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未央
: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定值电阻Rx:阻值在49~52Ω之间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如图甲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如图乙
D.定值电阻R0:阻值20Ω
E.电压表V:测量范围0~3V
F.电源E:电源电压恒为5V
G.单刀双掷开关(双向开关)S及导线若干
为了较精确地测出待测电阻Rx的电阻,小明设计了图丙所示的电路.
(图甲:20欧姆 2安培 , 图乙:50欧姆,5安培)
(1)在小明设计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序号字母).
(2)小明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步骤及记录的数据是:
Ⅰ.将开关S掷向1,由____________(填“a至b”或“b至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读出V表的示数为5V;
Ⅱ.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将开关S掷向2,读出V表的示数为5V.
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____Ω. 
10.小明为了探究眼睛成像的情况,设计了一个象晶状体一样能改变厚薄的凸透镜。他将一有弹性的透明塑料袋,固定在圆铁框架上,再向袋内加水,就形成了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了,通过加水的多少来改变凸透镜的厚薄,他把此透镜当作晶状体,光屏当作视网膜,蜡烛当作物体。放在光具座上, (1)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再移动蜡烛及光屏如图所示,U>V当在光屏上正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时,则像的性质为(倒立), (缩小)的实象。(3)若他减小物距(U)在光屏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右)(“右”或“左”)移动,(4)若他向塑料袋中继续加水,此时凸透镜变厚,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前后移动光屏,发现只有向前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才能得到一清晰像。联想到近视眼的成因,他弄清了近视眼形成是晶状体变(厚)(“厚”或“薄”),折射能力变(强)(“强”或“弱”)。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前”或“后”)(5)接着他又将像距还原到V,在凸透镜前加一透镜,调整两镜间的距离,在光屏上又能得到一清晰像,在虚线框内中作出透镜的类型,并完成两镜之间大致的折射光路图。(6)若小明要继续探究远视眼形成的原因,他应将塑料袋的水(到掉)(“增加”或“到掉”)一部分。(7)若保持光屏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将蜡烛向凸透镜适当移近一点,仍然要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可以采取的办法有:一是(将塑料袋的水到掉一部分)二是(在加一个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