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85
在简单回顾人类对风能的认识及风能开发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当前世界上风能资源开发利用 的现状、风电业发展特点及趋势,以及国际上一些主要风能开发国家的风能开发利用政策、实施特点及启示;最后基于当前世界风能开发业发展形势,认为风能将是21世纪人类理想的替代能源。 关键词:风能;开发现状;开发政策 � 1风能及其特点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不同地表(如海洋、森林、田野、山岳和沙漠等)在白天受太阳照射以及晚上吸放热的特性不同,对空气加热(或放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通常人们将垂直上下的流动称为“气流”,将水平流动称为“风”。由于空气是有一定质量的,因而其流动时必然具有一定能量,这就是风能。它可通过如下公式加以测算:�� E=1/2g ρAV3(kg·m/s)�� 式中:A——空气流动面积(m�2);V——风速(m/s);ρ——空气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 上式如按kW计量只需乘以转换系数1102即可。� 据理论测算,全球大气中总的能量是1017kW,而且是可再生的,据估计大约有5×1012kW的蕴藏风能可以被开发利用,这个价值至少比世界上可利用的水能大10倍〔1〕。� 风能作为一种天然能源,与其他能源尤其是矿物能源相比,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1) 蕴藏量丰富。大家都知道与常规能源相比,水能巨大,殊不知风能是全球水能的10倍多,我国仅陆地上就有风能资源大约6×109kW。[1]�� (2) 可以再生,永不枯竭。风能是太阳能的变异,只要太阳和地球存在,就有风能,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再生的。� (3) 清洁无污染,随处都可开发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消耗,核电站的广泛建设,均会给人类生活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和破坏,危害人类健康,而风能开发就没有这样的弊病,而且风能开发利用越多,空气中的漂尘和降尘会越少。另外,风能的开发也不存在开采和运输问题,无论何地(海边、平原亦或山区)都可建立风电站,就地开发,就地利用。即使要远程运输也是通过电网,相对要简便且不会造成污染和环境问题。� (4) 随机统计性。风能从微观短时间上来看是随机的,忽大忽小,忽左忽右,这就决定了风能的不可控特性;然而,从宏观长时间上来看,风能还是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特性的,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可以预测和利用的。 
八个步骤学术堂教你如何写出一篇好的科技小论文: 标题:充分概括论文内容和主题; 摘要:概述主题、方法和主要成果; 引言:叙述论文写作动机(motivation),点明立题背景,概述前人相关成果和论文所作的发展; 正文:铺陈所研究的具体问题,研究途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步骤,主要成果亦即成果的详尽分析; 结论:概述主要的研究结论和前景展望; 致谢:感谢资助方和曾给予重要帮助的人员; 文献:列出相关的经典和近代文献; 附录:给出不宜列入正文的演绎过程和某些依据(程序、数据等)。
一,引言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的代表作,是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全过程的概括与总结,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它集中反映了一名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扎实性,系统性,反映了学生在本门学科中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反映了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由此来衡量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是否已达到研究生培养的目标 在评阅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中都有规范性标准,同时形成了一段规范性语言,即:硕士论文-在本门学科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工作有所创新 博士论文:在本门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做出了创新性成果 这既是对不同学位研究生水平的衡量标准,也是对学位论文的总要求当然,学位论文的全部工作也要根据这一要求进行实际上凡是作过学位论文的学生都有体会,在选题那一刻开始就已进入了论文的撰写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整个攻读学位的过程就是撰写论文的过程 二,论文选题 要做出好的学位论文,好的选题是至关重要的论文选题工作也是指导教师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 