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1

huangj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时政热点议论文800字左右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dz

已采纳
怎样向世界说明中国   最近以来,“如何向世界推销中国”成为媒体讨论的热点话题。说实话,我不大喜欢“推销中国”的提法,因为“推销”商业味太浓,中国不是商品。  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我们所经历的变化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这个变化正在打破国际关系的传统局面,对此,中国和世界都有不同的心态,二者之间的互动会影响双方关系的进一步走向。我以为还是赵启正同志的提法好——“向世界说明中国”。向世界说明中国要有针对性,通过化解人们对中国的疑虑、担心和恐惧,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国际环境。  当下,世界对中国有哪些疑虑、担心和恐惧呢?2009年,我参加了近20场国际会议。这一年是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心的一年。这对世界有震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总的来看,对中国疑虑、担心和恐惧的情绪有所上升。  2009年12月,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举行的“全球研讨会”上,我和一位长期研究国际问题的外国专家私下进行了交谈。我问她:“现在欧洲人对中国怎么看?”她说:“感到害怕。”我问她为什么害怕?她说:“因为三个原因:第一,中国太大了;第二,中国崛起的势头太猛;第三,中国和我们不一样。原来欧洲人对中国好感居多,喜欢中国文化,中国给欧洲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这种好感逐渐转为恐惧,转折点就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袭来,美国、欧洲、日本都陷入严重衰退,中国不但没有陷入衰退,而且还保持了8%的增长速度,太不可思议了!”这位欧洲人士对中国相当了解,她这番讲话颇有代表性。她讲的三条理由,可能反映了一些西方人的真实心态。  向世界说明中国,要有针对性,又不能急功近利。世界上不少人对中国的疑虑、担心和恐惧不是偶然的,他们往往拿中国同历史上的后起大国来比较。历史上的后起大国,哪一个不是损人利己,有的甚至引发了战争。西方不少人还喜欢拿苏联来套中国。他们认为,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苏联强大起来就扩张、称霸。中国也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会不会重蹈苏联的覆辙?对中国的误解和疑虑,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也不是靠一次两次“推销”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向世界说明中国,要有长远战略。一方面,我们要把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向世界讲清楚;另一方面,要用实际行动诠释我们的上述政策。实际行动往往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很有效的途径。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花大力气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世界对中华文化了解很少,我们需要进行持久的、不间断的推广才行。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采用外国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世界对中国的疑虑、担心和恐惧就会逐渐减少,相互的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

时政热点议论文800字左右

299 评论(8)

兰斯图斯

奥巴马的建议对我电视事业发展应有所启示  近日看到一则国际新闻,标题为《奥巴马建议美国推迟转换数字电视》。其主要内容讲的是,美国候任总统奥巴马日前致信国会,建议美国推迟原本将于2月17日停止模拟电视信号的计划,原因是美国商务部已经没有资金发放帮助民众购买机顶盒的补贴券而导致美国的弱势群体面临购买机顶盒的难题。从这则新闻里,我读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信息。  首先,全球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势在必行。推迟表示计划实施的困难,但也同时暗示着计划实施的必然。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国,已经基本完成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换,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世界电视产业的趋势和走向。但在中国,我相信完成这一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数字电视已经在杭州、青岛等几个城市试点施行,争议的声音不绝于耳,一篇《数字电视是一个骗局》的帖子更是将数字电视推到了风口浪尖。虽然帖子的作者断章取义,错误百出,但仍然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大力支持,原因何来?现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家庭均为模拟电视机,收看的也是免费的模拟信号,短时间完成模拟电视机的淘汰对老百姓来说百害而无几利。而数字电视不仅月维护费用更高,完成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转换的机顶盒也价格不菲,况且机顶盒收看数字电视,其质量并不可靠,虽然接收频道多了,但收看质量反而下降,用户满意度不高。对部分希望能用手机免费收看电视的手机用户来说,模拟信号的消失更是一场灾难。实践已经证明,用手机收看数字电视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终端执行困难重重。而随时随地免费收看模拟电视已经越来越成为手机用户的不二选择。试想如果中国的模拟信号消失,数字信号又不伦不类的话,岂不是成为对用户开的一场玩笑?所以,中国广电总局现在的首要工作应该是尽快完善数字电视的技术工作而不是拔苗助长,模拟电视信号在中国应该也必将继续长时间存在。  其次,美国的穷人很穷。既然在美国停止模拟信号的发射已经是大势所趋,为什么仍然有成千上万的用户买不起一台40美元的机顶盒?奥巴马为什么还要专门建议国会推迟转换数字电视的计划?答案只有一个,美国穷人很穷。联想到中国,经济落后美国几十年,穷人更是数不胜数,广电总局如此迅速推出数字电视业务是不是操之过急?2012年完成数字电视转换现在看来已经是天方夜谭。数字电视的推广举步维艰,更证明了模拟信号的生命力在中国远远还没有结束。给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一个足够长的缓冲期,既是对中国电视用户的尊重,也是对手机免费收看模拟电视的用户的尊重。  本人对数字电视还只是一知半解,对其原理也是知之甚少。奥巴马的举动虽然是针对美国部分电视家庭的,但我相信,这一行动对中国的电视发展道路也有所启示,更希望中国广电总局能从实际出发,真正为中国老百姓的实际需要服务。
13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