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yt0322
由光未然创作 ,冼星海谱曲,合称为《黄河大合唱》。共8部,分为:《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沙谣》 《河边对口唱》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 黄河》 
《黄河大合唱》赏析: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八个乐章,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章连成一个整体。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打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整个作品虽然没有像歌剧那样,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却有一个严密的戏剧性构思,给人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整个作品就在于展示这个矛盾(《黄水谣》)、激化这个矛盾(《黄河怨》)、解决这个矛盾(《保卫黄河》)。这种矛盾的展示、激化、解决正是其戏剧性所在。每一章节,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串联起来。虽然每个乐章在从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都各有侧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打败敌人”,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创作背景:《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由邬祈零指导)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作者简介:光未然,《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是张光年的笔名,1925年,十三岁的光未然在湖北老家,随进步青年参加革命,二十岁时,进入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学习,创办学生剧团,撰写文章。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曲作者。1937年,冼星海三十二岁。出身贫寒,仅靠着母亲帮佣养大的男孩,从小对音乐有着异禀天赋,一步步实现了音乐的梦想,来到了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作曲班。1935年年底,冼星海结束了在法国五年的求学生涯回到了上海,冼星海头顶着巴黎音乐学院学生光环的音乐家,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没有忘记自己过往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挣扎在饥饿与颠沛流亡中,他敏感地体察着劳苦大众的呻吟,从而选择了他的艺术创作之路——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大众音乐。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 (朗诵词) 朋友! 你到过黄河吗? 你渡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 拼着性命 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 那么你听吧! (歌词)咳哟!划哟…… 乌云啊,遮满天! 波涛啊,高如山! 冷风啊,扑上脸! 浪花啊,打进船! 咳哟!划哟…… 伙伴啊,睁开眼! 舵手啊,把住腕! 当心啊,别偷懒! 拼命啊,莫胆寒! 咳!划哟!咳!划哟! 咳!划哟!咳!划哟!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行船好比上火线, 团结一心冲上前! 咳!划哟!咳!划哟! 咳!划哟!咳!划哟! 咳哟!划哟-… 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 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 咳哟!咳哟! 哈哈哈哈…… 我们看见了河岸, 我们登上了河岸, 心啊安一安, 气啊喘一喘 回头来, 再和那黄河怒涛 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咳!划哟……
谁能帮忙弄个黄河大合唱得音乐欣赏论文啊谢谢大家了先!问题补充:有关于黄河大合唱得八大乐章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