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9

翠微浪子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金融议论文五千字左右高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yyjh

已采纳
学术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往往强调原创性的工作总结,但也可以是对前人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后者也往往被称为综述性文章(Review)。学术论文的出版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出现了从传统的印刷版到网络上电子格式的兴起。论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所以在写作中,一定要对这三点加以重视。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一般来说,论文写作,即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一定的论文格式和字数要求,对学习和工作的学术总结和创新。[1]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题目(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命题方式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署名(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引言(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材料方法(四)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实验结果(五)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讨论(六)论文——讨论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结论(七)论文——结语或结论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参考文献(八)论文——参考义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金融议论文五千字左右高中

162 评论(10)

庸人自扰

一名词解释 信用货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格雷欣法则 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偏好 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金融衍生工具 单一银行制 分支行制 银行控股公司制 货币乘数 单一中央银行制 复合中央银行制 准中央银行制 二简答:1、请简述格雷欣法则2、请简述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有哪些。3、请简述流动性偏好理论。4、请简述现代信用有那些形式。5、请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6、请简述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演变过程。 7、请简述证券一级市场的特点以及与二级市场的关系。8、请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 9、请简述可贷资金理论。 10、请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金融学课程论文选题参考 1.如何构建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监控体系 2.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改造 3.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若干问题 4.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5.试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6.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7.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8.试论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与流通问题 9.试论创业板企业信息披露行为 10.浅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11.宏观经济运行与股市发展 12.论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1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治理 14.开放式基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 1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16.我国利用外资前景展望 17.试论我国外债的适度规模 18.试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手段的运用与完善 19.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选择 20.当代西方金融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21.银行信贷管理和搞活国有企业 22.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责任管理 23.新世纪,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4.利率对股市的影响 25.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 26.浅谈加入WTO后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7.浅析利率政策在我国的运用 28.试论公开市场政策在我国的运用 29.试论B股在中国股票市场的作用 30.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金融学课程论文选题参考 1.如何构建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监控体系 2.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改造 3.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若干问题 4.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5.试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6.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7.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8.试论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与流通问题 9.试论创业板企业信息披露行为 10.浅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11.宏观经济运行与股市发展 12.论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1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治理 14.开放式基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 1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16.我国利用外资前景展望 17.试论我国外债的适度规模 18.试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手段的运用与完善 19.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选择 20.当代西方金融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21.银行信贷管理和搞活国有企业 22.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责任管理 23.新世纪,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4.利率对股市的影响 25.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 26.浅谈加入WTO后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7.浅析利率政策在我国的运用 28.试论公开市场政策在我国的运用 29.试论B股在中国股票市场的作用 30.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350 评论(13)

乐天的孩子

[摘要]近年来,我国部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先后从单一产权的国有银行改造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一环,也必将随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而进行一系列的深层变革。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关系,然后对当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论述,并相应提出了一些措施。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既面临挑战,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只要从存在的问题入手,逐个化解,内部审计将大有作为。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挑战,应对措施 [正文]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概述 所谓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间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公司治理的根本目标是解决好现代产权制度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企业,不仅存在股东和经营管理人员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存在对社会资源---千百万存款人的依赖,更是一种高度典型的社会经济利益的承受体和载体,而各种利益在银行身上最终以各种风险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需要对代理人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以降低代理成本、减少代理风险,这就产生了一整套制度安排。 审计系统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内部审计就是这一整套制度安排中的一个重要机制,有效的审计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手段,而内部审计报告作为信息的载体与外部审计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监控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份制商业银行就形成了代理制的管理模式,董事会作为连接股东大会和经营管理层的桥梁,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守约责任,为了确保公司代理双方充分履行守约责任,就需要有机构对履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同时由于履约双方不在同一管理层面上,必然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内部审计的作用,就为商业银行履行守约责任创造了条件。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监督是由公司内部设立的审计机构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是为了实现治理目标,由审计主体对公司治理层面不同层次代理人责任履行的审计。主要表现为审计委员会的工作,包括:对管理层的经营责任审计;对管理层的离任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风险的常规性审计等。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助于抑制“内部人控制”、有助于遏制管理腐败、有助于完善管理层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投资者信心的提高。要达到公司治理目标,必须进一步认识审计的作用,切实维护审计的权威性,提高审计信息质量。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内部审计理念面临新旧更替 审计理念是审计主体对审计活动所持的态度、观点和看法的综合,是指导审计活动的思想基础,过时的审计理念将限制审计作用的发挥,先进的审计理念对于审计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内部审计理念是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指南,直接体现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取向。 传统的内部审计注重于真实性、遵循性等较基础的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往往采用“业务检查”的模式,即采用查阅财务资料、信贷档案和现场检查等方式,通过比照现行规章制度来发现问题。在经营方式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简单以是否符合现行制度作为判断标准,并要求被审计对象对照整改的模式,无法提供有建设意义的审计信息,已难以满足提升银行竞争力的要求。 从相当长一段时期,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往往以查错纠弊为主,而在评价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体现不足,防范重于查处、为管理当局服务等一些审计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同时,审计机构只注意暴露问题和风险,而很少反省自身在其中承担的监督责任。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之前,由于产权制度和委托代理关系不明晰,内部审计往往受“一把手”或整个领导层的影响更大,体现更多的是少数管理者的意志,而不是理所当然的股东利益。而在当前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工作的报告程序为向审计委员会并由其向董事会报告和负责,内部审计体现的是广大股东的根本利益,因而内部审计正处于树立和更新审计理念的重要关口。 (二)业已建立的一系列内部审计规范将不能满足和适应股份制的需要 在内部审计规范的建设方面,已经有少数商业银行首开先河,体系完整,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规范涵盖了审计计划到审计追踪等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内部审计规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形势的变化必将对现行的内部审计规范提出新的要求。审计部门若不对规范加以修订完善,并与其赖以发挥功能的土壤充分适应,将无法继续发挥规范的作用,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
33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