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唐宋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7

空白/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唐宋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冬日的阳光

已采纳
这是我自己高二的时候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纯原创  可能不是非常符合,不过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得成比目何辞死,故作鸳鸯不羡仙  -------古风流行音乐中的悲欢离合  "寒窗苦读瘦了谁的脸兰亭有摘落在你案前一卷空白心照的人不宣砚剩费思念"(《唐宋元明清》后弦)  时下,中国歌坛中刮起了一阵"国风热"众多歌手都在新推出的大碟中加入了或多或少的中国古典元素  初窗前尘土无人扫:梨花香  举今年年初大热的电影《十全九美》中的主题曲《梨花香》为例歌曲开始便是一阵悠扬婉转的二胡声将听众带入了一个清丽而绚烂的世界中,仿佛可以看见桃花吹落的缤纷;清谈家挥麈的疏狂;红粉佳人临风展露的笑靥  "时过境迁故人难见旧日黄昏映照新颜相思之苦谁又敢直言"那一种花依旧,人空瘦的无奈在明显不过不知是人太多情还是物太无情一样的景色,一样的赏花人,只是这花颜凋了色,书生鬓斑了霜时间站在一边冷眼旁观或与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便是永远再见面,不知是否还有力气挤出一丝笑容?生命中,有多少转瞬即逝的美好,一个不小心,令它从眼前划过,没留下痕迹,徒增了烦恼空余下"赌茶消得泼茶香,当是只道是寻常"的感叹  "为情伤世间事皆无常笑沧桑万行泪化寒窗勿彷徨脱素裹着春装忆流芳"这不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遗憾;也不是"花知否,故人消瘦,长忆同携手"的愁楚;而是"咫尺画棠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的心酸即是那相隔两地,也可以飞鸿传音可咫尺天涯才是最令人憔悴的那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绝望,是"楼前相望不相识,陌上相逢讵相知"的痛彻心脾  "笑我太过痴狂相思夜未央独我孤芳自赏残香"这天下剪不断理还乱的又何止是离愁?"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无处辞,眉间露一丝"或与,面对这样一种惨淡,有人会选择逃离,只是又如何逃的开呢?否则也就不会有白居易"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的谓叹;仓央嘉措"第一最好不相见,从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从此便可不相思"的愁怀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的放达大多数的人都只是在那名为爱情的泥潭里苦苦煎熬,让那未央的相思,无尽蔓延  《梨花香》整首歌,除却歌词哀艳缠绵,中国风浓郁,曲亦多有出彩之处无论是二胡、古筝、笛子的熟练运用还是曲调的精彩别致都为听众展现了一副多姿清雅的画卷  次镜前容颜总易老:青衣  如果说《梨花香》是樱花飘落一刹那的绚烂,那么马天宇的《青衣》便是茉莉初绽般的清幽  "每逢秋去冬来是人去花又别叹一声缘分不该如此难求"王宝钏和薛平贵,本该是一个才子配佳人的有着美好结局的故事可是,理想还是敌不过现实薛平贵的远走他乡,生死未卜,王宝钏的痴心苦等换来的结局,太凄凉  王宝钏一句:"后面若是有路,你也不会回来的了"是对薛平贵负心的控诉十八年的等待,耗掉了一个女子一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时光,那破旧的寒窑中,如何消得了,这一室清灯,半生荒凉?可最终,王宝钏十八年的痴心等待换来的却是丈夫早已另娶别国公主,风风光光的成为驸马的消息分明是发妻却成了侧室,不知薛平贵心中会不会有些许"系我一身心,负你千行泪"的歉疚?  明知是"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身为相府千金的王宝钏却依旧甘心为了落魄书生薛平贵在破旧的窑洞中一等便是十八年,真不知是该让人说她痴情还是痴傻只是,那曾经不涉世事的天真浪漫,也在这漫长的几近没有边际的等待中,被渐渐磨光那个会笑着说"相思本是无凭语,浮华世外幸此生"的女子已不见了踪影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又何止是逐渐斑白的青丝和日渐深刻的皱纹怕也是经历过了这样的离愁别绪,古人才会有"思君令人老,相见惹君恼"的伤怀  别离,总是一个会令人联想到萧瑟秋天的字眼,即使张潮说"秋者,天之别调"也抹不去那落叶成泥孤鸿南飞的凄凉秋,总是一个会让忍不住感伤的季节,即使有人强作欢颜说"今日不为折柳,只为饯酒"也消不掉眼中的离绪  春去秋来十八载,离人萍踪无处猜红颜已作黄花谢,总忆逢君塘边采若是没了这离伤,便少了那"流光容易把人抛"的闺恨;少了那"樱花杨柳两凄凄"的缠绵;少了那"惊鸿只一瞥,爱到死方休"的愁肠寸断  "弹琵琶又见当年你梳头拨一首满花春秀今日月下再醉孤酒雨落枝头年复一年谁白发留"王宝钏是一个无法让人不疼惜的女子,不只是为了她的痴情,更是为了她的坚强和隐忍"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王宝钏定也是恨的,只是她对薛平贵的恨被她更浓的爱所掩埋,连她自己也未必察觉只是在十八年后重逢时,薛平贵的一再试探才令王宝钏发现了那深埋着的怨他竟不信她,竟以为她早已另嫁他人不知王宝钏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和薛平贵一起回到了她住了十八年的寒窑,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进了尔朱家的大门,看着另一个女人恩爱地挽着自己丈夫的手温柔地微笑一场梦做了十八年,醒来后,破碎后,往日的千般旖旎,万般缱绻都成了过眼云烟,随风散去  红粉鬓斑花颜老,疏影争调,相逢总好,韶华易逝惹人恼  少年白发自伤怀,流光偷渡,相思难少,大梦觉来苦不早  中国风的流行音乐中,那或浓或淡的忧愁不觉间已弥漫开来,那愁可以无关花月,可以不为病酒,却怎么也摆脱不掉这或许就是埋藏在千万中国人心中永不会改变的东西,它太深刻却又太隐蔽,只有在我们的心弦被触动的那一刻才会被短暂的唤醒但它始终存在着,从不曾离我们而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伤春易逝,悲秋凋零,感叹人生短暂,光影虚度  只是这一声轻叹太易散去,一阵清风拂过,便化作了尘烟,没了踪迹  渐从前不知烟火味:西厢  比起前面两首的抑郁,后弦的《西厢》则要显得俏皮许多  不仅各种插入了《天仙配》的经典唱段,古筝和笛子的混搭也可说是本首歌的一大亮点  歌词里少了前两首中阅尽沧桑的无奈,更多的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轻狂  "敢问一句盆中花怎赏要拿姑娘与它比模样,甘做花泥一片靠花旁不是三月也能醉人肠"那是每个人年少时都曾有过的狂,它很明媚,很放肆,很张扬无论是谁,回想起这些曾经的时光,怕都会为那些荒唐会心一笑罢等到老了,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后,便再无人敢这般至情至性了,甚至,如唐寅般的"酒醉换来花下眠"也只是遭到了识时务者的无尽鄙视少时的时光太短暂,一个回首,便已到了身后,成了回忆,令人留恋  "百花还在人去楼空那花儿常开人难留"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很美好,可现实却不允许它太过美好,所以陆游和唐婉相望两断肠,所以李煜和娥皇生死两茫茫《西厢》的故事很圆满,张生和崔莺莺经历了重重阻碍终也是共结了连理,故事皆大欢喜的落了幕普救寺里的邂逅,只一刹那,那懵懵懂懂的情愫便发了芽就好像是又带着露水的荷苞,充满了朝气,香气并不明了,只是暗自浮于空气之中,只有闭上眼用心去嗅方能闻到那好不逊于夜来香的芬芳"记下当年的你和我,水调歌头词一首"十二年后,当年的少年已过了而立,成了会吟着"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对月饮下清酒的中年人当年的那一段段往事成了他笔下的一首首诗,一阕阕词也许就是这些没有夹杂着利益的往事才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所以柳永才会说"狎性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西厢》的调子也如它的词般,满室的无忧轻快,俏皮后又偷藏着人去花落无人赏,鸟回楼空鸟不知的惆怅《西厢》是少年倚在微风浮动的纱帘后小啜清茶的惬意,是白玉鎏金扇骨下缀着的红色流苏,是白色绢质常服上系着的烫金纹腰带都极尽优雅,都极尽清淡,那是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风雅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歌词和旋律飞舞着,漂浮着,绕梁三日终不散  续如今识得难吞咽:花容瘦  中国人总是相信轮回,相信永远,相信那海枯石烂的山盟海誓,所以诗经中会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生死恋歌,汉代乐府里会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坚定信念  "轮回去寻她相遇桃树下"那是一世的缠绵未了,痴情的人跨过了奈何桥却不愿饮下孟婆汤的执着是良辰吉日喜婆唱起的古老歌谣,是洞房花烛时新郎宠溺地爱道"画眉深浅入是无?",是新娘羞涉的笑问"鸳鸯两字怎生画?"放不下的,是那"一生一代一双人"的誓言  "梦牵绊不愿醒一树约定千载绪"一世的纠葛化作了几世的寻找再重逢就像村上春树说的"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重逢的人还会再重逢"  树影花群忽迷离,原是佳人池上立分明眼生初回见,似是缠绵已千年  那一眼万年的凄美是用多少泪水写成的?曾经,有人问说"人这一生是只能爱一个人,还是在爱这一类人?"大概,是因为爱着一个人所以会爱上一类人吧,那一类人都是那一个人的替代品,在那一类中寻寻觅觅这那一个人的影子,直到再次相逢  "青丝懒影无常日月两相望"时间回到了正轨,却留下了后遗症梦中满是她模糊的笑颜,醒来时才发现,他留下的只是满面泪痕《长生殿》里的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化成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不朽诗篇,《牡丹亭》愁煞了伶女商小怜那是一种情结,一种残缺的情节,正漫过默默的天空,并且开始暧昧不清  《花容瘦》里所演绎的那种执着令人动容,令人不忍再见  和衣醉卧百花间,云散月来鹊桥现皎月还似去年圆,不见故人来相见  那棵桃树下,还有一个人在等待,直到天也动了容,地也变了色,终于看见了一个姗姗来迟的要窈窕身影和那在梦中见过无数次的姣好面容然后,心满意足的闭上眼,颓然倒下  那些歌中吟唱的前尘往事,就像是一幕幕戏,有才子佳人,有帝王将相唱尽了人生百态,演尽了心酸无奈都在尘埃散漫的萧索中,如春水般,漫了一地,一去无迹