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应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有可实现性一般来说"科研"是作好论文的必要条件,但并不充分在我们当今的"科研"有实用价值而没有论文价值的很多,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做一篇好论文一篇好的论文选题要具备"三性",其具体含义如下: 先进性:论文选题应是本学科的热点,学位论文的起点永远应在最高点 前瞻性:有一定的预测性质,通俗地说,就是针对这个研究课题有希望取得成果的几个方向是什么,也就是对科研的结果有个基本预测 创造性:研究方法,提出的概念,实验结果较前人有所进步和改进或有重大突破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一个好的选题,论文工作就已完成了一半 三,论文撰写 论文撰写总体上看应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与升华,是由表及里的分析过程,是数学分析对物理概念的诠译过程,也是用实验数据对理论有力佐证的过程要写好学位论文,就必须掌握学位论文的文体体例和语言特点,一篇好的论文各个环节都要精雕细刻 在科技领域里,我们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任务是描写自然现象,分析自然现象的规律,研究各种自然规律用于人类实践的方法,描述和表达取得的各类成果其科研工作的特点,在论文中表达的思想要严谨准确,语言简洁明快,推理要合乎逻辑,避免产生歧意和误解 撰写学位论文的体系结构一般比较固定,它包含一些主体项目,而且,每一个主体项目具有一定的功能,写作时有一定的语言特点和具体要求下边谈一下行文的要点,以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1,标题(Title):论文的第一个主体就是标题,其基本功能是: 1)概括全文:标题应能准确地概括全文内容,一般要求提纲挚领,点明主题,做到文题相符 2)吸引读者:读者往往"以题取文",论文题目应有吸引力,这样才能吸引人去读正文,一般情况下,看标题的读者远远高于读正文的读者 3)便于检索:标题是检索论文的重要索引,好的论文标题有利于流通和传播标题的语言特点有:首先,标题一般只是文章的"标签","称呼",不反映具体内容,一般不必用完整的句子;另外,多用名词,词组(英文更是如此) 标题的写作要求是: 1)言简意赅专家们建议不要超过15个字,根据人的记忆特点,最好不超过12个字,否则不易记忆如果实在难以精炼,可加副标题但标题过短而令人费解也不可取 2)避免太空洞,太广泛,太笼统的标题应坚决杜绝,如"图像编码研究",就太广泛,令人摸不著边际,而"基于Walsh--Hadanard变换的图像编码研究"就是一个较好的标题使人一看就知道该论文研究的是图像变换编码,而且所用的变换是Walsh-Hadamard变换 3)少用问题型标题在学术论文中,问题型标题一般不多见,因为疑问型标题编制索引也比较困难 4)尽量少用非标准化的缩略语如果英文标题还应尽量避免名词,动名词混用 2,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是指论文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重复率最高的词或词组关键词的功能在于使读者据名猜意,有助于了解全篇主旨为便于检索,一般关键词常常作为索引列入文献检索系统,因此,有利于全文检索 关键词的语言特点有: 1)多用名词;字数有限;一般4到6个,最多不超过10个 2)出处明确:一般从标题或摘要中选取,这部分一般是最重要的部分 3)写作要求:书写规范,包括称谓,位置,书写等要符合规范,一般关键词间用逗号或分号隔开 3,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重要部分,必须精心组织 摘要的功能是: 1)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便于读者了解全文的梗概 2)摘要是扩大流通的媒介,有的情报人员根据论文摘要编制索引资料,也有的编入文摘刊物,这样流通范围会大大扩展 摘要的语言特点:短小精悍,论文摘要必须提纲携领,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论文摘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概括型摘要,一类是资讯型摘要概括型摘要概括论文的主要论点,分析过程和结论一般短小精悍概括型摘要主要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论文 资讯类摘要一般是全文的浓缩,不但要综述论文的内容,要旨,重点,而且要概要地介绍论文采用的主要方法,列出有关的数据,试验结果如果是创新方法,演算法,还要说明基本原理,操作步骤,采用的数据等关键资料这种摘要多用于技术性较强的论文其长度应为全文的1∕30左右 总体上说,概括性摘要比较宏观,文体比较正式,篇幅比较小资讯型摘要比较微观,文体比较灵活,篇幅比较长 论文摘要的文体比较固定,一般为"三段式"结构,即:开头,展开,结尾开头就是主题句,开门见山点出主题;展开段进一步阐明论文的内容,研究方法,分析过程及论证要点;结尾段是给全文做出结论,并指出结论的意义 论文摘要的内容一定要完整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果;研究的主要结论一般论文摘要可独立成篇 论文摘要协作应避免过于简短,避免句子结构太呆扳,避免使用非规范的缩略语,一般不用疑问句和感叹句 4,正文 