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12

遥远的青稞地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国防与国家安全论文选题背景怎么写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qi_RaBbit

已采纳
传统的国家安全观着重强调的是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它的安全对象基本限定在以国家为主体的政治、军事安全事物上,防御的是境外的军事威胁,以拒敌于国门之外为目的,准备战争和赢得战争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中心。 从1980年至今,中国已经有24年的和平时期。林东博士指出,和世界上很多处于和平状态的国家和民族一样,“我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除了国家和军队要准备战争,因而具有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之外,地方政府、企业、大众与国防之间的心理距离、物理距离都很远,国民的国家危机意识淡薄”。 “然而,席卷全球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改变了这一切。”林东认为,因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当今世界,国家和人民对国家安全的需求不仅大大超出战争和政治、军事安全范畴,而且对传统的政治、军事安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国安全的威胁不仅来自外部,更来自内部。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转入和平与发展的轨道,大国间战争风险明显下降,世界大战和国家集团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乃至大国之间的大决战时代消退,甚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军备竞赛这样的危险游戏也大大降温。因此,“传统安全观下的国防呈现战略松弛现象”。 “然而,这种松弛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大国间的争斗并未消失,而是改变了形式,寻求以武力为基础的和平演变方式来谋求政治、经济利益,也就是外部对你施以军事威胁,内部对你制造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综合起来破坏主权、蚕食领土、控制资源,甚至颠覆政权”。 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非传统威胁兴起,这使各个国家面对新的敌人,恐怖势力从社会内部发难,通过制造社会危机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虽然目前恐怖袭击的破坏力还没有达到战争损失的程度,但是它所造成的社会心理震撼和公众安全感的丧失已经不亚于战争时代。每个国家的社会安全都前所未有地面临严峻挑战,社会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安全形势发生如此巨变的今天,林东认为,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重要而急迫”。 林东说:“‘新国家安全观’将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都纳入职责范围,极大地开拓了国防的历史使命,而这些领域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关联的。可以说,今天的国防不是同老百姓疏远了,而是拉得更近了。” 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国家安全是个木桶,“新国家安全观”中的各个部分就是木桶上的木板,哪块木板低都会影响整个木桶的盛水量。“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安全既离不开军队,也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大众,国家安全就是每一个公民的安全。这要求每一个公民必须从思想上实现从旧的传统安全观向拓展了的‘新国家安全观’转变,居安思危,心中长存忧患意识。”经济全球化正深刻改变着社会进步的方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成为影响国家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安全所处的背景、影响因素和实现手段都发生了变化。 从政治方面来看,全球化进程使国家及国家主权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使人们以绝对主权来衡量国家安全的做法出现了变化。从经济方面看,全球金融、贸易和服务市场的监管体系更多的是以市场为中心,国家的经济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从文化方面看,发达国家在文化信息的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们传播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对他国原有的社会文化基础产生冲击。从军事方面看,军事安全仍是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军事仍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手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国家安全观也在不断变动和调整。总的说来,一是安全主体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安全主体不仅包括国家,而且向下延伸到了个人,向上延伸到了群体和国际(人类)。与此相对应,对国家产生威胁的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二是国家安全从绝对变为相对,安全状况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国家安全程度的实现与国家实力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9·11”恐怖袭击事件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三是国家安全观正在由重视影响国家安全的外部因素向重视内部因素转变。冷战后,随着国际机制的成熟与健全,合作成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主要选择。从现实看,一国吞并他国领土的情况已比较少见,但一些国家因内部问题引起社会矛盾激化,给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造成威胁,进而引发国际社会介入的事例却越来越多。 四是从提倡硬实力到提倡软实力。二战以前,军事、人口、资源等硬实力因素是影响和决定国家安全的主导因素,现在,民族凝聚力、国家体制、科技、文化、信息等软实力因素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和比重越来越大。 中国是少数几个完全靠自身力量维护安全的国家,这决定了,领土、主权和军事等方面的安全仍是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但我们也要看到,“9·11”后,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处于此涨彼消的变动之中,因此,我们也要重视把握好非传统安全问题,未雨绸缪,从长计议,注意掌握国家安全的主动权

