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now
1、爱迪生在发明和改进电灯的过程,发现灯泡里的空气影响灯泡使用寿命,认识到灯丝的熔点要高,于是采取抽真空的技术采用高熔点金属做灯丝,但是一开始效果不理想,知道原理但行动起来很难。2、前苏联的事例——前苏联在瓦解前就已经意识到了国家的危机,但是经过了多次解救但却终没能成功。所以行难。3、以作文为证:人人都会提笔写文章,这是作文之行易,但不知文法、文理者比比皆是。4、以建屋为证:施工造屋不难,是为行易,构图设计非有高深特别知是不行,是为知难。5、以造船为证:明朝郑和无科学知造船知识亦无机械以代人工,竟能再十四个月中造出六十四艘大船,证明造船之行易,造船之知难。6、以筑城为证:秦代没有科学、没有机器、没有工程学,竟能筑成万里长城,足证筑城之知难与易行。扩展资料1、出处:《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2、示例:现在提出这问题,盖亦~,遂只得空口说白话,而望垦辟于健者也。 ★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知易行难"说,即"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是中国古代认识论里的一个基本观点,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这一观点已深入人心.孙中山认为"知易行难"说对资产阶级革命事业危害极大,在理论上,容易使人坐而论道,空谈心性,不敢或不愿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上,容易使人轻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甚至放弃信仰革命理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易行难 
某家长训斥儿子,你的外语成绩又下降了。你知道落后的原因吗?儿子说,知道,用功不够。家长“乘胜追击”,既然知道原因了,你该怎么办?儿子一本正经地说,从明天开始6点起床背单词,保证成绩进前10名。然而第二天早晨,不管家长如何大声呼喊,这个中学生继续鼾声如雷,迟迟不愿起床。“道理知道”了,但“做起来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易行难”吧。 小孩子如此,某些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个朋友体重95公斤,典型的三高。医生反复告诫他一严控饮食,二锻炼身体。对此“老生常谈”朋友心知肚明,然而一看到美味佳肴他就成了肠胃俘虏,一散步他总急着回家看电视。这不也是“道理知道”得清清楚楚,但“做起来就是难”吗? 这样“知易行难”现象,在个别领导人身上也存在。最近被判了无期徒刑的福建省委宣传部原部长荆福生就是一个典型。此人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写起文章来妙笔生花。他的不少大作还发表在最权威的报刊上:“常修为政三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看,字字珠玑,让人拍案叫绝。倘若他身体力行,肯定是一个优秀干部。然而他偏偏丢掉了“为政之德”,遗忘了“贪欲之害”,失去了“律己之心”,糟蹋了“高尚情操”,抹黑了“革命本色”,成了“金钱、美色”的奴隶,先后受贿75万元,并和几个女士共写了一段段“风花雪月”的故事,最后被判无期。 荆福生这个部长,没有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出现“知易行难”现象。消除这种现象,自律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学生,一定要提高学习自觉性,同时也要监督。而对于手中掌握着权力的官员,则要加大监督和制度作用。有了“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知和行的脱节现象,也就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知易行难知,是指知道,懂得,求知。知既包括了动态的求知过程,也包括了静态的已经懂得某个道理的结果。行,是指行动,实行。所谓知易行难,就是说认识事情的道理较容易,而实行其事较难。早在几千年以前,孔子就已经说过:“言知之易,行之难。”《尚书》中也提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也。”是的,知易行难。人类前行时所踏出的每一步,都历尽了千辛万苦,凝结着血汗与泪水。第一,知易行难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必然规律。建筑长江三峡大坝的设想和详细方案早在毛泽东时代就已经被提出,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花上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把它建成?谁不知道只要植树造林就能绿化沙漠,可是我们的土地还是以惊人的速度被沙化。可见,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受着自然环境的制约,所以行比知更难啊。第二,知易行难是在人类的道德范畴中不断被证实的道理。马克思曾经指出:为了100%的利益,资本家就愿意冒着被绞首的危险犯罪,而为了200%的利益,他们甚至会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环顾当今社会,黄赌毒泛滥,犯罪猖獗,贪污贿赂事件层出不穷。难道说那些人都不知道这些是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的事情吗?不,他们知道,但是良知的呼喊仍然敌不过利益的诱惑。第三,知易行难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逻辑。刘备曾经告戒过他的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亲贤臣,远小人。”而阿斗却先亲小人黄皓,后以小事杀大臣。终导致灭国之祸。人人都知道男性与女性要互相关怀,处于平等的地位,可是时至今日,我们的妇女大会仍然在不断努力着呢。我们都知道坚持的好处,可是我们往往很难坚持做一件对自己有益处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要努力工作,好好赚钱,可是真正要实行起来,也不容易。我们也知道一辈子要轰轰烈烈,不要太平庸,可是真的要自己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的时候,往往也退却了。第四,知易行难是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
有一本书叫《生命的答案水知道》,里面讲的道理是善的信息,水能够知道,恶的信息,水也能知道,想想其中的道理,人是否可以如此对人对事呢,道理晓得了,却不愿意去做,这个就是知易行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