学位论文的正文一般结构比较固定科技论文是说理性文章,主要功能是论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因此,科技文体比较写实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义的准确性,非形象性,注意不要有感情色彩,尽量保持叙述的客观性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综述 论文的第一章一般安排"综述",近年来有许多论文都写"绪论",我个人认为应写"综述"因为"综述"是综合论述(summarize),是针对该论文的主题对前人工作进行的总结性段落而绪论的英文是(introduction)通常在写书的时候多用绪论 要求:主要简述一下研究背景材料,有关主要文献的观点,以往的研究历史,未来研究与过去研究的关系,现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的结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引出自己的研究目标,同时也交待了研究的重要意义 特点:1)综述应围绕著研究主线进行;2)一般代表性的方法,演算法应有年代,作者,主要成果的简单描述,主要成果指标对该研究方向发展的贡献,存在的主要问题(标出出处--文献号);3)最后引出自己的论文是延续哪一方法继续进行(一般另辟途径的不多见);4)一般好的综述应在10~20页左右 第二章:原理性介绍 主要是起铺垫作用,应是系统性与精炼性和谐的统一,把必要的起铺垫作用的知识都说到 第三章:论文主体 论文的主体主要大篇幅地介绍自己的研究,这部分内容应占整个论文的60%以上 论文主体写作应做到:1)论点明确,创新点叙述突出;2)基础理论扎实,逻辑推理严密;3)多用科技语言或数学语言,避免平铺直叙,白话连篇 一般情况下,我们希望的研究程式是:物理现象->抽象为数学模型->数学->推导->结论->物理概念如果找不到确定性模型或统计模型,采用"演绎法","归纳法"也是可以的一切结论力争用图表和数据说话"最优"的结论不可随便提,一定要求证明 总之,论文主体要立论正确,推理严密,创新点突出,论述完整,结论可靠 第四章:实验描述 基本功能:使人相信实验结果具有可靠性,令人信服;使人重复,没有可重复性的实验,没有多大意义;使人受益,可促使后人进一步思考 特点:侧重叙述,交待前因后果步思考;注重说明,交待实验的软硬体条件,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徵,成因关系,功能说清楚 写作要求:准确说明实验要求,如材料,环境等;清楚介绍实验设备,如性能,指标,规格等;细致描述方法,步骤,过程,工艺等;精确计算数据,列出计算公式推导等;介绍判断推理方法这一部分对于研究生来说十分重要,一般讲,要对前人的工作充分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第五章:结果与讨论 基本功能:浓缩观察事实;归纳实验发现;分析研究结果;指出争议问题;阐明作者观点;得出最后结论 特点:句式尽量简单,一目了然;常用图表加以分析;篇幅可长可短 要求:1)结果和讨论是论文中的关键,是画龙点睛之笔,成败由此判断,一切结果以此为据,不可轻视;2)通常分题讨论,注意阐述分析结果,不要重复实验过程;3)成功的部分是核心,要有评述;4)失败的部分也可加以分析,引起同行考虑总之,结果是作者通过实验,推理得出的最后见解,是整个论文的归宿既要反映事物内在联系,又要鲜明准确 最后,鸣谢:表达谢意,承认他人工作 功能:表明对前人工作的尊重;交待本研究的科学依据;便于读者查证有关资料 要求:有一定格式,内容准确,格式一致,特别要注意把文献的出处(如:杂志或书籍名称等),发表年限日期,作者,出版单位,页码等标写清楚,便于后人引用 5,结束语 学位论文质量好坏固然取决于选题及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根据大量实验及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总结与提升也是极其重要的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敏锐的观察能力,宽泛的知识积累,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写好学位论文的基本功让我们努力学习,勤于实践,逐步提高我们的学位论文水平及研究生培养质量
写科学小论文就是把自己在学科学、用科学的过程中看到、听到、想到的,经过整理、思考后将新的见解告诉大家。一篇科学小论文(以下简称小论文)应当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要素。论点是小论文的灵魂,一般都以中心问题的形式出现,小作者围绕中心问题发表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见解。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是为了使论点表述得更清楚明白而准备的事实材料。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科技小论文实际上是我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那么,一篇高质量的科技小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选好课题撰写科技小论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要注意以下原则:价值原则,即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要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指导和参考的意义;可行原则,指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即撰稿者个人的专业知识、理论修养、知识面、手头资料、实验条件、周围环境,不可贪大求深,应该量力而行;新颖原则,指课题应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过但未解决或完全解决,要注意“文贵创
