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对比类议论文高考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4

feixue02303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对比类议论文高考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农民工

已采纳
对比类作文一般以什么时态为主?考点点击:英语中的书面表达就是利用书面形式进行语言交际,是考查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要在大约2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篇100词左右的文章。命题角度:近几年的英语作文内容往往涉及到日常生活和一般外事活动,从命题角度看,越来越多地需要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命题范围:高考作文中所提供的方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短文等。体裁形式有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各种应用文。近几年的高考主要以记叙文、夹叙夹议类写作、地理方位变化以及对比类写作等为主。考点要求:考生要根据所给的情景和要求表达意义,要达到切中题意,文理通顺 ,语言使用恰当,语句结构通顺,拼写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单词总数适当等诸方面的要求。写作焦点:对比类写作对比类写作是近几年高考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的考查形式。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近几年此类写作的考查内容。1999年根据所给图画介绍学校发生的变化2001年比较学校减负前后学生生活学习发生的变化2002年对“公园要不要收门票”的两种观点的对比2014年春考(北京)根据图画所提供的人民生活过去二十年和现在人们生活的对比。不管是在人们生活中还是在学生学习中,对比已经是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就不难想象“对比类写作”在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了。对比类写作的基本特点: 文章条理性很强,层次分明,语言简洁,用词准确。 常用时态: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 语态常用被动语态,有时用虚拟语气。 对比类写作一般有两种方式:(1)集中比较或对比(集中说明一个对象的诸种特征)(2)逐点比较或对比(一条一条地说明两者的异同) 常用关联词: compared with…; ;be different from; unlike…; ;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 just ;对比类写作的类型: 今昔对比(1999; 2001年;2014年的高考写作): 全文时态一般都是现在时和过去时在写这类作文的时候,开头第一句话很关键。写作格式:提出的主题句---过去情况的描述--现在情况的描述---总结句当然,也可以对今、昔进行逐条对比。 正反观点对比(2002年高考写作):时态一般是同一时态这类写作是对同一件事情表达出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正反两种观点。写作格式:提出问题---介绍两种不同观点---对两种不同观点的论据逐项进行对比(这里也可以采用先陈述一种观点再陈述另一种观点的方法)---结尾加上自己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数据分析对比:时态一般是两种: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这类对比写作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比较得出某种结论或说明某种现象。此类作文切忌把所给的数据简单罗列,而关键是要通过对所给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某物增长了多少和减少了多少。最终导致了什么现象,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此类文章最好使用逐个比较。写作格式:提出所要说明的现象--- 数据对比---对出结论。特别提醒:写作中要注意对比时不要单调地使用同一句型,要稍有变化。并且要注意过渡句的恰当使用。当然,最后的总结句更要写得精彩,也就是根据这种现象做出自己对此类问题的理解和判断。

对比类议论文高考

121 评论(15)

AMLAB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安逸的人生旅途中布满了种种坎坷和荆棘,往往使人困难重重,甚至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厥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第一段,扣题快,且有文采)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有开朗豁达的胸襟,他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用例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顾挫折重重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而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杯(用例二)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我们不应终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分析透辟,三个“面对挫折”展开语段层次)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结义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从反面用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巨波;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从反面分析、论证)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甜甜的笑……(结尾,语言形象) 【点评】文章开篇就十分漂亮,如一江春水奔来,动人心弦在紧扣话题,渲染一些人经受挫折放大痛苦的遭遇后,振臂一呼,亮出自己的观点:“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行文中,作者用例证,用引证,正反对比,使论证严密,无懈可击作者评论古人又不忘观照现实,说明严肃又不乏诗意叙述,用比喻、引用、排比、反问,使文章文采斐然
30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