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老师修改论文学生应该怎么继续改作文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4

王宁li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老师修改论文学生应该怎么继续改作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308460232

已采纳
老师修改后,你把你的文章读一遍,看看句子有没有不通顺,如果没有,你就改一改。怎样改?告诉你:如果你要添加几个字,你就在添加的地方添上添加符号,在添加符号上写上你要添加的字,如果你要添加一个段落,就在你添加的地方添上添加符号,在添加符号上写上①,代表着是你添加的第一个段落,如果你又要添加一个段落,就在添加符号上写②,代表着是你添加的第二个段落,③就是第三个段落,④就是第四个段落如果你想把这段话删除掉,换成另一句话,就把这句话用删除符号删掉,打上一个//这个符号,代表你要添加的内容,上面写你要添加的段落,跟前面一样。希望能帮助到你!

老师修改论文学生应该怎么继续改作文

249 评论(12)

backslidely

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培养出来的。老师除了加强修改作文专项 训练外,还要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修改作文的五种方法:朗读修改法、同学互评法、时间冷却法、老师讲评法、佳作参考法。《小学语文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为什么要修改作文?修改作文有哪些好的方法呢?经过实践积累,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被选入小学课本的《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这两篇文章的作者——俄国杰出的寓言作家克雷诺夫,他对自己的作品总是不断地修改,直到每一句都掷地有声形象生动为止。例如他写的寓言《杜鹃和雄鸡》,草稿有二百多行,后来经过反复修改,到发表时只有二十一行了,正是由于他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力求出精品,所以它的作品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大作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呢。一篇作文即使是经过了认真地构思,也不可能一下笔就十全十美,往往会存在着丢字落字,重复罗嗦,层次零乱,详略不详等毛病,经过修改,文中不妥的地方减少了,明显的错误纠正了,学生的作文质量也就提高了。在修改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后就可以少犯这样的错误,而亲手纠正自己的存在的问题以后,又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进而掌握写作规律。可见写作文一定要养成多修改的好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修改作文的五种方法:一.朗读修改法。完成习作后,出声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说来奇怪,文章一朗读,什么地方丢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畅,什么地方有毛病,都听出来了凡是读起来绕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仔细查找问题,进行修改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到“一进校园,我首先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那富饶的假山”。当他朗读此句时,总觉得别扭,后经仔细思考,认为“首先”与“第一个”保留其一 ,避免重复又觉得用“富饶”来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为用”造型新颖”更为合适修改好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觉得流畅多了看来“耳朵”这个老师还真挺称职,把毛病都挑了出来。另外朗读自改法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词现象,修改有明显的错误的句子现象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二.同学互评法。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理想说的话,而别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麽,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的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可不要小瞧这一位位小老师,工作起来蛮有水平的。一位写作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儿又写树,一会儿又写小草,按着你这样的顺序,读完作文害得我象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气,辩解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二人争执不下,找老师理论。老师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两位同学点头称是。不见得‘小老师’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三.老师讲评法。老师讲评要精,具有代表性,我仅以小学第五册教材中第三篇作文,是一幅看图作文为例。设计下表,进行讲评。错误类型 例句 分析原因 修改方法 类似病句图表1 其中错误类型是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例句是学生作文中的原句,分析原因和修改方法是这次讲评的重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改正。类似病句则是让学生在讲评后自查,是否自己的作文还存在着这样的不足。依照此表,进行讲评,学生积极性提高,记忆深刻,尤其是修改方案时,更是思维活跃,提供了多套可行性修改方案。四.时间冷却法。一次偶然事件中,使我意外发现此法。当学生写完《校园春色》这篇文章后,没有时间修改,过一段时间后,我来了个亡羊补牢,没想到效果却极佳,深思后豁知:学生写作是当时水平,而经过一段时间,又学习了新的课文,阅读了新的作文,知识又有了新的积累,所以再修改以前的作文,又有了不少创新。如学习了《锡林格勒大草原》这篇课文后,学生了解了课文是以歌词作结尾,反映小牧民愉快的心情,在学生作文中就出现了以‘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开头和以‘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呀吹向我们……’,为结尾的文章,来表达心情,吸引读者。《南京长江大桥》以描写天气作衬托,以毛主席诗词用结尾,在学生作文中就出现了“和煦的阳光,凉爽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校园春色关不住,欢声笑语出墙来”,“紫丁香,开紫花,朵朵张开小嘴巴,在那绿叶衬托下,散发清香笑哈哈”等构思新颖,用词准确的好句子,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写完立即修改是一个好方法,而过一段时间返回头来修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修改方法。五.佳作参考法。一个善于学作的人,必多读书,勤积累。我们班每学期都要开展佳作欣赏活动,让学生陶醉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中。也要举办作文展示,不光学习别人的作文,也要展示一下自己作文水平,让学生品尝到写出好作文的喜悦。每周不少于百字的好词佳句摘录更是一项雷打不动的作业。在平时的多读多积累中,学生学到不少知识。有的同学以佳作为参考,把自己的文章修改成这样“春姑娘越过山岭,跨过草原,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限生机”;“校园里有迷人的四季:桃红柳绿的春季,花繁叶茂的夏季,枫叶菊香的秋季,松青雪白的冬季。不过最让我喜欢的还是那校园的春色”。通过好词佳句的点缀,使学生的作文润色不少。
234 评论(8)

