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小学语文学术论文诚信问题案例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0

默默的小婷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小学语文学术论文诚信问题案例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aby88

已采纳
大学生的在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日常言行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3%,中学生占1%,大学生占48%。具体表现为:到图书馆借书,拖延不还;;家庭并不困难却要申请助困补助;有的借钱不还;制造各种假证书……   2、信贷诚信:恶意拖欠贷款、学费,银行高校处境为难。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 1999年国家推行国家助学贷款,但是此项活动却遭遇了“诚信危机”的重棒。据教育部门统计,1999年至2001年某省5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5万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了76亿助学贷款。然而近有20%的学生在获得贷款后没有考虑还款的事宜,中国银行在某校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协议的218名97级学生中,截至2001年11月,仅有3名学生毕业后与中行联系还贷事宜;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也几乎是不约而同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欠费问题。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还应当归结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目前,我国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这也使得一些大学生钻了法律的空子。国家助学贷款是以对大学生的充分信任为前提,是一种依靠人们的信用为“担保”而发放的贷款,,而现在国家助学贷款推行难,关键就在于大学生的信用状况不能让银行放心。如果大学生的信用问题得不到解决,状况得不到改善势必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健康持续贯彻执行。   3、考试诚信: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笔者曾在与学生座谈时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作弊者被发现其自身感到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周围人对作弊者的行为表示理解,甚至可以抱以同情。对学生而言,不断发展的通讯技术大大降低了作弊的“成本”,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学生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当前大学生的作弊现象也由“个别”迅速发展成为“群体”或“团体”作弊。   4、就业诚信:求职履历,弄虚作假;就业签约,无故悔约。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历次调查中,高达60%以上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简历的适当修饰是可以理解的;而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就业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   5、学术诚信:抄袭成风,瞒天过海   关于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问题还未引起我国高校的足够重视。事实上,有关大学生抄袭、剽窃的报道,不绝于报端;大量的“枪手”广告、论文交易广告充斥于大学校园和网络;做实验把实际数据“调整”成自己所需理想状态的数据;抄袭他人的作业,从网上下载论文作为自己的论文等,学术腐败问题已成为一个困扰学术发展的障碍和笼罩在校园象牙塔的阴影。在学术诚信上,学生往往对于教师和他人的要求高,对自己的要求差。这说明当前高校教育体制的确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少大学生并未确立严肃的学术观,掌握做学问的方法与途径,“剪刀加浆糊”的学习方式被相当一部分学生认同。   在如何防止和减少学生学生学术舞弊问题上,我国高校也还基本停留在惩戒的层面上,靠惩罚被发现的学术舞弊行为学生来“杀鸡禁猴”,恐怕是难以奏效。对于论文抄袭一类的学术舞弊来说,由于难以被发现和鉴定,其作用几乎是微乎其微。

小学语文学术论文诚信问题案例

194 评论(13)

萨格拉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与口中,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所以我不支持善意的谎言。   浙江的三位语文老师最近给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挑出了不少毛病。  他们发现内容随意“改编”、事实模棱两可、杜撰“名人故事 郭初阳认为,“主要问题有四类:一是内容不符合历史与常识,如人教版的《爱迪生救妈妈》;二是缺少童心,如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三是思想不符合现代观念,如人教版的《妈妈的账单》;四是随意改编经典,如苏教版《少年王冕》、北师大版的《不愿长大的小姑娘》等……”  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中,兔子妈妈把蘑菇奖给了和骏马赛跑的小白兔,而把和乌龟赛跑的小黑兔冷落在了一边;在北师大出版社的《儿子们》中,老爷爷无视唱歌跳舞的两个儿子,眼里只有正在劳动的儿子……  最为突出的是“爱迪生救妈妈”的例子。《新民晚报》的评论指出:据查,世界上对阑尾炎手术最早的论述是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1886年,爱迪生已经是一个中年男人了。“或许这些故事的本意是好的,但我们不需要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谎言,他就像一种病一样,即使他不是恶性的,是良性的,即使他只是一种小病,你能说他不是谎言吗?你能说他不是病吗?  谎言就是欺骗,难道对方辩友还要给谎言加上一个美丽的光环吗?难道从客观地角度讲对方辩友能说谎言不是一种欺骗吗?既然是善意的,对方辩友又何必要来撒谎呢?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孩子在课上没有认真听讲,回到家里,母亲问他,你在课上没有认真听讲,孩子说,我有认真听讲,这是他不想遭到母亲的骂,他也是为了安抚母亲不让母亲伤心,而且他是通过两点。你就正在慢慢瓦解你的诚信系统
21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