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9

cfrfp8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是什么格式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xtt

已采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13745-2009。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disciplines。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1 学科: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2 学科群:学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 1 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2 实用性原则:对学科进行分类和编码,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3 简明性原则:对学科层次的划分和组合,力求简单明了。4 兼容性原则: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5 扩延性原则: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应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6 唯一性原则:在标准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名称、一个代码。 1 本标准所列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展开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2 本标准仅对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共设62个一级学科。门类排列顺序是:A自然科学,代码为110-180;B农业科学,代码为210-240;C医药科学,代码为310-360;D工程与技术科学,代码为410-630;E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为710-910。相应五个门类为科技统计使用,不在标准中出现。3 本标准中学科排列次序和级别与学科重要程度无关。4 本标准纳入了成长中的新兴学科,萌芽中的新兴学科暂不纳入,充分反映了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并给学科的发展留有余地,使之成为开放型体系。5 在本分类体系,尤其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但其涵义不同。6 分类体系中的名称,原则上用学科名称,考虑实际应用及学科分类层次的需要,有少量“学科群”名称出现。7 一级学科根据情况,分别选用“××学”、“××科学”、“××科学技术”、“××工程”、“××工程技术科学”五种名称。8 交叉或具有双重属性的学科,可在两处列类,只在一处给代码,其相关位置不给代码,在说明栏注“见×××·××××(代码)”或“参见×××·××××(代码)”。9 一级学科下的分支学科,根据确定学科位置的不同特征进行划分,原则上取一个特征,考虑学科特点及使用需要,对有些学科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征划分。10 本分类体系的学科遵循从理论到应用,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通用到专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宏观到微观的排列顺序。11 标准中出现的学科分类层次和数量分布不均衡现象是各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12 本标准对某些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及某些特殊学科的处理方法。1 分类表中的“信息科学”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部分,其性质与数学类似,排列在数学之后,考虑其发展前景,设为一级学科。“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都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理论,很难分开,故暂列在一类。2 “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属综合学科,本学科列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3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心理学”列入“生物学”下二级学科。“地理学”列入“地球科学”下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入“地球科学”,属特例。4 “印刷、复印技术”入“460·55专用机械工程”下三级学科,属特例。5 “仪器仪表技术”入“机械工程”学科。通用的或自然科学中的“仪器仪表技术”学科集中列在“仪器仪表技术”下;专用的分别入其有关学科。 1 本学科分类划分为一、二、三级学科三个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其代码结构如下:××× · ××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三级学科2 二、三级学科设“其他学科”,用数字“99”表示。3 标准中所有代码,仅表示该学科在本分类体系中的级别和位置,不表示其他含意。

论文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是什么格式

216 评论(10)

songfuture77

本标准代替GB/T 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本标准与GB/T 13745—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前言、引言和附录A;——在标准的结构和格式编排方面,按照GB/T 1—2000的规定进行了更新;——对学科代码的形式作出了修改,取消了十进制分类符号的点“.”,以便于信息处理;——增设了“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群,调整二级学科“心理学”为一级学科;——增设了“医学史”、“重症医学”、“光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等39个二级学科,调整“天文地球动力学”等13个三级学科为二级学科,变更了“生物工程”、“仪器仪表技术”等10个二级学科的类别归属;——增设了“基因组学”、“月球科学”、“术语学”等337个三级学科,调整“传染病学”等4个二级学科为三级学科,变更了“密码学”等65个三级学科的类别归属;——取消了“理论统计学”等4个二级学科及“普通心理学”等25个三级学科;——调整变更各级学科名称67项,如“货币银行学”更名为“金融学”等。上述关于学科增减、变更的详细资料见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239 评论(8)

LV1110CC

"讠仑文发表的格式一般都是需要正规的格式文章篇名为正体,前后加引号,篇名后的间隔逗号在引号之内; 文集书名,刊物或报纸名字均为斜体; 外文刊物一般应注明卷数,期数及出版日期 有关键字,以及参看文献。可问问 品 优 刊 以前那边发表过文章,听他们讲解过一些。"
9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