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430046
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为您查询到方法/步骤分步阅读1/7打开word,编辑文字2/7将光标移动到需要标注参考文献的字后面,然后点击“引用”3/7选择“插入尾注”4/7会自动跳转到文字最后面,输入你想输入的参考文献5/7也可以“插入脚注”:在每一页的页脚位置标注6/7选择“插入脚注”7/7接着自动跳转到该页的页脚位置,输入参考文献的名称即可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更多1条

参考文献,该如何标注呢?我们觉得至少要做到三点:全、准、新。一、为了做到“全”,每一位研究人员对于特定课题,从经典著作到有代表性的最新文献都必须认真阅读,并选用其中一些作为参考文献。事实上,《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中的任一个数据库的期刊收录都不完整,因此,作为治学严谨的学者,在文献检索阶段就应该对三个数据库都进行查询。二、为了做到“准”,我们在标注参考文献时应慎之又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曾有一位作者在引用一篇英文参考文献时,将原文的作者姓名粘贴了过来,但是,粘贴之后,原文作者名右上角的“a, b”(表示作者隶属于两个不同机构)就被拉平了,于是,举例来说,Johnson就成了Johnsonab。如果这样的错误出现在刊物上,以后读者用Johnsonab去检索文献,必然无功而返。三、为了做到“新”,建议研究人员要养成浏览最新文献的习惯,而不是面临科研任务了才去临时抱佛脚地搜索文献,且只阅读搜索到的文献。如果作者的研究是建立在最新文献的基础之上,那么,即使其的论文的创新性不够强,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也将对读者有切实的帮助,功莫大焉。
一般都是在右上角标注序号,然后在该页最底部注明出处。
正常标注。首先用word打开要编辑的论文,这里使用word2013打开编辑,然后把鼠标移动到引用数据的末尾并点击一下。点击引用—插入脚注(也可以点击插入尾注)—然后就自动插入脚注了,并且按照文章中插入脚注自动编号,同时在末尾也插入有编号。最好插入带中括号的脚注。点击脚注框的右下角的箭头图标—自定义标记输入[1]—点击插入。这样后面把脚注转换成插入文献就方便很多。点击引用—插入脚注(也可以点击插入尾注)—然后就自动插入脚注了,并且按照文章中插入脚注自动编号,同时在末尾也插入有编号。最好插入带中括号的脚注。点击脚注框的右下角的箭头图标—自定义标记输入[1]—点击插入。这样后面把脚注转换成插入文献就方便很多。一般注明的格式是:作者,作品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引文页码,尽量要把引用的数据来源说明清楚。
插入尾注首次插入尾注时,将光标定位到论文中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点击“引用”→ 显示“脚注和尾注” 对话框→“位置”项中选择“尾注”/“文档结尾”→“格式”项中“编号格式”(默认为“i, ii, iii, …”改为“1, 2, 3, …”)、“编号”选择“连续”→“应用更改”项中选择“整篇文档”→“插入”,如图1所示(红色椭圆标记)。在点击“应用”按钮后,就会在该处插入一个上标格式的序号“1”,(这是我们希望的格式)光标则会自动跳到文档结尾处,此时,显示的仍是一个上标格式的序号“1”,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需要更正,处理方法有二:一是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按“ctrl+shift+=”快捷键则可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格式的;二是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右击鼠标,出现一个菜单,选择“字体”,出现“字体对话框”,勾去“效果”栏中“上标”前的“√”即可(后续序号处理相同)。对着上标“1”前面双击鼠标,光标就会回到文章内容中已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此时,即可继续插入参考文献了,步骤也很简单,只需点击“引用”→“插入尾注”即可(见图1中蓝色三角标记)。 如何为数字添加“[]”,出现[1],[2]样式的效果 在完成论文所有参考文献的插入后,我们会发现,参考文献中的序号是数字样式的“1,2,3,…”而非“[1],[2],[3],…”(当然,视期刊/会议的要求而定),如何为数字添加“[]”出现“[1],[2]”样式的效果呢?方法如下: 按住“ctrl+F”热键,会在文档左侧出现一个“导航”栏 ,点击 右侧的倒三角,点击“替换”,调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点击“查找”项中“ ”按钮,在“查找”栏中选择“特殊格式”/“尾注标记”,此时,在“查找内容”下拉框中出现“^e”,表示在尾注中查找。转向“替换”项,在“替换为”下拉框中输入“[^&]”,点击“全部替换”按钮即可得到想要的效果,如图2所示。 如何缩短文献标注,出现[1-6]样式的效果在1,2全部完成后,进行缩短文献标注操作。方法如下:(1)点击“文件”菜单,选择“选项”,出现“Word选项”对话框,选择:自定义功能区→将“常用命令”切换到“所有命令”,找到“隐藏”命令;选择“新建选项卡”并重命名(假设为“华夏一建”)→“新建组”重命名为“隐藏”,添加到“华夏一建”栏,确定,如图3所示。(2)在页面视图模式下,选中“][2][3][4][5][”,点击刚刚添加的“隐藏”命令即可,然后在数字1和6之间输入“-”(若需出现上标格式,按“ctrl+shift+=”快捷键则可),这样就会出现[1-6]样式的效果了。 删除“尾注分隔符”和“尾注接续分隔符”方法同3,在此就不在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如图4所示。在页面视图直接点击刚刚添加的命令即可看到分隔符在下面独立的框中显示,并可以编辑了,直接删除即可。 交叉引用 当在论文中多次引用文章曾引用过的文献时,采用“交叉引用”方法为妙。
首先,并不会增加重复几率,只是个人论文的操守,原则上引用需要标出,以表示对他人工作成果的尊重,而你是否标出对重复率是无影响的。 另外下面附有查重的原理,以便于题主对问题更好的理解。 查重原理: 1、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对于3万字符以上文字较多的论文是可以忽略的。 对比数据库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个人比对库,其他比对库。部分书籍不在知网库,检测不到。 2、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分段检测。 3、有部分同学反映说自己在段落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袭了其他文献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这是正常的。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单篇文献500字以下,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实际上这里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 4、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连续13个字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3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中要达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