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3

panbo033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南宁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要求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灰鸟游

已采纳
【中国心理学专业一流院校】1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发展与教育心理为国家重点学科2 北京大学 (北京)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3 中国国家科学院 (北京)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这个 acheron 并没有具体查过, 但是从中科院毕业的研究生可算“根红苗正”,绝对是就业和学术前景都一片大好的,如有实 力报考绝对推荐4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5 浙江大学 (浙江)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应用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6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国家重点 学科7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有基础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博士点8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9 西南大学 (重庆)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10 中南大学 (湖南)应用心理学为全国一流11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全国一流TIP:一级学科下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有一级学 科的硕博学位授予权是指该校在基础、发展、应用三个专业均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可以 简单理解为这体现了该校心理学科的成熟。说明:大致按 985;211;普通院校的顺序排列,下同。上述 10 所院校除首都师范大学和 上海师范大学以外,均为 985 或 211 院校,加之学科实力全国一流,如果对自己今后就业 或学术要求比较高兼之有实力的话,应尽量报考这些学校!【中国心理学专业二流院校】 排名 单位名称 详细情况1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2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3 清华大学(北京)985 院校4 武汉大学(湖北)985 院校5 中山大学(广东)985 院校,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6 中南大学(湖南)985 院校,有应用心理学的博士点7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985 院校8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211 院校,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9 暨南大学(广东)9211 院校10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211 院校,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11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12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13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14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15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16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7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18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211 院校;基础心理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属于此类19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9 发展心理学属于此类20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发展心理学属于此类2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陕西西安)是 211 院校,并且有应用心理学博士点说明:这里所指的二流,并非民俗语中的贬义“二流”,这些学校的学科实力还是很不错的, 只是与表一所列学校有一定差距! 【中国心理学专业三流院校】1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985 院校2 吉林大学 985 院校3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985 院校4 南开大学(天津)985 院校 5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211 院校;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6 苏州大学(江苏)211 院校7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211 院校8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211 院校9 西北大学(陕西)211 院校10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11 广州大学(广东)12 深圳大学(深圳)13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14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新乡)15 济南大学(山东)16 宁波大学(浙江)17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8 鲁东大学(山东烟台)TIP: 在此,还要补充一些“漏网之鱼”,这些学校的心理学硕士点是比较新的,所以找不到相关的 情况, 但是这些学校的心理学相关专业师资情况良好, 因此我们参照心理学所归的教育学大 类的排名将它们整理列在这里。 放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说, 这些学校的学科加上学校的名声的权重相比于表三中的学校应该只 高不低,或者水平相当,详细的师资情况,有意报考的考生可以仔细调查一下它们的师资情 况。 【各 985、211 重点院校较新的心理学硕士点】1 南京大学 位于江苏;985 院校;教育学为 B 类(按 A—D 划分,下同)2 天津大学 位于天津;985 院校;教育学为 C 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考研群3 厦门大学 位于福建;985 院校;教育学为 A 类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位于北京;985 院校;教育学为 B 类5 东南大学 位于江苏南京;985 院校;教育学为 C+类6 电子科技大学 位于四川成都;985 院校;新增7 郑州大学 位于河南;211 院校;教育学为 E 类8 扬州大学 位于江苏;教育学为 C 类9 河海大学 位于江苏;211 院校;新增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位于黑龙江;211 院校;教育学为 E 类11 北京林业大学 位于北京;211 院校;新增12 湖北大学 位于湖北武汉;教育学为 B 类13 南昌大学 位于江西,211 院校;新增14 上海体育学院 位于上海;教育学为 A 类 TIP:各校的师资情况,心理学学科实力需各位研友自己到各校网站查找详细情况【中国心理学专业马马虎虎的院校】1 四川大学 位于成都;985 院校2 山东大学 位于济南;985 院校3 重庆大学 位于重庆;985 院校4 中国地质大学 位于北京和武汉;211 院校5 广西大学 位于南宁;211 院校6 首都医科大学 位于北京7 中国医科大学 位于辽宁沈阳8 山西大学 位于太原9 河北大学 位于石家庄10 南京医科大学 位于江苏11 河南大学 位于开封 12 北京语言大学 位于北京13 安徽医科大学 位于合肥14 安徽师范大学 位于芜湖15 大连医科大学 位于辽宁16 山西医科大学 位于太原17 北京体育大学 位于北京18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位于黑龙江19 四川师范大学 位于成都20 山西师范大学 位于临汾21 徐州师范大学 位于江苏22 山东中医药大学 位于济南23 聊城大学 位于山东24 浙江理工大学 位于杭州25 云南师范大学 位于昆明26 杭州师范大学 位于浙江27 宁夏大学 位于银川28 新乡医学院 位于河南29 内蒙古师范大学 位于呼和浩特30 潍坊医学院 位于山东31 皖南医学院 位于安徽 3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位于北京; 只是学校研究生院总体排名低(不是科研院校),其实它的犯罪心理学在国内很不错,并且 是部属院校,就业情况良好33 吉林师范大学 位于四平34 贵州师范大学 位于贵阳35 信阳师范学院 位于山东 36 新疆师范大学 位于乌鲁木齐37 青海师范大学 位于西宁38 西安体育学院 位于陕西39 漳州师范学院 位于福建40 赣南师范学院 位于江西赣州

