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fanguo85
让奉献之树常青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笼、繁茂。 
自从我认识网络那天起,就经受不住她迷人的诱惑。我在互联网上遨游、冲浪,既快哉,又乐哉;既美哉,又悲哉,壮哉。那酸酸甜甜的感觉,令人心动,记录于此,与君分享。 快哉! 网友能解闷。在网上互不见面,假姓名、假年龄、假照片,随心所欲地宣泄和交流心事,从而感到洒脱和开心。 乐哉! 游戏够刺激。网上电脑游戏内容项目浩如烟海,情节惊险刺激,日玩日新,层出不穷,是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无法得到的超级视听享受。 美哉! 信息阔视野。在网上浏览世界,看自己想看的电影,读自己想读的书,听自己想听的音乐;说自己想说的话。 悲哉!壮哉! 网络是个信息库,同时也是个信息垃圾场。"网海"茫茫,那数不清的站点,道不完的内容。网上世界并不是一个十分规则的"理想社会",里面不乏藏污纳垢,有的网站腐朽没落,趣味低级,甚至暴力和黄色的内容充斥其中。这种精神垃圾,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也。说它是"信息污染"、"电子海洛因",一点都不夸张。 亲爱的朋友们,"网海茫茫",请擦亮我们的眼睛,涤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共同唱起这首"五不要"之歌,拒绝那酸酸甜甜的诱惑,让我们在绿色的信息高速路上茁壮成长。 不浏览不良信息,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侮辱欺诈他人,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随意约会网友,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破坏网络秩序,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沉溺虚拟时空,要有益身心健康。
网络的利与弊网络之我见网络改变我的生活当网络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