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宁宁
年末酒楼忆东坡我今天去眉州东坡酒楼吃晚饭,乱七八糟点了一大桌菜,看看却实在没有可以下箸的。于是就叫来边上的服务员,让她推荐几个招牌菜。服务员小姐说:“这还用推荐吗?东坡酒楼的招牌就是苏东坡,招牌菜当然就是东坡肘子东坡肉了”。我叹了一口气,心想,也就只有像苏轼苏东坡这样风流倜傥的吃货,才能让这么多人念念不忘,千古流芳吧!就像李白那个老酒鬼。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当那个劳什子团练副使,闲的发慌,馋得要命,居然鼓捣出一个红烧东坡肉来,食色性也,古人诚不我欺。苏东坡是四川人,现在川人好吃懒做,一桌麻将打几天,估计也是苏东坡的遗风。说到食色性也,就不能不提苏东坡的风流放荡了。苏大学士的歌姬多多,比较出名的叫朝云、暮雨两位美人。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用来侍寝的美女了——云雨巫山嘛!苏大学士还是一个很豪爽的人,自己家的歌姬小妾,玩腻了,就送给朋友。这样家里的美女隔三差五就能换一茬,也算是皆大欢喜的美事。不过苏东坡魅力值蛮高的,有一次,有个朋友要用一匹好马换他的一个叫“春娘”的小妾,苏东坡很高兴地答应了。没想到春娘却不愿意去,居然一头撞死在大槐树上。马也没换到,真是可惜!想到这里,我看看旁边的服务员小姐,这小娘子也挺漂亮的。我想,如果我是苏东坡,没准就直接把她买回家去了。教她学学舞,唱唱歌,没准还能捧红成影视歌坛的明星呢。当然,想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有潜规则也未必就一定行。不过,实在不行了,咱效仿苏学士,拿美女去换一辆宝马,也算是一段佳话啊!一顿晚饭,吃得我是感慨万千。真是:千古流芳苏学士,风流倜傥是吾师!(啊~~~~我今天怎么这么闲极无聊~~~~~~~子曰:无所事事,不如毁人不倦也……) 
东坡情何处江海寄馀生?也无人。何处寻梦,只得惘生。很早很早以前,东坡的诗句在我的严重不过就是简简单单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如此而已。我是不懂得什么是真什么是梦的孩子。所以人家东坡兄简简单单的几句“一池萍碎”就让我哭哭啼啼不知如何是好。“离人泪”时感伤。苏轼是个感伤的人吧。用杨花带出的是惆怅,带出的是分别。还有丝丝身上的泪。东坡兄喜欢玩弄我们这些愚昧无知的孩子。好多不认识的字。但是每个字,就是每个字,他们都似被赋予生命一般,发出摄人的光芒。“萦损柔肠”,何处是归向。“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睁眼才知,何谓惊异。东坡兄是桀骜不驯的。这点我绝对肯定。每当九九归一之时,东坡兄变“皆怀---”放人深省。总是在向这些文人是什么做的脑袋。什么都会。想不通。所以跟着学。也想像他们一样样样都厉害。奔赴战场般的努力练习,到底有什么给了我们那种肯定。因为喜欢东坡之诗才知道什么才值得我相信。思量,“遗踪何在,一池萍碎”。一切烦恼,无言语清。破天荒有点害怕看东坡兄的词了,不过还是很希冀东坡肉的味道。所以不管怎样都很想细细品赏何处是神伤,因为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美味,所以不会真正的相信着什么才似什么。我的最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何处归晓。很有一番“纯情”的诗,因为其中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实在是很用处广泛,例如,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嗯,颇有一番“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味道。是否有什么东西偷偷的来临了?“燕子飞时”已到,不知何时又从南边飞回来。迁徙之时。不知如何,到底是什么在“燕子飞时”带到了深深的爱恋中。东坡之念,便是如此吧。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东坡之悲何处在,临江欲仙开怀。夜饮甘醇醒复醉,归来夜已三更。花褪。新榭。亭台。轩檐。苏轼有的是什么样的悲怆,什么样的过往。他的词,韵,婉,柔,幽,狂。何处见明月,一幕清帘。相见无用,思量却无言。那日,小舟从此逝,江海,何处寄馀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相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皆怀子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水龙照月吟,蝶恋独艳花,临江面欲仙。无偿不过成血泪,无缘谦是无人扬花缀。如今,飘飘然难尽东坡情。
今天,我又研读了一遍苏轼的《题西林壁》,心中颇有一番感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我在今天,又读出了他新的内涵,新的韵味。 东坡先生身处庐山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已辨别不出此刻究竟身处何处。四周的山峦变幻莫测,从各个方向呈现不同的景色。置身于造物者那无尽的艺术构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这世界幻化成他笔下的各种神造,波澜壮阔,气韵迭起。而人,在这其中,就如沧海一粟,或许功成名就,或许一文不名。但是,身陷苍茫的人间,个人,究竟是多么渺小! 东坡先生一生风云跌宕,但他的文学成就宛如一座丰碑。他那飘逸洒脱的文风,一如他的处世风格,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理念。他有如一名哲学家,看穿世事变迁。他说人对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度!他已经忘却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离于宇宙之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观察这世间。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每天,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与心之向往将我苦苦的缠绕,沉重的压制着我那颗年轻飞扬的心。心一旦被世俗所累,人难免心情惆怅。但是,我也可以把自己抽离出来啊。东坡先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是要告诉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我们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的长远。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如果我想到了以后,想到自己的这番磨砺必将是为以后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那么也许我看到的就不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吧。也许,我看到的就会是: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