南宁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要求

308 评论(9)

交通科技之家

论广告设计色彩应用心理摘要: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一个广告的第一感觉往往是通过色彩而得到的,所以要把色彩的特点以及它的特殊性与人们的心理结合起来,在给人们的眼睛与心灵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广告的作用。文章从广告设计的色彩情感和色彩应用两大方面,阐述了广告设计中色彩的应用以及色彩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对广告设计的影响。关键词:广告设计;色彩;心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广告业也随之在蓬勃地发展。走在大街小巷,广告的身影随处可见。如今广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广告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推销一种产品、宣传一个品牌,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和了解。当人们在购买生活必需品、消费品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那些有广告、有品牌的产品,感觉这些产品更加具有保障性。因此广告设计师们在帮客户制作广告的时候,必须将产品和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心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打动消费者去关注产品。一幅深人人心的好广告,其广告设计也自然成为广告流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广告设计的原则以及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价值设计师的心理感受具有超越现实生活的巨大空间,以生活为创作基础,在作品中充分反映设计意图和思想。这个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心理活动,它包含着创意、想象和灵感等诸多思维方式。柴可夫斯基说,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杜甫“下笔如有神”的神助前提是“读书破万卷”,所以说积累知识是获得灵感的基础之一。设计师只有亲身体会生活,并找到自己真切的感受,才能够激发起强烈的设计欲望,这样所设计出来的广告作品才能够打动观者的心灵,唤起观者的审美共鸣,以促进广告的传播,切实体现广告设计的审美功能和市场价值Ⅲ。一件广告设计作品要算得上是好的作品必须具备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当人们首次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时,最先引起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色彩,其次是图形,最後才是文字。人们对一个广告的第一感觉通常都是通过色彩而得到的。美好的色彩配置总是能直接左右人们的感知、记忆、联想、情感等特定的心理作用,因此一般来说广告设计中的色彩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鲜明性、认识性、写真性、情感性以及审美性方面。色彩是抓住人的视觉第一关键所在,也是一幅广告表现形式的重点所在,广告使用有个性的色彩,往往更能抓住人们的视线。色彩通过结合具体的形象,运用不同的色调,让人们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和心理联想。色彩表达着人们的信念、期望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测。“色彩就是个性”,“色彩就是思想”,色彩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在广告设计领域中所表达的含义是深刻而广泛的,它较之构图和造型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抽象性格特征,是广告设计的灵魂和精髓。色彩的应用好坏是广告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色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因此,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力是影响人产生视觉冲击力以及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它能从直观上给人以华丽、高贵、典雅、媚俗等不同的心理反应_2]。此外,广告设计色彩还有使人增强识辨记忆的价值。广告设计如果由良好色彩构成,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由于人接触事物表面的色彩特征,有时比接触其本质特征更为深刻。色彩还可以传达人的意念,利用色彩设计的创意营造出一种更集中、更强烈、更单纯的形象,从而加深公众对广告信息的认知程度,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3]。因此,色彩在设计中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它在广告设计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色彩不仅有均衡画面构图的作用,还会传达不同的色彩语言,释放不同的色彩情感,使观看者与画面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起着传情达意的交流作用。