第一讲:写科学小论文,并不可怕?很多人觉得科学研究很深奥,是高不可攀的。其实,科学研究并不神秘,关键要有科研意识。经常思考问题并撰写小论文就是培养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写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养成科研习惯的过程,也是提高表达能力,形成科学思维的过程。因而,从小学习写小论文,努力写出高质量的小论文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撰写小论文呢? 首先是选题。选择难度适宜的题目,是做好研究和写出高质量小论文的保证。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发现问题,选择有较大价值的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研究。 其次要大量的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可以了解所选课题的背景和研究的现状。科研是创新的工作,要有新的思考和发现,所以,已经研究清楚的事情,就不要重复劳动,新的研究应在过去 的基础上继续创新。通过深入分析各种资料,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提出科学的道理和见解 。 最后要整理思路和撰写论文。论文语言要严谨准确、逻辑清晰、有理有据、确有创新。论点要鲜明,以科学的论据为基础,有科学的设想和推理。 一下子就写了很好的小论文是不可能的,但只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就会不断地进步。第二讲: 什么是科技(学)小论文? 一、什么是科技小论文写科学小论文就是把自己在学科学、用科学的过程中看到、听到、想到的,经过整理、思考后将新的见解告诉大家。一篇科学小论文(以下简称小论文)应当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要素。论点是小论文的灵魂,一般都以中心问题的形式出现,小作者围绕中心问题发表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见解。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是为了使论点表述得更清楚明白而准备的事实材料。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科技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那么,科技小论文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它必须具备三性: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二、科技小论文的类型科学小论文最常见有科技观察小论文、科技实验小论文、科技考察小论文和科技说明小论文、日常生活科技小论文。三、写作准备 1、选题。一般要从生产、生活和学习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从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入,还可从政策法令的角度去选题,或从逆反心理的角度去找出人们认为无懈可击的结论的“毛病”。论题宜小,角度要新。2、资料准备。要搜集、整理必要的资料,现场调查、实验、记录,请教访问有关专业人员,做好资料卡片。四、写作格式 1、题目。要求简洁、新颖能吸引读者。2、作者姓名。作者要对文章负责,若是有几人同时对写文章做过工作,都以直接参加者为主。3、指导(或辅导)教师。没有就不写。4、摘要。这是论文基本内容的缩影。要求短而精。5、引言。一般可简单说明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动机、目的、由来,但不要与摘要雷同,或者成为摘要的解释。6、正文(又称本论)。一般由研究(或观察、调查)方法、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三部分组成组成。研究方法部分要写清研究所用的材料、考察的对象、外部条件、设备或材料来源(采集还是购买),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的等。所用做法要能经得起别人重复验证。研究结果一般可以数据、实验成果照片等为据,文字最好用表格、图纸等加以佐述。分析讨论必须恰如其分,切忌乱下结论或夸大研究成果。最后还可谈谈自己研究的实用价值、不足之处和努力的方向。7、参考文献。参考别人文献要说明出处,写清作者姓名和书刊文章名称、页码、出版单位和时间,便于别人核实。8、附件。包括照片(尤其是对比照片)及其它旁证材料。9、思路可参照“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实验验证一得出结论”四个提纲来写。第三讲:科学实验小论文同学们,我想你们和所有人一样都喜欢大自然吧。大自然让我们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给了我们广阔的生存空间,给了我们无穷的快乐,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个为什么。如电是怎么回事?