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526116
2025-09-02 08:44:42
《第一哲学沉思集》英译本在John Cottingham, Robert Stoothoff, Dugald Murdoch编译的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第2卷里面有全本(即包含反驳与答辩): 此外 Roger Ariew编译的Descartes Philosophical Essays and Correspondence里面有节译(正文全,反驳与答辩不全):两个译本可对照着看,有助于理解。
帮你指导一下还是可以的。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
罗蒂的著作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被陆续介绍进中国,中译本包括《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1986)、《后哲学文化》黄勇译(1992)、《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2003)、《真理与进步》杨玉成译(2003)和《筑就我们的国家》黄宗英译(2006)等。《哲学和自然之镜》 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本书获得广泛影响的一个社会性原因恰在于,作者以深厚的分析哲学素养,对过去三十年间美国分析哲学教师培养出来的大批中青年人文学者,用分析哲学家熟悉的语言,指出了分析哲学当前发展中的证结所在,因而易于引起共鸣。因此这本书首先应看成是一本关于当代美国哲学思想的论著。《真理与进步》华夏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本书的第一部分(“真理和一些哲学家”)着手处理当代哲学家关于真理所说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这部分的八篇论文都未表达真理理论或“真”的定义。第二部分(“道德进步:通向更有包容性的共同体”)包括四篇论述道德进步的论文。第三部分(“哲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更为混杂。它的一篇论文是形而上学的。它们试图在哲学家能够为人类进步做些什么方面说些什么。《偶然、反讽与团结》 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版本书从传统哲学企图结合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问题性出发,指出西方传统上一直想要利用超历史的普遍人性的观念,将公共的正义和私人的完美统合起来。作者在书中强调指出真理是被制造出来的,而非被发现到的,历史是由无数偶然事件组合而成,必须付诸实用逻辑的检验。启蒙以来,哲学一直在以思辩反讽的方式剥去真理神圣化的外衣,对于现代文明的荒芜与混乱,作者提倡团结互重,促进社会的理性秩序。为了使这个建议更加具有说服力,作者在此书中努力勾勒出一位叫做“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者”的人物,和罗蒂本人一样,这个人物作为自由主义者,除了要坚持自由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之外,还相信“残酷是我们所作所为最糟糕的事”,希望人类的苦难终究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侮辱终究会停止;作为反讽主义者,承认自己所最坚持的信仰、欲望、价值,以及自己用来描述理想自我的终极词汇,都是偶然的历史的和环境的产物,它们背后没有任何超越时间和机缘的基础。这个人物相信,人不可能回答“人性是什么”的普遍问题,重要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由于这个人能够将公共和私人严加区分,所以,人生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你想要认同于什么社会?想要成为什么社会的成员?一是你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前一个问题蕴含着你对其他人类的义务,后一个问题指向你对你自己的义务。《后哲学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版本书是经作、译者精心编选而成的,反映了作者自《哲学与自然之镜》以来的思想变化。它不仅批判了分析哲学运动,而且还批判了一个自柏拉图以来的哲学传统,即对寻求现象背后的绝对实在的表象感兴趣。作者倡导一种崭新的“后哲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无论牧师、物理学家、诗人、政治家都不比别人更“理性”、更“科学”、更“深刻”而那些特别出众的人不过是善于成为人的人。同时也不存在可以作为一切学科之“样板”的学科。如果启蒙运动给我们带来的是后神学文化;那么对柏拉图主义传统的超越将会导致后哲学文化的诞生。《筑就我们的国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2月版罗蒂追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老左派的思想成就,评点60年代至今文化左派的功过得失,他指出,为了“筑就我们的国家”,追求美国的建国理想,知识分子应做出更为脚踏实地的努力。本书源于罗蒂1997年所作的“麦西美国文明史系列讲座”。书中的罗蒂自始至终慷慨激昂、充满自信,他旨在激励美国左派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内事条,重新点燃他们心中的热情,从而恢复美国文化生活的平衡。《哲学、文学和政治》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哲学、文学和政治》由美国当代著名的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其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所发表的论文集结而成,这些文章从各个侧面全面完整地展现了罗蒂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立场。其中既有罗蒂和德里达、海德格尔及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大师之间的论争,亦有罗蒂和昆德拉、狄更斯及布鲁姆等文学大帅的对话;既有罗蒂对自己的哲学观点的全办位阐发,又有罗蒂对哲学文化和文学文化之问微妙而复杂的关系的梳理和展望;既有罗蒂对美国社会中的政治左派和文化左派之间关系之嬗变的历史叙事,更融入了作者对现实问题的一贯关切。罗蒂在这些论文和访谈中不仅表现出了对以爱默生、惠特曼和杜威等先贤的思想为代表的美国文化的自信,表达了以往圣先贤的理想为指导重建美国人及当代人精神生活的宏伟目标,同时在对哲学、文学和政治等领域诸多问题的论述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立场。罗蒂不仅以其对分析哲学的有力批评而成为当代美国哲学界新实用主义的领军人物,同时作为哲学和比较文学教授,罗蒂著作的通俗易懂和作品体裁的不拘一格,持续地吸引着所有对哲学、文化和政治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哲学的场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06月《哲学的场景(罗蒂自选集) 》由美国著名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不同时期发表的作品集结而成,书中各篇论文均由罗蒂生前亲自选定。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罗蒂考察了活跃在当代哲学舞台上的分析哲学、欧陆哲学、历史主义、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等不同的哲学流派,考察和澄清了若干元哲学论题,继而提出对话哲学的崭新理念;罗蒂梳理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包括对真理的阐明和对哲学、宗教、文学以及氏主政治的理解——提出了文化发展走向文学文化的可能性,并对这种可能性进行了历史主义的分析;罗蒂还以独特的实用主义视角审视了哲学史上的普遍主义、浪漫主义和人文主义传统,并通过对当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和德里达的回应,阐明了哲学的功能以及当卜时代哲学应该承担的崇高使命。《文化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这本书是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的四个哲学论文集,收录了1996年-2006年发表的重要论文,包括三篇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他探讨了哲学在西方文化中的角色变化、想象力在思想和道德进步中的作用、道德认同观念、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认知哲学与哲学的不相关性、意识与道德价值在量子物理世界的“位置”问题。这本书的汉译本被收入到了沈明教授主编的“社会思想译丛”之中。 在一个普遍叫嚣哲学终结的时代,罗蒂的著作无疑会带给我们新鲜的养料,读罗蒂的著作必定会让我们重拾哲学昔日的自信和辉煌。罗蒂著作目录英文版哲学和自然之境(1979)(书)实用主义的后果(1982)(论文集)偶然团结与反讽(1988)(书)客观性、相对主义和真理(1991)(论文集)论海德格尔和其他(1991)(论文集)哲学和社会希望(1999)(论文集)铸就我们的国家(1998)(书)真理与进步(1998)(论文集)文化政治哲学(2006)(论文集)中文版哲学和自然之境 李幼蒸 译(书)后哲学文化 黄勇 译(论文集)偶然、反讽与团结 徐文瑞 译(书)筑就我们的国家 黄宗英 译(书)实用主义哲学(论文集)后形而上学希望 张国清 译(论文集)哲学、文学和政治 黄宗英等 译(论文集)哲学的场景 王俊 陆月宏 译(论文集)文化政治哲学 张国清 译(论文集)真理与进步 杨玉成 译(论文集)罗蒂选集 孙伟平 译(论文集)
网上一般比较少,因为这种文章都是在数据库才有的,数据库要大学可能有买,一般人比较难接触到,外国网站也不太可能有,因为国外有版权保护,一般要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