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0

箴箴啊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彝族服饰文化论文范文高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jian617li

已采纳
色彩丰富,款式多样,风格独具,季节性不强,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拓展资料:素有“文化孤岛”之称的凉山彝族地区,因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甚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少,故完整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样式很多,绚丽多彩且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彝族服饰就是其中之一。彝族的传统服饰,流传至今的种类高达300多种。如此丰富的服饰文化,在中国其他各民族中实属罕见。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彝族服饰集中体现了彝族的社会特点、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等文化生态内容,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不同地区的服饰特点楚雄型彝族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县及邻近地区,其服饰尤显纷繁多彩。凉山型彝族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云南的大小凉山及毗邻的金沙江地区,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留了彝族传统风格,与东晋时期昭通霍氏墓壁上所绘彝族装束一脉相承。滇西型彝族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西部的大理、思茅、临沧、保山等地,颇有南诏王室贵族华美艳丽的遗风。红河型彝族服饰主要流行于滇南红河地区,以建水、石屏、元阳等县最为典型,服饰色调极浓,并贯用配套的对比色,鲜艳夺目,装饰性很强。乌蒙山型彝族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省昭通地区的镇雄、彝良、威信等县以及贵州毕节、六盘水、四川叙永、广西隆林等彝族聚居地区,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保留了彝族传统风格,与东晋时期昭通霍氏墓壁上所绘彝族装束一脉相承。滇中及滇东南型彝族服饰主要流行于以昆明、文山,以及同这两个地区相邻的红河州部分地区,其头饰各地差异很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文化论文范文高中

88 评论(15)

SevenHz

1、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 2、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知识拓展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和云南的彝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彝族服饰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彩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彝族男装服饰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彝族服饰》
189 评论(12)

shang8831

彝族传统的民族服装形式很多,各地不同。比较常见的如凉山、黔西一带,男子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枯脚长裤,也有的地区穿小脚裤长裤。头顶留而是三寸头发一小块,称为"子尔"(汉称"天菩萨"),裹以青蓝布帕包头,在右前方扎成细长锥形"子帖"(汉称"英雄结"),以示英武。男子以无须为美,左耳戴黄、红大耳珠,珠下缀红丝线流苏。女子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群缘镶以多层色布。外出时男女都穿"擦尔瓦",形如斗篷,下端缀以长穗,长可及膝,用羊毛线织成多为黑色。冬天以领部有裥褶的羊毛披毡套在擦尔瓦内,夜间可作被盖
31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