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机械设计论文目录模板图解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1

zlb11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机械设计论文目录模板图解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rincelhx

已采纳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  1 课程性质和任务 1  2 初识机械设计 2  3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4  4 机械零件的设计步骤 6  5 课程学习的方法和目的 6  小结 7  习题 7第2章 理论力学基础 8  1 静力学基础 9  1 力的基本概念 9  2 约束与约束力 10  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4  4 物体系的受力分析 15  2 平面汇交力系 17  1 平面汇交力系的概念 17  2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 18  3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 19  3 力矩与力偶 20  1 力矩 20  2 力偶 21  4 平面任意力系 23  小结 29  习题 30第3章 材料力学基础 32  1 工程材料基本力学性能 33  1 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 33  2 内力和应力的概念 34  3 变形和应变 36  4 材料的力学性能 37  2 拉伸与压缩 37  1 受力和变形特点 37  2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38  3 拉(压)杆件的变形与胡克定律 39  3 剪切与挤压 41  1 受力和变形特点 41  2 剪切实用计算 42  3 挤压实用计算 42  4 圆轴的扭转 43  1 受力和变形特点 44  2 外力偶矩、扭矩和扭矩图 44  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强度计算 46  4 知识拓展——材料失效与强度设计准则 48  5 梁的弯曲 51  1 受力特点与变形特点 51  2 梁的内力—剪力与弯矩 52  3 梁的纯弯曲 53  6 组合变形和压杆稳定 58  1 组合变形的基本原理 59  2 组合变形的计算 59  3 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60  4 压杆的稳定计算 61  小结 63  习题 63第4章 常用机构 65  1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66  1 机构的组成 66  2 机构运动简图 69  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70  2 平面连杆机构 73  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73  2 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 76  3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77  4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80  5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83  3 凸轮机构 84  1 凸轮机构的组成 84  2 凸轮机构的类型 85  3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87  4 按已知运动规律绘制凸轮轮廓 89  5 凸轮机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2  4 间歇运动机构 94  1 棘轮机构 95  2 槽轮机构 98  3 不完全齿轮机构 99  小结 100  习题 101第5章 挠性传动 102  1 带传动 103  1 带传动的分类及应用 103  2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105  3 V带的设计 107  4 V带传动的张紧、使用和维护 112  2 链传动 114  1 链传动的特点和分类 114  2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方法 116  3 滚子链链轮 118  4 链传动的使用与维护 119  小结 121  习题 121第6章 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 123  1 齿轮传动综述 124  1 齿轮传动的特点 124  2 齿轮传动的类型 125  2 齿轮的齿廓曲线 126  1 齿轮啮合的基本定律 126  2 齿廓曲线的选择 127  3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性质 127  1 渐开线的形成及其特性 127  2 渐开线方程式及渐开线函数 128  3 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啮合特性 129  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 129  1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 130  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131  3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33  4 齿条和内啮合齿轮的尺寸 134  5 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和连续传动的条件 135  1 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135  2 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及啮合角 136  3 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 138  4 齿轮的安装 138  6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40  1 受力分析 140  2 轮齿的计算载荷 141  3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41  4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142  5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43  6 齿轮主要参数的选择 144  7 齿轮的切削加工 145  1 成形法 145  2 范成法 146  3 根切现象 147  8 其他常用齿轮传动 148  1 齿轮齿条传动 148  2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49  3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152  9 齿轮传动的设计 153  1 齿轮的失效形式 153  2 齿轮的材料 156  3 齿轮结构 157  4 齿轮的精度和标注 157  5 齿轮的润滑 158  10 蜗杆传动 159  1 初识蜗杆传动 159  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160  3 蜗杆传动回转方向的判别 161  4 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161  5 蜗杆、蜗轮的结构 162  6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163  7 蜗杆蜗轮的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 163  8 蜗杆传动的润滑与 热平衡 164  小结 164  习题 165第7章 轮系 166  1 轮系的分类 167  2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68  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169  2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173  3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175  3 轮系的功用 177  1 实现分路传动 177  2 实现变速与换向转动 177  3 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78  4 实现大功率传递 179  4 轮系的设计 179  1 定轴轮系的设计 179  2 周转轮系的设计 180  3 特殊行星传动简介 181  小结 183  练习 183第8章 机械连接及螺旋传动 185  1 键连接 186  1 平键连接 186  2 半圆键连接 188  3 楔键连接 188  4 切向键连接 189  5 花键连接 190  6 键连接应用小结 190  2 销连接 191  1 销连接的种类和用途 191  2 销连接的应用 191  3 螺纹连接 192  1 螺纹的形成原理和种类 192  2 螺纹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194  3 标准螺纹连接的种类和用途 196  4 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 198  5 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 201  4 螺旋传动 207  1 螺旋传动的类型及应用 207  2 滑动螺旋传动的结构和材料 209  3 滚动螺旋简介 210  小结 211  习题 212第9章 轴系零部件 213  1 轴 214  1 轴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215  2 轴的材料 216  3 轴的加工工艺性要求 217  4 轴的结构设计 217  5 轴的强度校核计算 219  6 轴的设计计算 221  2 轴承 223  1 滚动轴承 224  2 滑动轴承 237  3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241  1 联轴器 241  2 离合器 244  3 制动器 245  小结 247  习题 247参考文献 249

机械设计论文目录模板图解

304 评论(12)

小南啦

一、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一)总标题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二)副标题和分标题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三、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四、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五、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请采纳。
9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