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论文选题方向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1

wujianhui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论文选题方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nyunrong

已采纳
60年前,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前夕,新疆迎来了和平解放,饱经磨难的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此,新疆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帮助和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使新疆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新疆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论文选题方向

224 评论(10)

zhouxu900301

一、经济快速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当时的新疆,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农场和成规模的良田,工业企业几乎全是私营小作坊,人民生活贫困不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新疆进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中国政府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始终把帮助边疆地区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适时作出一系列推动和促进新疆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促进新疆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年来,新疆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生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新疆发展与全国发展相协调、南疆发展与北疆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矿产资源有效开发。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疆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长期支持帮助下实现的。多年来,中央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或规划时,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在经历了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发展阶段后,目前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正在向小康迈进,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呈多元化特点。在农村,除粮食和棉花等传统农作物外,林果等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城乡居民的消费总量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数量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交通工具多样化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改革开放初期从乌鲁木齐到北京乘火车需耗时近一周,现今乘飞机仅需3个多小时。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只有1所大学、9所中学、1355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8%,全疆文盲率高达90%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目前义务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各类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从无到有,稳步发展。国家坚持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通过实施特殊扶持政策,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为确保少数民族考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实行高等学校招生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此后又提出按比例录取的优惠政策,并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单独命题考试、单划分数线录取等政策,这种照顾一直持续至今。新中国成立前,新疆没有一个专业文艺团体,更无艺术研究机构。60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新疆各类文化设施逐步建立并形成规模,各族群众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医疗卫生水平极其低下,地方病、传染病频发,人口死亡率达82‰,婴儿死亡率高达420‰至600‰,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到30岁。1949年,新疆仅有医疗机构54个、病床696张,每万人只有6张病床、19名医生,且卫生机构都分布在少数城市(镇)。60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资。就业是民生之本。多年来新疆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促进就业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近年来,劳务输出成为新疆扩大就业的新途径。四、民族文化得到保护 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由于历史上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使新疆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新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形态多样、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多年来,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保护少数民族名胜古迹、珍贵文化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术支持、社会参与的保护格局,使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在新疆民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通过建立各级艺术表演团体,成立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所等机构,抢救、搜集、整理、保护了一大批民间音乐舞蹈作品,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各类艺术人才,使传统的民间音乐舞蹈后继有人,并且不断发扬光大。20世纪90年代,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新疆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新疆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新疆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等集成系列丛书,使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乐舞艺术的各个门类以音、谱、图、文、像的形式全面集中保存下来。五、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今天生活在新疆的各民族都是在历史上先后移居而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的人口自由流动日益增多,多民族混居状况更为明显。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人口频繁流动,导致新疆的民族构成及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在新疆,各民族间政治地位的平等主要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实现。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国家和自治区一直把选拔、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关键,通过送去学习、加强培训、基层锻炼、异地交流、挂职轮换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人数和素质大幅提高,并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国家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语言特权。民族团结,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在新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六、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新疆历史上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且一直持续至今。目前新疆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中国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新疆全面贯彻执行这一政策,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障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促进宗教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历史上,新疆地区不同宗教之间、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发生过很多冲突。10世纪中叶,信仰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和信仰佛教的于阗王国进行了40余年的宗教战争;明清时期,伊斯兰教内部进行了几百年的争斗。这些宗教之间的战争和宗教内部的争斗,严重影响了各宗教和教派之间的团结、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实施和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促进了新疆各宗教的和睦相处,信教和不信教公民以及不同宗教信仰公民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各族群众没有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和教派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冲突。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有目共睹。今天,新疆各族人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是新疆发展与进步的生命线。新疆各族人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推进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美丽而富饶的新疆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守护与建设这片土地的新疆各族人民是伟大而光荣的。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有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伴随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201 评论(13)

河西补刀王

正确答案: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要牢固地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做一个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好公民。
22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