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2

zhangxb66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网络时代议论文高中作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金龙7523

已采纳
让奉献之树常青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笼、繁茂。

网络时代议论文高中作文

224 评论(11)

nicholas365

当网络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你我生活的点缀,当e时代悄悄地孕育并滋生,当聊天室的大门被狠狠踢开,总会有人为走在网路上的青少年担心,稚嫩的身影如何在这虚拟的世界中穿梭自如?谈及网络,人们都知道:网上购物,省事;网上查询,快捷;网上管理,方便。但也会说:网上聊天,害人;网上恋爱,可怕。于是乎,不管网络曾做过多少益事,终究就因为这少许瑕疵而被定了罪,21世纪的精神鸦片!好个“精神鸦片”!我不禁为这个词的出现“拍案叫绝”。顺着推下去,那聊天室里不计其数的网民岂不成了21世纪的东亚病夫?事实上,对网络嗤之以鼻的人,大多都不了解或是从未接触过网络。他们从一些报刊上“觅”到了少许在网上被骗的傻瓜们的经历,便大声呼吁人们远离网络,他们能举出的例证也无非是“我听说……”抑或是“我邻居的姐姐的二姨的侄子的同学如何如何”。而就这些人本身而言,对网络常常一无所知。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件类似的事。我曾见有人在网上的BBS中把韩寒骂得昏头转向满地找牙七窍流血,将其才华如同圆周率中小数点后第八位数字一样忽略不计,最后却说:“其实,韩寒这臭小子的文章我压根没读过。”天哪!怎么会?这厮太聪明了,把这句话留到了最后,若放在开头,这贴子就一定没人继续看了。明摆着嘛,没读过人家的文章,有什么资格发表意见?同样,一个对网络一无所知的人,哪里有发言权朋友,去试着了解网络,或是直接去了解聊天室吧,它不仅仅是一台冰冷的机器中混杂着文字的简单交流,更不是难以抗拒的诱惑?而是人们在周遭生活的压力下起落于心中的交流的欲望。谁天生便无忧无虑?谁能说自己的心灵永不受伤害?谁又能保证不需要和别人去沟通?面对陌生的朋友,有时让人更容易将悲伤启齿。网络是可怕的。因为它里面溶入了血、肉,那是网虫们的心与情!它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却绝不是虚伪的!记得《第一次亲密接触》里有一句话说得好:虚伪的是人性而永远不会是网络。《小妖的网》里说:网络里,人们在麻醉里获得心灵的自由。还在一本杂志中看到更为经典的一句话:生活中,人们用真名字说假话;网络中,人们用假名字说真话!是的,网络上发生的情感悲剧的确不少。多少痴情女为情所困,痛不欲生;多少多情郎为爱所伤,痛煞心田。“见光”后,才知是梦一场。可是,痛定思痛。伤从何来?是网络的错吗?非也!这只是人性的卑劣。而网络也是一名受害者;一个为人类“背着黑锅”的媒介。就算没有网络,人性的虚伪也会从其他方面表现出来。聊天室,冤啊!可是,面对一幕幕不可否认的悲剧,难道与网络绝缘才是最好的方法?当然不是。我们总不能因为刀子太锋利容易割伤手就说它不好,就不再使用它。提高网民的素质与德行才是关键啊!处在e时代的你如果已能轻松地在网上查阅资料,恭喜,你会获得一小笔财富。如果还能利用网络做更多的事,来吧,让我们共同感谢比尔·盖茨。如果“伊妹儿”让你感到了邮票的不便,呵呵,喜新厌旧不是你的错。哪怕你只懂得上网聊天,也罢,就当给生活涂抹一道新的色彩。可是,如果你的心受伤了,请不要责备网络,是你自己先违反了游戏规则。网络,无罪!!
124 评论(14)