张笑笑00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我作了一些肤浅的探究。现在就“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这一问题谈谈我的见解。生生互改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根据这一理念,在学生完成草稿后,我并不急于给学生评分,而是让他们交换评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大多数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识面窄,或是只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看作文。采取互改的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别字,用笔圈出并订正。2、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病句,加以改正。3、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用标点的地方,用笔划出,并改正。4、看同学的作文选材是否恰当、新颖,中心是否明确,还可以对语句特色、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5、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标明。6、给同学的作文加上你的评语,并中肯地打上表示等级的a、b、c。通过生生互改,不但可以让学生发现作文中要注意的问题,取长补短,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共同提高作文水平和评改作文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的素质。师生评改在作文教学中,老师批阅永远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老师永远是评改作文的主导者。在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后,我会把学生的作文本子收起来,进行认真的批阅。这方面的工作,我是这样进行的:1、全面批改。全面批改就是把全班学生的作文都仔细评改。评阅时,我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更高要求评价学生的作文;二是判断另一学生给这篇文章的评价是否恰当。
142 评论(13)

mjymjymj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我作了一些肤浅的探究。现在就“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这一问题谈谈我的见解。生生互改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根据这一理念,在学生完成草稿后,我并不急于给学生评分,而是让他们交换评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大多数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识面窄,或是只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看作文。采取互改的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别字,用笔圈出并订正。2、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病句,加以改正。3、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用标点的地方,用笔划出,并改正。4、看同学的作文选材是否恰当、新颖,中心是否明确,还可以对语句特色、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5、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标明。6、给同学的作文加上你的评语,并中肯地打上表示等级的A、B、C。通过生生互改,不但可以让学生发现作文中要注意的问题,取长补短,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共同提高作文水平和评改作文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的素质。师生评改在作文教学中,老师批阅永远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老师永远是评改作文的主导者。在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后,我会把学生的作文本子收起来,进行认真的批阅。这方面的工作,我是这样进行的:1、全面批改。全面批改就是把全班学生的作文都仔细评改。评阅时,我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更高要求评价学生的作文;二是判断另一学生给这篇文章的评价是否恰当。2、典型面改。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一些典型的问题,我会进行面批。这种批改方式针对性较强,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在一次《我的××》的写人习作中,一位学生的习作《我的外公》里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的外公年纪佷大了,但他很爱锻炼身体,每天早上四点三十分左右,他就骑自行车去离城近五公里的贞山游泳,冬天也不例外,我常常赞叹道:‘外公真行!’……”为了让这段话写得更充实,我把这位学生叫到办公室,耐心地一边改一边跟他讲述。最后,这位学生把这段话改成了这样:“外公非常积极锻炼身体。现在,外公虽然年愈古稀,生活也富裕了,但他从来不忘锻炼身体。每天四点三十分左右,他就骑自行车去贞山游泳,冬天也不例外。回来还面不改色,威风凛凛,我常常赞叹道:‘外公真行!’……”3、师生齐改。俗语说:“一人智短,二人见长。”师生共同参与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一篇普通的文章产生光华。这一环节,主要是在课堂进行,师生共同修改一段话或一篇文章。在“向别人介绍一种水果”的习作中,我出示了这样一段话让学生修改:“我的家乡是柑桔之乡,盛产柑桔。柑桔味道甜甜的,肉质爽脆。外皮光滑,红红的,真好看。剥开外皮,一块块柑桔肉并排合拢,真好看。请你到四会来吃柑桔吧!”读了这段文章后,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生1:我把第一句改为:“我的家乡有柑桔之乡的美誉,那里盛产柑桔。”生2:我觉得应该把写柑外皮的句子跟写柑桔味道的句子调换位置,这样的条理会好一些。生3:我把写柑外皮的句子改为:“柑桔的外皮光滑,红红的,就像一个个的红灯笼,真好看。”生4:我把剥开外皮看到的情况这一句改为:“剥开外皮,一块块柑桔肉并排合拢,就像一群小孩子拥在一起说悄悄话,真逗人。”生5:写味道的时候,我想加上一句:“咬一口,一股清甜沁人心脾,让你越吃越爱吃。”生6:最后我还想加上一句:“热情的四会人民准会捧出甜甜的柑桔,让你吃个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谒亮。”不一会儿,一段优美的文章形成了:“我的家乡有柑桔之乡的美誉,那里盛产柑桔。柑桔的外皮光滑,红红的,就像一个个的红灯笼,真好看。剥开外皮,一块块柑桔肉并排合拢,就像一群小孩子拥在一起说悄悄话,真逗人。柑桔味道甜甜的,肉质爽脆。咬一口,一股清甜沁人心脾,让你越吃越爱吃。请你到四会来吃柑桔吧!热情的四会人民准会捧出甜甜的柑桔,让你吃个够!”佳作共赏佳作共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遣词造句的水平。这也是学生修改文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自我再改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经过以上多个环节的修改后,最后还得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斟酌,修改成一篇优秀的文章。总之,“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正确地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
36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