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8

peggyw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玉i米

已采纳
1、选题指导型。“问题即课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搜集与分析材料,通过讨论与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然后由小组或班集体汇总、归纳、整理后确立活动主题。当然,在该课程的实施初期,也可教师提出,学生选择,或学生提出,教师指导,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自主拟定出“有趣、新奇、富有研究性价值”的主题。老师在热情参与全程中,要适时调控、合理引领。2、方案设计型。适当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设计本身就是创新。拟定方案应统筹兼顾活动资源分布与学生的爱好特长之间的关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活动名称、目的、实施过程、条件准备、时间安排、预期效果等;在形式表达上,一般可采用填表式、过程记录式、计划书式等。具体的设计要充分发扬民主,形成集体合力,应从内容到形式力求方便操作,动态调整,使其能服务于活动,指导于活动。3、知识普及型。知识只有通过主体自主建构才可能转化为能力。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引导学生对综合知识自主建构和运用,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向,然后以构建知识模块的形式进行,在建构中一般应沿着“自主定向----自主搜集----自主整合----自主运用----自主评价”的方向循序推进。4、自我发展型。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中心环节,“发展自我”也是该课程关注的一个焦点。在这个领域,一般可引导学生围绕“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尊重、学会合作”等公众关注的活动主题,采取“个体、小组、班级活动”,“校内、校外活动”,“课内、课外活动”等基本形式,通过“事件评析、角色扮演、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发展自我,成就自我。5、专题研讨型。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群体会对生活、学习中某一倾向性的问题特别感兴趣,经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讨论,形成集体共同关注的主题后,就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开展专题实践性研究。在研究中还要切实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好能以小课题的面目出现,在专题研讨活动中除了要利用好教师的特长外,还要突出发挥好家庭及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作用。 6、设计制作型。“人人动手制作,个个动脑创造”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学生劳动体验的获得、技术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课堂内外的反复演练,许多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科技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及文化、艺术等动手与动脑的创意实践中度过的。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其中的个性张扬和深度的探索体验。7、网络探究型。信息时代让人们在“地球村”里沟通无限,网络探究也让小学生乐此不疲。在开放的教学情境下,网络探究活动在扩展实践时空的同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实现和外部世界、网络世界的沟通,使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但其必须“有基础、有主题、有规则、有督检”。8、家庭体验型。有些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在家庭中,对主题活动涉及到的某些知识和技术给学生讲解后,要自觉寻求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家庭体验型的主题活动经常以“小课题,长作业”等形式有机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要通过教师的跟踪指导、家长的热情服务、学生的自主努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9、社区实践型。 以社会考察和社会参与为任务取向的实践活动主要在学生熟悉的社区进行,在参观、考察、访问、生产劳动和社区服务等活动中,使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社会阅历,积淀文化内涵,获得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感。该类活动一般沿着“在尝试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深入实践”这一轨迹进行。10、成果交流型。“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课程的中心任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可以对前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交流、成果展示。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交流。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是学生活动后所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113 评论(12)

ljrgm059

寻找身边的感动。。。可以从小悦悦的事说起。。。我是打算这样试试看的。。。但是还没具体的思路
211 评论(12)

yaoxue2003

和谐社会建设主题: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开展“和谐都市(乡村、校园等)建设方略研究”、“社会基层人民生活状态调研”、“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变迁研究”、“居民居住情况调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研”、“家乡变迁”、“关心弱势群体”等方面的调研实践活动。新农村建设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对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农民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状况、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农村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状况、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态等问题进行调研实践。 科学发展观主题: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对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生态开发、能源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践调研与研究。 志愿服务社会主题:以“志愿社会、泽被你我”为中心,积极倡导志愿服务行为的重要性,通过助残助困、支教支农、勇作义工、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校友访谈和慰问主题:以“访问老校友、结识新朋友”为中心,根据就近原则,走访家乡所在地附近的印院校友,与其交流专业信息,描绘学校发展新貌,感受校友成长经历。 爱校荣校主题:以“校荣我荣,爱校奉献”为中心,积极主动配合学校中心工作,使我校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主题:以“传承中华文化、保护民族遗产”为中心,对家乡及其他祖国各地的民风、民俗、语言文字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发掘,通过文字、影像等手段加以整理、记录。 其它主题:可根据兴趣、支持条件等实际,确定相应实践主题。 社会生活篇 1、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 2、当前物价水平与百姓生活承受情况分析 3、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分析 4、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 5、城镇拆迁居民对拆迁补偿满意度调查 6、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7、2012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8、关于通过完善保障制度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分析 9、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形势与房价问题的调查分析 10、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热点问题调查研究 11、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特点调查分析 12、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13、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教育问题的调查 大学教育篇 14、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 15、企事业单位选聘大学生标准的调查 16、关于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现象的调查 17、大学生对南海局势看法的调查分析 18、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19、提高我校知名度、美誉度研究 20、提高我校学生满意度建设研究 21、加强大学文化社团组织建设研究 22、大学毕业生“蚁族群体”生存状况调查 23、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24、大学生假期打工的原因调查 25、社会、 企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调查分析 26、大学生对全民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看法的调查分析
34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