宇宙是怎样产生的?怎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雨下不完?皮球怎么会弹起来┉隐含于“为什么”的背后有许多科学知识,你想了解吗?许多人从大自然的万物中得到灵感,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在自己事业征程上的每一次成功,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在每一件发明的东西上,都有实验的影子:爱迪生在发明白炽灯时,曾经用了1200多种不同的材料做灯丝;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时,曾经做过一个危险的“风筝实验”用来证明闪电发出的电和人们使用的电是一样的;莱克兄弟发明飞机时,为了使飞机的性能更稳定,就模仿了动物的翅膀做出机翼……这些例子说明,通过实验,能更好地证实自己的想法。当然,做实验并不只是科学家们的事,我们也做过不少实验吧。每次做实验时,同学们的脸上总挂着灿烂的笑容,因为实验能给我们带来新奇,带来快乐!特别是在科学课堂中,我们曾做过有关空气的实验,研究过热胀冷缩的原因,模拟过卵石是怎样形成的,等等。每次带着许多疑问走进科学课堂,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实验解决了这些疑问,但在解决疑问的同时,我们又会产生许多新的疑问,带着这些新的疑问走出科学课堂,激励着我们在课外去研究、去实验,这就是科学实验的魅力。科学实验,就是我们根据某一个研究问题,利用一些科学仪器,进行模仿、研究,来认识大自然奥秘的一种活动。不过,我们小朋友进行的科学研究、科学实验,还真有我们小朋友的特点。相对于爱迪生发明白炽灯,富兰克林研究闪电,莱克兄弟发明飞机等,我们的研究要简单一点,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来自于我们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或问题。如果我们把自己所想的问题、所做的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写下来,就形成了一篇科学实验小论文。不难吧,写科学实验小论文不但可以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保存下来,还可以让更多的同学也能共享你的研究成果呢!科学实验小论文具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它是科学小论文,因此具有科学性,这是区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简单地说,这不是我们平常所写的记叙文、读后感之类的,在这当中包含有科学道理,是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研究、探索出来的,并尽可能用清晰而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其次,它是科学实验小论文,因此具有实验性,这是区别于其他科学小论文的重要特点之一。也就是说,这一类的科学小论文,必须是利用一些简单的仪器,通过我们亲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的。同学们明白什么是科学实验小论文了吧!那准备好,让我们一起来学学怎样写科学实验小论文吧。一、我们身边有什么我们身边有什么?听到这个问题,同学们也许会感到好笑!身边的东西多了,有青山、绿水,有植物、动物,有刮风、下雨,有火车、飞机,还有高楼大厦、熙熙攘攘的人群等。其实不然,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奥秘、许多疑问正等着你去发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苹果落在地上,许多人认为是很正常的事,但牛顿就产生疑问:为什么苹果会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牛顿就是通过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在伽俐略十八岁那年,有一次他到比萨教堂去做礼拜,注意到教堂里悬挂的那些长明灯被风吹得一左一右有规律地摆动,他按自己脉搏的跳动来计时,发现它们往复运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就这样他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后来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挂摆时钟,人们称之为“伽俐略钟”。同样的例子还有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鲁班,有次上山砍树的时候,他被茅草划破了手指。如果放到现在,有的爷爷、奶奶也许会把茅草砸个稀巴烂,也有的怪自己太粗心了。但鲁班却对茅草的构造发生了兴趣,由此发明了锯。浙江杭州余杭区吴山小学的彭斐同学在帮奶奶刮芋时,不满足于奶奶的“刮芋手痒,要戴手套”、“等芋烧熟了,手才不会痒”的解释,对刮芋手痒产生了兴趣,通过实验验证,写出了《刮芋手痒之谜》的科学实验小论文。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中心小学的张乔伟对什么有了研究的兴趣?小朋友,你肯定想不到,是臭屁虫的“臭屁”。他的灵感来自于一次被臭屁虫的侵犯——“那可恶的家伙将一个屁放在了我的手上,真是臭极了”。但小作者王马超等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在思考:臭屁虫为什么要放臭屁呢?