唐宋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

98 评论(15)

小小葱虫

1、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研究。 2、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3、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4、中国体统文化意识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5、关于资本主义萌牙的研究。6、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原因与性质的研究。7、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特点与水平的研究。8、关于个体小农经济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研究。9、历史时期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其成因。10、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研究。11、战国秦汉时期的经济区域。12、商品经济与战国秦汉社会变迁。13、秦、汉重农抑商政策比较研究。14、西汉经济政策述评。15、豪族与两汉社会。16、两汉土地制度研究。17、秦汉时期的移民问题19、汉代儒学的发展及其影响。20、门阀政治形成的原因。21、门阀士族与魏晋文化的发展。22、门阀士族与魏晋隋唐社会23、六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转移。24、府兵制与关陇集团。25、商品经济与唐宋社会变迁。26、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27、科举制度与唐宋社会。28、唐宋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29、汉、唐外交方针之异同研究。30、隋唐地方权力研究。31、地方行政体制与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32、门阀集团与隋唐政治。33、 唐宋时期的城市和城市经济。34、古文运动与儒学的复兴。35、佛教与唐宋文化。36、道教与唐宋文化。37、元代文化政策研究。38、行省制与元代的地方发展。39、明朝经济政策及其历史影响。40、朱元璋与明初政治。41、明清流民与山区开发。42、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43、清代边疆地区的开发。44、唐以前的国家、社会与水利。45、宋以后的国家、社会与水利。46、秦汉隋唐的地方行政与社会控制。47、宋明清的地方行政与社会控制。48、士大夫阶层与宋明社会研究。49、地主阶层与中国体统政治研究。50、唐宋科技与社会、文化研究。51、汉唐时期的陕西。52、宋明时期的陕西。53、汉唐时期的乡村社会。54、宋明时期的乡村社会。1.秦汉时期的移民政策及其影响2.秦汉与匈奴的战争评述3.秦汉时期北部边疆的开发及历史意义4.秦汉时期北部边疆的开发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中国古代重农政策的历史作用6.试论西汉的商业政策7.试论汉代的农业政策8.西汉时期汉匈人口流动及影响9.东汉对南匈奴政策评析试论汉武帝的用人方略11.司马迁的民族观略论12.汉代外戚集团的形成与擅权13.论西汉后期的社会问题14.两晋南北朝士族门阀的特征
117 评论(13)

haohaohao111

建议可以写一下北宋的隐士林浦,不过网上关于他的资料还蛮少的啦。很喜欢他诗中的意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观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不知道是否合你的意啦
25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