genolab

有人说,21世纪是网络世纪,这话不无道理。现如今,没有上过网的同学恐怕很少了吧?每一座县城,都应该有一两家网吧。平时我们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在论坛里写文章或者阅读一些作品,都要在网上完成。同时,网络又是一个相当自由的环境,充斥着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如果我们稍加转化,就可以把这类文章的文体特点加以运用,变成我们的文章形式。 首先我们来看看论坛吧。论坛在网上也叫“BBS”,中文的意思就是“电子公告版”,它是网友交流信息的场所,在BBS上,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同从未谋面的人交谈聊天。不管是生活、时事,还是内心情感,任何方面的问题都可以交流,都可以在BBS上询问和很快得到答案,它最大的优点即自由、平等、快捷和相互。BBS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变得真实、坦诚而伟大。它是网络独有的特色,很多人可以同时在线讨论一个问题或话题,各种观点同时存在,是我们发表自己看法的自由天地。模仿论坛的形式写文章,就要营造一种论坛所独有的氛围——这就要靠我们的文字加以实现;还要使文章的讨论片段尽量接近论坛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的文章就显得真实而有意味了。 如下面一篇高考优秀作文: [范文引路] 题目: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2000年全国高考题) 人生的答案 □江苏一考生 新千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世界博览中心的一次网上调查已在全球展开,中心议题是“人生的答案”。出乎举办者的意料,本次调查…… 网民A:我是一个百万富翁,人生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一定要使我的钱像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中心回复: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 网民B:我是一名下岗工人。我的人生答案是从头再来,决不趴下! 中心回复:生活是坎坷的,也是精彩的。 网民C:我是一个高三学生。我的答案是考上理想的大学,为有一份好的工作而努力拼搏。 中心回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要一路走好。即使掉进河里,你也要坚信:条条大路通罗马。 网民D:我是一名囚犯。终身监禁的我没有人生答案,不,也许等死是我的归宿。 中心回复:死亡是每个人都逃避不了的归宿,可是等死的岁月是你决不甘心去拥抱的。有灵魂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在岁月中变成幽灵的。 网民E:我是美国总统克林顿。人生的答案是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强的“军统司令”。 中心回复:国际宪兵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并不是披着羊皮的狼可以肆意装扮的。 网民F: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我的人生答案是在我任职期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心回复: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公仆必将得到人民的敬仰与爱戴。 网民G:我是贝贝,今年七岁。才上一年级,我的人生答案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好孩子,不过,我还想去环游世界。 中心回复:贝贝是个懂事的孩子,只有你学好了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了解世界啊! 网民H:我是一名大学生。人生的答案太多了,我会尝试各种各样的人生,那么就会见到五彩缤纷的答案。 中心回复: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每一页都有不同的答案,所不同的是每一个人翻着的页数不同罢了。 我呢,一个坐在高考考场里的学生,笔下的答案也是人生的答案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范文评析] 对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话题,网络论坛的形式应该是最佳形式:自由的、多样的答案很好地体现了话题的指向。文章把话题定位在解析“人生的答案”上,以网民自由发言、中心回复的形式指出:“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每一页都有不同的答案”,那么,人生的答案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此机智的思维和巧妙的文体特点,是这篇优秀作文最突出的亮点。 如果说文章采用BBS的形式不尽与真正的网页相似,是为了避免喧宾夺主,使主题冲淡的缘故。我们在平时写BBS形式的作文时,也要注意这一点。 [高考满分作文] 题目: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2004年全国卷一) 把“意见”刻录成光盘 □江西一考生 在趋近成熟的网络系统,都有搜索查询的功能,只要你输入关键词,点击“ENTER”键,就可获得在网络可抵达的范围内的几乎一切相关信息。 从古至今,人们对待别人的意见都不知如何对待,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有接受意见的同时也有所考虑的。现在,我们已经把怎样对待他人的意见刻录成了一张光盘,可供参考。请按电脑程序操作。 关键词一:意见 搜索结果:社会上有极少数人由于自尊心过于强烈,对别人的意见采取强烈反对的态度,太过于相信自己,认为别人对自己的意见是一种语言攻击,不接纳别人意见。 相关链接:马加爵是云南大学的一名学生,由于自小至高中,学习成绩优异,自尊心特强,对室友的意见不能理解和听从,甚至认为室友对自己是故意“伤害”,不能容忍别人的意见,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关键词二:意见 搜索结果:有些人相信自己的想法,当有人来给他提不同意见时,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但劝说者一多,他的思想就会动摇,相信别人,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 相关链接:孟子的母亲在家中,有一个人跑来告诉孟母,“你儿子杀人了,快走吧!”孟母没相信。第二个人跑来,也说孟子杀了人,孟母收拾好东西,想问问儿子是不是真的。第三个人跑来,说孟子杀人,孟母马上就跑了。因此,有“三人成虎”一说。 关键词三:意见 搜索结果:社会上有大部分人对他人意见不会盲目地相信,他们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但也不会极力反对他人的意见。他们会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他的人是否有理。 相关链接:影视小天王——谢霆锋在接二连三的官司之后,社会上难免会引起诸多非议。一向高傲的霆锋在大众面前也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接纳了大众的意见。 当今社会,对意见的态度也千奇百怪,看了这张光盘,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吧! 我们应当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当自己是正确时,不要被他人的错误意见所动摇。 [点评] 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并未采取BBS的形式,可是却与BBS的形式如出一辙。一般而言,BBS的形式是网页实录的样式,表现出一种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景况。而“网络搜索”也是网络所独有的特点。在如海的资料中,我们要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必须借助“网络搜索”。 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来写“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的话题,一定会非常平庸。有许多考生就是这样:分别引用一条名言,然后举一个例子,将这几种情况加以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本文好就好在不落窠臼,采取网络搜索的形式,从而似乎出现了一个个画面感,历史和现实的例子就自自然然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搜索结果”就成了作者简短的点评,最后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本文的内容没有过人之处,出彩的就是它的形式。我们还可以肯定作者平时比较注意从互联网上阅读新闻和搜寻资料,所以考场作文能随机引用鲜活的材料,如“马加爵事件”是刚刚发生不久的新闻。
22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