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63

前尘饮下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造假的影响因素怎么写

8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eibei哩

已采纳
学位论文作假会纳入诚信记录,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他未来的就业和申请贷款等等行为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有失信行为的学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论文造假的影响因素怎么写

155 评论(11)

950606353

没被发现的情况下没有影响,被发现了这一点会出现在找好工作的时候有影响啊,大公司都是要看档案的。
306 评论(8)

亨斯科昵西

1 学术造假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学术造假已经成为高校的顽疾,近年来学术造假的案例的层出不穷,不仅对高校学术的发展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也对社会风气和国家声誉造成严重的危害。究其原因有社会环境、个人品质、高校管理制度等,特别是学术造假利益链中高校和相关组织的不端行为加重了学术造假的情况。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各类原因,建立合理、透明、规范的管理制度、法律制度、工作制度,才能真正的解决学术造假现象,促进中国学术的良性发展,改善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声誉。 关键词:学术造假; 管理制度; 学术声誉 1 引言 近年来,学术造假行为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造假是指剽窃、抄袭、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等的学术腐败行为。学术造假首先是一种违背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表现,是学术领域中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产物。从世纪初的汉芯事件,到邻国日本的小保方晴子事件,再到如今风口浪尖之上的河北科大韩春雨事件,学术造假层出不穷,形式多变。学术造假不但使得造假者获取了显赫的社会声誉、学术身份,也让所在高校分得了科研经费等实际好处,形成了包庇放纵的利益链。就近年来的学术造假事件来看,造假者仅仅受到学术界内的批判,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学术造假俨然成为低风险高回报甚至无本万利的学术快车道。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造假者越来越多,学术风气难以扭转,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社会声誉一落千丈,更谈不上学术进步,期望这些造假者做出真成果。 2 学术造假的表现 仅从媒体曝光的个案来看,造假形式花样百出,除一般人所熟知的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捏造、篡改数据,编造各种申报项目、成果 奖励材料等,亦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如高校给高官、商贾颁发高学历文凭和各种学术头衔,学术期刊通过种种公关活动进入各类期刊索引,“影响因子”造假等。但总体来说,当前学术造假突出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1] 1 学术剽窃 学术造假行为的首要表现,就是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从学术打假的历史来看,学术剽窃已是一个“屡禁不绝”的老大难问题,但是近年来,关于学术剽窃的案例呈上升趋势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并且就其情节、性质及影响程度而言,也有日 趋严重的苗头。 2 学术行贿 学术行贿是当今学术造假的一种新类型现象。一般来讲受贿者为有权有势有钱者,而行贿者一般掌握着高校的学术资源。具体来讲,拥有学术资源者( 有高校、有掌握着学术资源的高校领导) 向受贿者提供高学历文凭、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等头衔。当然,作为回报,他们也会给高校带来各种直接或间接 的好处。 3 学术期刊造假 高校学者和研究
90 评论(9)

cyw111

是翟天临。就是因为他的知网事件,大家才会被严查。不过归根结底是因为,现在国家对于学术这方面把控的越来越严了。
145 评论(14)

piggyzxh

会取消学位证书,会通报批评,会记录档案,跟着你一辈子,以后也找不到好的工作,也没有好的机会了。
214 评论(15)

wuhuangyue12

会影响个人诚信,无法获得学位证书并且会受到处理受,以后很难找工作。
291 评论(8)

slq83

其实真正搞学术的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完成整个论文抄袭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那些不搞学术但却需要文章的人,所以说科研态度和学术精神很重要。论文造假剽窃等行为产生原因非常复杂,既包括体制机制方面的 问题,也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更有学者自身素质高低的问题[5-6]。 1)个人学术道德品质低下和自律能力低是造成论文造假剽窃的根本 原因。内因起决定作用。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计后果不顾制 度和道德的约束,进行论文的抄袭、剽窃和造假等等。2)学术道德 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方面的缺位使得论文造假剽窃等行为的产生成 为一种必然。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我国在学术规范方面起步较 晚,没有一套成熟完备的学术规范体系,国内也普遍存在着学术道德 意识薄弱,学术规范知识知之甚少等问题。3)学术评价体系以及科 研激励机制存在许多弊端,形成了论文造假剽窃等行为的学术生态环 境。学术考核的量化管理以及物质化的激励机制单纯地以论文尤其是 SCI 论文和核心论文为标准。促使了大量科研工作者唯SCI 论文和核 心论文为上,为达到职称、经费和奖励等物质基础而出现不同程度的 造假和剽窃等行为。4)科研管理体制以及惩戒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为 论文造假剽窃等现象的出现打开了制度后门。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出 现不同程度的论文造假剽窃等现象后,为了减少和消除对本单位的不 利影响和保护本校教师,采取庇、纵容、不追究责任等方式,客观上 助长了论文造假剽窃的风气。
282 评论(11)

kangping_7

研究生在学位和论文上作假,如果没有被发现,就没有影响。如果被发现了可能会对以后自己找工作构成一定的影响,试问你有哪一家公司愿意要一个连学位和论文都造假的人。
30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