鲜艳亮丽的色彩有助于广告增大吸引人注意力的价值,因为人的视觉神经对色彩的感觉最为敏感,彩色远比黑白更刺激视觉神经,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在现代的广告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自由地寻找现代社会适当的色彩,并且从中获取灵感,使色彩可以吸引或愉悦消费者的眼睛。借助色彩的各种处理,人们可以认识和识别,有助于创造个性需求,从而加深对广告的印象留存。因此,色彩在广告设计中有着特殊的诉求力。二、广告设计的色彩情感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由于人的记忆、幻觉和联想,色彩的情感离开了形象仍然存在。毕加索说过,色彩和形式一样,与我们的感情形影不离。色彩是最富有表情作用的艺术语言。它能引起观者不同的感觉和联想,产生不同的情感。广告色彩设计的实际心理过程,主要是抽象思维、表象运动和情感活动三者的交织和融合,而情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情感是设计师和观众之间发生联系以及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广告画面都具有明确的主色调,要处理好图形色和底色的关系。设计师要明确色彩定位。同时色彩与基本形的结合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辨认图形,因为色彩所具有的象征性,会使人们产生各种不同的联想,对人们的感情活动具有深刻影响,从而达到广告的最大效应。因此广告的色彩与消费者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广告色彩对商品也具有象征意义,通过不同商品独具特色的色彩语言表现出广告的主题和创意,充分展现色彩的魅力,使人们更易识别和产生亲近。现在,色彩在广告宣传中独到的传达、识别与象征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企业家们的重视。有很多大公司、大企业都精心选定某种颜色作为代表自身的形象色和代表色。Eh此可见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重要价值。(1)运用色调的兴奋感,引起人们观看的兴趣红、橙、黄等暖色调以及对比相对强烈的色彩,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强,可以给人以兴奋感,能够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广告的画面上来,使人对广告产生兴趣。蓝、绿等冷色以及明度低、对比度差的色彩,虽不能在一瞬间强烈地冲击视觉,但却给人以冷静、稳定的感觉,适宜表现高科技产品的科学性、可靠性。(2)运用色调的明快活泼感,产生优美愉悦的效果一般来说,暖色、纯色、明色以及对比度强的色彩,使人感到清爽、活泼、愉快,利用色彩的这一特点设计广告,能够使人心情愉快地接受,告信息。(3)运用色调的档次感,体现商品的不同品位色彩也有档次感,有气派的、华贵的色调总是用于高档的产品,那些朴实大方的色调总是与实用品相联系例如时装广告、化妆品广告常常用彩度高、明度高以及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现,给人以华丽感。(4)运用色调的冷暖感,表现不同商品的特点在广告色彩中,设计师常常运用暖色调来表现食品,因为食品的颜色大多以红、橙、黄等暖色调为主。如儿童用品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热情、活泼、充满朝气,因而儿童用品广告也多用暖色调。而空调、冰箱、冷饮的广告则大都用白色、蓝色等冷色调,使人感到寒冷、清爽。所以企业要瞄准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的心理倾向,抓住时代脉搏,设计出最佳的企业产品色。三、广告设计的色彩应用色彩是对人的视觉刺激最敏感的视觉信息符号。据研究,人们对色彩的注意力占人的视觉的8O,而对形的注意力仅有2O。人们在商店和广告面前大多对色彩会产牛难以忘怀的印象。}}1于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更注重对社会大众的特点研究,根据大众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广告设计色彩中的冷暖、灰鲜、明暗、强弱,既是色彩的性质,也是观者心理和视觉情感的反映。与绘画色彩相比,广告设计色彩更注重醒目和对比等因素,以此来体现色彩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设计师如果能够充分应用这些因素和条件,就会使广告设计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1)符合广告产品的属性特征在规划视觉元素如何表现之前,首先要明确它们要表现什么,正所谓“内容决定形式”}5]。不同产品表现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家用电器要表现高科技、精确、人性关怀,食品要表现新鲜、美味、营养丰富,服装要表现穿着者的个性品味、生活主张等。色彩感觉为设计师进行“对症下药”提供了应用的依据,特别是对产品形象色的应用,在广告中比比皆是。产品形象色是产品外貌呈现的固有颜色,例如:蔬菜的绿色,橙子的橙色,番茄的红色,咖啡的深褐色。运用形象色有助于消费者快速地判断产品的性质,产生品质上的相应联想。(2)符合企业视觉形象系统的用色规范就像产品有产品的形象色一样,企业也有企业的形象色。