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an98
建议你看一部叫做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的片子。 看完我想你就应该知道怎么写的。不过挺感人的,看的时候准备纸巾。------------------------------------为什么非要历史上呢。你可以发掘一下身边的,电视里的,电影里的。拿来参考不就是一样的么。历史上善待小狗的我还真不知道。那时候根本没宠物狗,都是狼狗~~ 
我的卧室对着一个公司大院 不知道怎么回事从昨天开始 院子的门房里传出小狗的叫声 半夜2点开始 隔音效果并不好的小门房里 不断的有狗狗的叫声 凭借它的声音我断定它是个小家伙 (我家养了两只狗) 因为是深夜 声音格外清晰 关了窗户依旧很大声 从2点到4点 它也许累了就不叫了 很奇怪 为什么会把一个小狗关在没有人的门卫室 这个公司晚上就没人了 所以狗狗的情况他们根本不知道 我一边心疼这个小家伙 一边忍受失眠带给我的痛苦 今天中午 我本来想好好休息下 可是 这个小狗又开始"哭泣"了绝望的我等到下午这个公司的人上班时在窗口谴责他们 他们还跟我说打扰了 可是依旧没有什么改善 现在快21点了 小狗又在漆黑的房子里叫 通过今天的观察 他们竟然不光把小狗关在屋子里 把它栓起来 除了给它喂东西 根本没人管它 所以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 我悲惨的知道今晚我又要听着它的惨叫渡过了 真的要发疯了 但是我们这不可能为了这个事情报警 就算是报警 那些人 肯定不会善待小狗的 怎么办怎么办 一边心疼 一边自己受折磨!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庄 子 【智海踏浪】 见《庄子"杂篇"徐无鬼》:“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而况为大乎?” 意思是说:狗,不因为它善叫就认为是好狗;人,不因为他能说会道就是贤人。又何况是大贤大德的人呢? 《徐无鬼》,《庄子》中的一篇。篇名由篇首人物的姓名而得。本篇共十七章,除前二章外,其余各章各具主旨,互不连贯。道家提倡“不言”,他们认为贤人一般都不善言。所节的话中,以狗不因善叫为好狗喻指人不以善言为贤士,言外之意是看一个人是否贤能,不能以他是否能说会道为依据,夸夸其谈的人不一定有才有德,看人关键要看他的行为,是否言行一致。 【知心小语】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借这句话警示我们,不能把是否“善言”当作评判是否贤能的标准。庄子的话之所以是警示,是因为我们至今仍然还可能在这方面犯错误,这就是人类的弱点。 说到人类的弱点,喜欢听恭维的话估计就是其中的一个。即使庄子在几千年之前就告诫了我们不要被“善言”所迷惑,但我们又改变了多少呢?有时候,明知道对面这个人说的是假话,但我们还是喜欢听。在日本这个赞赏别人十分吝啬的国家,居然出现了一个靠“拍马屁”为生的职业。有两个名叫小山和水野的年轻人,在东京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打开了他们的道具:一块大大的布告板,上写“奉承屋”,每分钟100日元;一件鲜红色的汗衫,上写“职业奉承者”。这个“奉承屋”生意非常兴隆,一方面反映出那里人际关系的冷漠,工作紧张,有人情愿拿钱来买恭维话听,试图调节一下低沉的情绪;另一方面,小山和水野看准了这一点,因此投其所好,趁虚而入,100日元听一分钟好话,钱可谓赚得容易。 奉承是不分时代、社会制度和国家的。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在他的名作《吝啬鬼》里,借一个名叫法赖尔的角色之口,把这种“奉承哲学”形象地说了出来:“要人宠信,根据我的体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他的面前,投合他们的爱好,称道他们的处世格言,恭维他们的缺点,赞美他们的行事。你用不着害怕殷勤过分,尽管一望而知,你是在戏弄他们,可是他们一听奉承话,就连最精明的人也甘心上当。” 当然,奉承话偶然听一点无伤大雅,但倘若养成一种癖好,专爱听奉承话,不爱听不同意见,这对做领导工作的人来说,就隐藏着某种危险。一位西方哲学家曾说:“许多吻你手的人,也许就是要砍你手的人。”这样的教训,从古到今不胜枚举,因此每个人既要善于说奉承话,说善意的奉承话,又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奉承话,辨清真善还是伪善。 就是说 不是说得多就厉害 引申下去也可以说是光能口头上或纸上谈兵 实际上不会办事的人不是真的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