它的臭屁的威力有多大呢?于是也就有了一篇有趣的科学实验小论文《“臭屁”威力究竟有多大》。许多研究的灵感,不是刻意地去追求,也不是“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无意中、不经意地被“逮住”的。湖北省安陆市镇青龙小学的陈俊杰一次“在观察蜗牛的时候,无意间把一只蚂蚁吹进了蜗壳。当蚂蚁被蜗牛顶出壳时,蚂蚁已神秘地死了。”这无意的举动所产生的现象,使他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并进行了不懈地研究,写下了《蜗牛的体液有杀蚁功能》的小论文。妈妈的一句话:“鸡血放盐结得快”,使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浦中心小学的徐蓓“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心想:在水里加点盐也就能加快结冰的速度了”,也就有了《淡水和盐水谁先结冰》的大作!鲢鱼奇怪地死了,奇怪的现象后面肯定是有原因的,安徽省黄山市县丰梧小学发江学杰找到了,也就有了具有推广价值的《鲢鱼与藕关系初探》。因此,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每一种现象都蕴涵着科学道理!需要的只是你们留心观察。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关注。第四讲:四脚蛇真的有毒吗?(科学实验小论文范例)夏天,在路边、在草丛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形体像蛇,身体有鳞片的四脚蛇。听人说,四脚蛇有毒,要是被它咬了,皮肤会红肿,继而腐烂。四脚蛇是不是真的有毒呢?为了探个究竟,我们兴趣小组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捉来一条四脚蛇,把它麻醉后,放在解剖盘上固定。然后用一次性针筒在它的嘴里吸取5ml唾液,倒入烧杯再加入3ml水,使唾液和水均匀混合,接着将一只小青蛙放入其中,一小时后,青蛙安然无恙。是不是时间太短?就让它呆一晚上吧。结果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小青蛙还没死,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挺惬意的。是不是浓度太低了呢?为了使我们的实验准确可靠,我们又到太田野里抓了四条四脚蛇,按昨天同样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小青蛙还是没死。由此看来,四脚蛇对小青蛙没有致毒作用。那么四脚蛇对其他动物是否有影响呢?我们抓来一只花猫,把9ml唾液涂在猫的身上,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结果,两天之后,我们发现猫毫发未伤。至此,我们开始对人们关于四脚蛇的危言有所放松,并进一步增加 对四脚蛇毒性研究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决定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研究四脚蛇对人是否用影响。我们从四脚蛇的嘴里吸取了5ml唾液涂在自己身上,刚开始觉得皮肤有点凉,但一会儿,就什么感觉也没有了,无不良反应。半小时后,皮肤仍旧无反应。由此说明,四脚蛇对我们人类皮肤没有致毒作用。通过以上实验与研究,我们明白了四脚蛇对人类并没有毒。经过查阅《小博士知识库》,我们还知道四脚蛇其实就是蜥蜴和石龙子,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浙江等地,以食用蚊子、苍蝇、螳螂等害虫为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点评]:四脚蛇有毒,那时听别人说的,是否真是这样,小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探了一个“究竟”,本文叙述的是自己“探”的过程。因为四脚蛇有无毒性不清楚,所以先选择在动物的身上实验,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者的安全,说明小作者的安全意识很强。也只有在动物的身上得出没有毒性的初步论断,才能在人的身上进行实验。对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分析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四脚蛇对人类并没有毒。当然,“涂”并没有与血液接触,其结论是否成立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实验后,小作者并没有结束探究活动,而是继续查阅资料,发现“夏天,在路边、在草丛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形体像蛇,身体有鳞片的四脚蛇”其实就是蜥蜴和石龙子,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还呼吁我们应该保护它们。试想,文章的小作者如没有对人们的这一说法产生质疑、好奇,而是听之任之,他永远不会认识真相。科学的真实性需要我们像小作者一样,勇于实践。启示一;先对其他动物实验,再以身试“毒”,这是智慧加勇气的体现,可敬可佩!但以身试“毒”还是不提倡。启示二:《小博士知识库》等书籍是我们的好朋友,在这当中肯定还有“为什么四脚蛇形体像蛇,身体有鳞片等特点”的知识,小朋友想知道的话,你知道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