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翻个身吧
摘要:我们应该始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正在成长发展的的鲜活生命体,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灵动地运用评价策略,通过评价理念的准确把握,评价内容的明晰融通,评价方式的灵活选择,评价语的灵活运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总体发展,使学生成为充满活力、具有健全人格和鲜明个性、富有创造智慧的人。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份独特的力量,学生期待着老师中肯的评价。让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如种子般播进学生的心田,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生根发芽,开出自信的花朵,结出成功的果实,绽放生命的光辉。关键词:主体性;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浅谈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从第一个工作日开始,作为一名新任小学教师就要全面承担对其学生进行教学的责任,履行与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们同样的职责。这些工作任务不是为了使其逐渐提高技能和知识而循序渐进地增加的,新任教师是一边全面履行教学职责一边学习提高同时,我们应该遵循“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重视学习”的基本理念。小学教育是人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初期阶段,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为获得生存和发展而必须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教育。就其对象而言,是面向全体儿童;就其目标而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就其内容而言,是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初级阶段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石,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小学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由于其服务对象和工作方式不同于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具有自身的专业特性。从服务对象看,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独立自主性较差,在他们进入小学后,会把对父母的依恋迁移到教师身上,对教师形成强烈的依赖感。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就要求小学教师确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用自己的高尚品德熏陶学生。从工作方式看,更强调技艺性。小学教育以综合课程为主。我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一与式等教学方式;鉴别小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小学教师应该知道不同年龄的学生适合学习什么,采用什么方法和步骤进行。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学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小学教师由于各自的基础不同,经历不一,个性也存在着差别,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不一。对自己是一种资源,对别人,甚至小学初任教师群体也是一种资源。尊重不同的个性,充分利用这种差异,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做到优势互补,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就是一种提高。小学教师不仅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教师作为文化知识占有者、传授者的角色逐渐淡化,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帮助学生自主发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师生 
特别重要,可以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加优质的资源,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可以获得更好的未来,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映和具体体现,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