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he3352
去看看形势与政策,看看中国的和谐社会 
新时代的青年要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就应该加大宣传生态文明的力度。同时身体力行,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多做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前,中国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入到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生态文明作为高校德育的新内容,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和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成果,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要站在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的高度认识和审视大学生参与和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光荣使命大学生承担着人类文明延续的历史使命。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入的整体状态,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大学生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这也是时代和国家赋予青年的神圣使命。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投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只有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更加奋发的努力,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人类新文明。大学生承担着社会模式转型的历史使命。生态文明不仅是社会整体状态的更迭,而且也是社会基本模式的转型,这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发展的要求,符合当前国家发展和战略目标实现
第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第二,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第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国策和方针。第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