中国国防与国家安全论文选题背景怎么写

235 评论(13)

后背后背

我们开始了一星期的军训。梦寐以求的一天终于来了。 军训生活的艰苦是我所未曾料到的。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操场上似乎 也永远只有嘹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和挥洒的汗水。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演练,一次 又一次的跌倒与爬起,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十年磨一剑”的辛酸。然而,我们不 会抱怨,更不会放弃。在锻炼中我们认识了很多,从而走向了坚强。只有经历过地 狱般的磨练,才能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在军训中,学校还给我们进行了国防教育理论知识讲座。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 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全面体现。战斗精神是 国防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战斗精神是军队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气质特征,是军 人素质和觉悟的集中展示战斗精神对全民国防意识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 长期的和 平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松懈麻痹思想,淡化国防意识。 在此次讲座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的国防建设、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领国 的战争爆发、高技术局部战争等几个方面的知识,为我们带来了国民国防意识与国 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新思想、新概念。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能 停滞不前,还需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广阔的视野开拓眼界;强烈的危机意识 时刻鞭笞自己 关于航空母舰,它的杀伤了可谓巨大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美国会惧怕这个刚刚发 展起来的中国会不会制造航空母舰当我站在"航母"的最高处,我就如地上的蚂蚁,是 那么渺小,它就如大地一般,将我怀抱微风吹过,坐落在"航母"上地几架战斗机吸引了 我地眼球,虽然它们都不能再使用,虽然它们将永远停在"航母"上,但它们曾经地战绩 我能感受到 关于大炮让我明白自己是那么浅薄以前总认为只要开炮就行,可没想到小小的 大炮竟然需要 10 个人"炮后集合,向右看齐,就定位,北偏东,索定目标"这一个个的专 有名词是我以前根本想不到的终于明白制造大炮是一件烦琐的事,同时使用大炮也 是一件麻烦的事 感受到了中国的国防,感受到了中国海,陆空三军的魅力与精神,中国军人的一 举一动,中国军人的威严,我真的震撼了小的时侯我梦想成为一名军人,因为军人是 那么英姿飒爽但我现在不敢再提了因为明白了军人再人们面前展现的只是训练中 的一部分,他们的奉献比他们收获更多,更多 在这儿,我希望向所有军人致我最崇高 的敬意! 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新 时代的大学生,应该继往开来,顺应时代要求,走高科技强国之路,使自己的脉搏 与国家的发展和谐一致,为了祖国和人民,时刻准备奔赴“疆场”,保卫祖国,保 卫人民,抵御侵略,为国争光。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筑起一道坚固的国防之墙! 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对我国而言,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世界 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充分认 识和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发展,强化大国防观念与全民国防教育就尤其重要 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是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和平年代历史对现实的警醒,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怎能忘记那段沉重屈辱的历史?八国联军入 侵中国,还不是因为当时国力薄弱,清政府腐败无能吗?到头来落得个割地赔款, 卖国求荣的下场,园明园被洗劫一空,多少珍贵的文物流失海外,这是多么沉痛的 教训啊!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只要我们国力强盛,军事过硬,众志成城,就能立 于不败之林。 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参加国防教育能提高政治思想觉 悟和道德素质从而增强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 我们大学生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增强国防观念, 有了丰富的知 识,我们才能制造出世界上一流的武器装备,才能令垂涎中国的列强望而却步。在 和平年代虽然没有真枪实弹的锻炼机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近距离感受战 争,比如在革命纪念馆有一些模拟战场,通过高科技声、光、电再现战争场景,给 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震撼不已。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 途径。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 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国防是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强国防、爱中华,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23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