量。然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它的经济实力会产生政治影响。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一个世界性问题几乎都不可能得到解决。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把中国的崛起看作一种威胁。中国的成功对世界有利。如果中国仍然非常贫穷的话,我们会变得富裕吗?如果中国经济崩溃了,我们会得到什么好处吗?认为中国越富我们就越穷的经济学观点,是一种卑鄙的想法。  我也不赞同这种说法:美国和中国在本世纪必将争夺霸权。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也不是人们希望的。我们也许会看到的是,中国漫不经心地试图挑战美国和欧洲倡导的自由民主资本主义模式。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寻求同中国合作,而不是反对它。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我们关于人权和法制的观点。中国试图更好地理解这些观点的努力应该得到尊重。这是一个所有世界级大学都能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  今天牛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包括香港)人数超过了750人,这一数字比1996至1997学年的89人增加了很多。我希望看到我们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为吸引中国的兴趣,我们要对中国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这就是我们本周正在做的:成立一个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奖学金中心。我们将开设当代中国研究课程。我们已经在香港设立了一个校友办公室。
332 评论(12)

爱大面面

首先,我们不仅正在目睹美国自诩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短暂时期的结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我们也正目睹延续多个世纪的西方主导地位的终结。今后几十年内,相对衰落的西方将不得不与世界其它地区合作。这是好事,但也将带来许多重大挑战。其次,中国不仅是“非西方”的,也具有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后者或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和一个政府不信任本国人民的国家维持信任关系是很困难的,和一个不能接受法治基本原则的政府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同样困难--根据法治的基本原则,人民对政府,具有和政府对人民一样的约束。第三,我们必须认识到,权力更替总会引起重大摩擦。老牌大国试图维护它们所认为的“自然”秩序,而新兴大国则不满它们不断上升的实力和地位总是迟迟得不到承认。但我们也必须理解,当前正在进行的转变的潜在好处。全世界人民--在运气好并且具备远见卓识的情况下--可以共享繁荣,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共同未来献策献力。照此下去,结局会怎样呢?我设想了三种可能的结果:第一,“正和”观点胜出。假如各方意识到,相互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深刻的意识形态冲突,彼此经济上互为依赖,大家必须共同面对这个星球的命运,在核时代不可能爆发战争,那么就有望促成可观的全球合作。要实现这种局面,各方也必须作出深刻的合作承诺。但近期在气候变化、全球失衡等领域看不到这种势头。第二,“负和”观点得胜。权力是相对的。老牌大国和新兴大国竞逐主导地位。资源同样是有限的。在这个世界上,经济混乱和对稀缺资源的争夺将导致全球化倒退,而均势政治将主导国际关系。或许会出现一个以制衡中国为宗旨的联盟,成员至少包括美国、欧洲、印度和日本,其它国家也有可能加入。第三,我们姑且设想一种混合了上述两种情景的结局:全球化和一定程度的全球合作“幸存下来”,但随着中国对自身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变得更加自信,典型的均势政治将变得更加重要。这大体上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局势--可不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先例。这些不过是关于我们这个时代必将面临的一个根本挑战的初步想法。我们如何应对所有其它挑战,都将取决于这个根本挑战。
26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