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承熙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像是一列快车,加速着我们迈进未来的脚步,引领着我们走向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坐在电脑前,鼠标轻轻一点,世界近在眼前。优雅的音乐,网上聊天使我们放松心情;奇闻异事,大好河山使我们大开眼界,不出门便走遍大江南北;搞笑的视频使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网上购物,读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网络融入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乐在其中!生命危在旦夕时,通过网上求救,找到病因,一个垂危的生命得到了新生;压力大时,通过网络,听听歌,与网友聊聊天,让我们的心放轻松;遇到难题时,按按键盘,点点鼠标,迎刃而解;无聊时,玩玩游戏,让我们心情愉悦……不用担心要出远门才能上补习班;不用担心要大费周折才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用担心家里会堆满了看完的书籍;不用担心没有伙伴在你无聊时陪伴你……网络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有求必应,同时也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非典”肆虐时期,北京中小学无法正常上课,便开展网上教学,学生们都通过网络在家中上课。多么神奇啊!一根线,一台电脑,既保证了师生们的生命安全,又保证了正常的学习。网络的好处真是数不胜数。老子说过,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网络也不例外。记得小学时期的一次出游,我们去了少管所。许多哥哥、姐姐都被关在牢笼之中。当时,那儿的领导为我们的到来准备了一次演讲。原来,里面的哥哥姐姐们,都是因为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因为没钱上网,而干出杀人、抢劫的事;因为网上的那些黄色,而干出强奸的事情……网络使多少思想单纯,经不住诱惑的青少年无心学习,在虚幻的世界中陶醉自我,玩得不亦乐乎,贻误了青春,他们走向了犯罪道路,把自己的父母留在了痛苦之中。网络上有着多于我们书本的知识。因此,我们对网络便产生了依赖,变得懒惰。写作文,不要想,电脑上有抄;做题目,小意思,电脑会告诉我。做作业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只要完成就够了。老师为了我们将知识记得更牢固而辛苦布置的作业,我们都顺手抄了,没有记住,离开了电脑我们什么都不会。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予我们思想上的满足,带给我们方便,让我们了解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又让我们沉醉、依赖于它,成了一个个网虫,渐渐因为没有满足而走向违法犯罪。网络的家喻户晓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人们不能没有网络,它能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世界,但是网络不是十全十美的,对我们的坏处并不只有这些,所以对于网络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只要利用好手上这把剑,做到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快乐上网,网络对我们就会百利而无一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网已经变成了非常普遍的事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只要提起电脑,都会想到上网可是,上网是一把“两面”剑,有利也有弊我发现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同学在家里上网,主要是为了玩游戏有些中学生经常玩通宵,这样既对健康不利,也耽误了学习我从电视新闻中得知一个真实的故事:某中学生迷恋玩网络游戏,有一天,他告诉家长要在同学家写作业,可能会很晚回家晚上10点,他又打电话给家长说,太晚了,要在同学家睡觉,并把电话号码告诉了家长第二天早晨,家长不放心,就拨通了电话,接电话的人却说这里是网吧,还说:“昨天有一名中学生在这里上网,一直玩到深夜,然后就在这里住下了”家长马上赶了过去,看见孩子正长沙发上酣然大睡真是既生气,又心疼你看,他既伤了自己的身体,又影响了学习,还撒谎,让家长伤心,可真不好所以,有些人认为,中小学生缺乏意志力,不允许我们上网
人们都说写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是现实中能够坚守领土的语文教师实在微乎其微。我们承认有不少名师在写作辅导方面做出了艰巨而硕果累累的探索,也有不少教师心怀济世情怀艰辛地跋涉着;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当前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依然处在高耗低效的低迷状态。宋朝朱喜曾经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寻常的作文课有些类似闭门造车,反反复复的题目、无比熟稔的话题、满身腐气的陈材、千文一面的结构,再加上或淡到乏味或艳到迷惘的语言表达,实在叫作者读者提不起丝毫兴趣。我觉得作文既然是对生活的描述,就理当回归活生生的生活。失去了生活的作文,必然是毫无生气的泥塑木偶,甚至是吓人的木乃伊。而回归生活,则不仅仅是素材从生活中来、感悟向生活中要,我觉得我们为人师者的作文辅导也点评也应该走出教室四堵墙壁,走向广阔的生活。下面一些理念和做法都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希望能为诸位同行提供一些帮助。空间、博客、微博给学生搭建一个写作的舞台。平常我们作文训练,甚至是严格的高考考场上,尽管命题者已经尽量给予了相当宽泛的自由,意在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往往事与愿违,学生们面对那些与之生活较为遥远的话题还是觉得无话可说,硬挤出来的必然是语言苍白面目可憎的高调低俗文章;而那些书写性灵的带着个性的文章不入判卷老师的法眼,那么一个作文低分实在是每个考生伤不起的重创。于是学生们的写作激情日渐丧失,偶有提笔,也坠入新型八股恶道。但是,除了多写,作文其实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越不爱写越写不好,越写不好越不爱写,这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怪圈。但是作文本上的那些陈词滥调有远非学生所喜欢的。于是作文似乎就走进了无法回头不能掉头的死胡同了。作文需要突破,在这网络时代,我想我们的生活已经和网络息息相关了,语文和作文为什么还要将网络拒之于千里之外呢?荀子曰:君子善假于物也。作文因为网络而显出新意,这不就是新形势下作文教学的柳暗花明吗?可能有的老师心下惴惴,觉得将这些洪水猛兽引进课堂,岂不是开门揖盗?其实网络在我们不知道的世界中,已经成为学生不必可少的生活调剂品了。尤其是近些年来手机走向智能化,利用手机上网的学生与日俱增,网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了。不说这样说吗:生活与语文的外延是相等的。那么我们语文老师何不顺应形势顺势而为,引进网络这个源头活水,开创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压制它,你摧毁的可能是非凡之美。‛印度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如是说。其实,学生绝非没有写作的欲望,而是不爱写那些主题陈旧、材料平庸的遵命作文;学生也绝非写不好作文,如果我们看看他们写在带锁日记本中的文章,和真正有感而发的东西,我们会惊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高明。每个学生是有灵性的,也是有一种天然的写作能力的,只是他们面对我们的应试作文感到无所适从而已。为了考试稳妥拿得高分,有多少人主动被动地泯灭了个性和灵性,加入到现代八股的行列中来。我们的作文教学的失败其中有可能就是命题的失败,干吧苦涩,高深玄妙的作文题目加上匆匆一小时的写作时间,再带着考试成败的担心恐惧,我想很少有人能写好应试作文。而鼓励学生开通博客,打造空间,甚至让学生开通微博,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心得,真正让学生写作自由的放胆文章,有了写作的欲望,有了写作的成果,再加上有众多的读者的点评和关注,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必将水涨船高。纵然,高水平的写手未必能在考场上赢得高分,但是就笔者这么多年来从事语文判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