企业形象色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中,很多大型企业都非常重视提升自身的整体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广告宣传中为了让消费者在众多品牌中识别出自己的产品,企业通常采用统一的宣传用色,并逐步形成具有标志性的色彩形象,从而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识别力。因此,广告用色要考虑企业整体宣传的规划,为树立企业整体统一的良好形象服务。(3)符合不同地域的用色习惯地域的用色习惯,就是针对产品的目标市场和广告推广的所在地域来选择广告用色。我们知道,不同国家、民族由于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对色彩的理解、认识也是不一样的。广告色彩设计应尊重不同民族、地域的用色禁忌,否则将会大大破坏广告宣传的效果,甚至导致意想不到的恶果。(4)符合“变化统一”的原则所谓变化统一,实际上就是通过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形成广告画西的整体色调,色调体现出广告的性格,性格使产品形象突出,突出的产品形象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变化是局部的,统一是全部的,要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才能做到既有对比又不失和谐的整体感。今天,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面对高科技的时代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为了舒缓疲惫的身心,更关心情感上的需求和精神上的享受。为了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希望能投人大自然的怀抱,休闲度假旅游也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和流行的消费时尚。而正因为这样,它成为感性广告的一个切入点,现代广告设计针对这一需求,充分利用色彩再现大自然的各种美景,渲染一种轻松欢快的气氛来满足都市人,使以人为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色彩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主体,生命的起伏、人的喜哀、感情的主流以及生活的追求等都构成了色彩生活中广泛的题材。因此大多数成功的广告都善于挖掘色彩对于人的心灵深处的影响,以满足人们心灵深处的渴望与企盼。对于人的价值的肯定,对和平安宁和幸福美满的崇敬,都成为广告表现的新主题,它是显示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诉求。设计师会经常运用广告色彩的情感性和表现性,通过画面去表达一定的主题,虽说每个色彩都有自己比较独特的色彩情感,但不同的色彩搭配有时产生的主体情感效果又是不一样的,充分地把握好色彩的感情规律,可以更好地表达广告主题,唤起人们的情感,引起人们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兴趣,最终影响人们的选择。我们可能知道采用哪种色彩组合可以增强广告设计传达信息的能力,但视觉上的色彩传达仅仅是次要的,同一色彩及同一对比的调和效果,均可能有多种功能;多种色彩及多种对比的调和效果,也可能有极为相近的功能。为了更恰如其分地应用色彩及其对比的调和效果,使之与形象的塑造、外表与内在统一,使作品的色彩与内容、气氛、感情等表现要求统一,配色与改善视觉效能的实际需求统一;同时,使色彩的表现力、视觉作用及心理影响最充分地发挥出来,给人的眼睛与心灵以充分的愉悦、刺激和美的享受,设计师必须注意色彩传递的内容,以及公众对某种色彩反应的理解和认知,这样才能在心理或情感的层次上传达信息。四、结束语从今天广告设计逐渐国际化的趋势来看,色彩最新的发展趋势将最终进入和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观从以前相对单纯的思想表达方式一直发展到现代,是人们努力研究探索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这也更需要人们不断去感悟色彩,把握色彩,从更深层次上去研究色彩。色彩是广告设计的重要语言和因素,也是设计心理学功能表现的突出方面。为了使广告设计具有一定特色,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品质,就必须在色彩的选择与组合上下工夫,让它不落俗套,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新颖独特的色彩风格和典型形象。同时,更要不断增强色彩设计的社会学和消费心理学意识,与时俱进,为社会繁荣而创造财富。参考文献:[1]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何沽.平面广告设计E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3](墨西哥)费雷尔.色彩的语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4]陆红阳.广告设计色彩[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5]李巍.广告设计[M]I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2 评论(9)

18392119854

论文答辩一定要通过南宁师范大学(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高校、西南大学对口支援建设院校、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33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