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追求的议论文论点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8

sunnydk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追求的议论文论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angsyphu

已采纳
活着就像是在舞蹈,一个有梦并为此追求一生的人,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住他。  ──题记  时光的印痕划过生命的沟壑,斑驳的影像随着记忆的残碎晃动,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描绘着命运的音阶,还有你追求的身影和一脸淡定与从容。  钱钟书聪明绝顶,人情达练,却天性追求淡泊。其小说《围城》改编成电视剧后,万余元的稿费,他坚辞不受。1991年,18家电视台拟联合制作大型篇《当代中华文人名录》,钱钟书名列其中。摄制组几次与钱老商议,均遭谢绝。摄制组给杨绛打电话,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而钱老从旁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纵使金钱名利是很多人一生梦寐的追求,可对于钱老,一个毕生追求淡泊与知识的文人大家,名利皆抛却了,留下唯有书香氲氲。  当代大儒季羡林名满天下,他所追求的是一颗与常人无异的“平常心”。1983年秋,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包,自己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一个多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这一段已成为北大校园里佳话的典故,更是将季羡林追求平易的心境描摹得淋漓尽致。人生在世,有自己所追求与坚持的信仰,正如这位淡然的老人。君子之泽,润物无声。  追求是一种生命的态度,那个勇于追求,不断创造价值的“照明工”,那个摒弃璀璨人生追求实际生活,依然怡然自得的矿工,无不彰显着他们对生命的理解与追求。  人生正如背着一张名利追求的床,此刻寻找可以停泊的地方,抑或疼痛抑或幸福,从最初到最后,收获了整个天堂。

关于追求的议论文论点

326 评论(11)

丁忠慧

论点,希望是主观的愿望和期盼得到的结果。而追求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状态。论据,希望往往是给人一种自我满足的一种状态,很多人满怀希望最终却碌碌无为。(此处可举例论证)追求是一种无论逆境还是顺境的前进状态。很多人都是在不断追求中实现自我。也可以论据。点题。我们不仅要满怀希望的制定目标,更需要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实现自我。希望能帮到你。
15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