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1

jj19911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论文摘要怎么写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aogai129

已采纳
1传统管理阶段人类最早的管理活动是从原始家庭组织开始的,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展,社会组织结构也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管理活动也随之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 18世纪 60 年,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 人们开始把科学思想运用到管理过程中, 出现了一批卓有贡献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进入了传统管理阶段, 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和罗伯特·欧文等。(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斯密在 1776 年发表《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提出了经济人观点, 认为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2)查尔斯·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巴贝奇 1832 年发表《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认为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作方法, 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 为现代劳动工资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3)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欧文提出要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工资、改善住房,并在自己的企业进行改革试验证明:重视人的作用、 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大利润。在传统管理阶段, 管理基本上处于积累经验阶段, 为后来泰勒等人创立科学管理体系打下基础, 开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2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 19 世纪末至 20世纪 20 年代,该学派把管理分为三个主要职能—————计划、组织、控制。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和古典组织理论。2.1科学管理理论这个管理学派认为可以从“科学”的观点去分析所干的工作和对劳动进行监督,通过客观事实分析并利用从经验中得到的数据应能找到进行工作的最好办法。(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 泰勒 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石。 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 6 个方面: 确定合理的工作标准; 工作方法标准化;合理配备工人;差别计件工资制;实行职能工长制;例外管理。(2)莉莲·吉尔布雷思和弗兰克·吉尔布雷思简化工作的原则。 吉尔布雷思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劳动简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并总结出了劳动中许多特征不同的分动作,提高了劳动效率。(3)甘特工作计划的原则。 甘特的贡献主要有:甘特图表、任务奖金制度、非金钱因素论。甘特还认为,提高效率的最重要源泉是管理人员的工作方法而不是劳动者。(4)哈林顿·埃默森的效率的原则。 哈林顿·埃默森的思想体现为 12 项效率原则,说明了如何对资源进行有效使用。埃默森同时注意到军队所采用的人员编制的经验以及顾问的地位与作用。2.2古典组织理论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美国盛行的同时, 法国产生了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组织管理理论, 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 法约尔1915 年出版《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首次提出了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并确立了管理的 14 项基本原则。(2)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 “理想的行政组织机构模式”。韦伯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归纳为:明确的分工、清晰的等级系统、 人员的任用、 管理人员专职化、 遵守规则和制度、 组织中人员的关系等。(3)詹姆斯·穆尼的组织的原则。 穆尼根据自己在企业与政府中任职的经验和对其他类型组织的研究指出, 在每一个组织内都存在着一个任务和权力的结构, 即都有专业化的任务分工和一个权力等级。 认为存在着自然的组织法则或原则。(4)林德尔·厄威克的行政管理原理 。林德尔·厄威克于 1944 年出版的 《行政管理原理》是管理文献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厄威克从泰勒那里吸取了关于管理过程要以科学调查为指导原则的思想, 指出组成管理过程的 3 个职能。 厄威克根据法约尔提出的原则来分析控制职能。 最后他总结出了管理的间接目标:秩序、稳定、主动性和集体精神。古典管理学派的人性假设是“经济人”假设,管理方法是强调制度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的目标是追求企业的效率化,其贡献不仅仅是确认了管理的领域、 职能和原则等, 许多现代管理技术都是这个学派的直接产物。3行为科学理论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多着重收稿日期:2008-12-08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施 宙 张永风 王 茗(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 山东 济南250031)摘 要 西方管理思想经历了从传统管理阶段到现代管理理论、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深刻变革考察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有利于从中正确地吸收和消化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实现管理科学的发展。于生产过程、组织控制方面的研究,对人的因素则注意较少。在科学管理盛行的同时,一些管理学家已经开始注重研究管理中人的问题, 发展出一个新学派———行为科学学派。3.1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理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埃尔顿·梅奥。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以下见解:①人是“社会人”的假设;②企业内存在非正式组织;③领导的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 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3.2行为科学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赫兹伯格的 “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麦格雷戈的“X 理论—Y 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等。 行为科学既是管理理论的发展又是管理实践的总结,它的产生和发展使企业、管理者重新认识到员工的地位。行为科学理论将管理对象视为 “社会人”、“自我实现人”,认为员工天生勤奋、具有自我约束和创造能力且勇于承担责任,是以精神性需要占主导地位的, 认为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创设使人能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给予下属更多自主权,鼓励下属参与管理和决策。4现代管理理论现当代管理理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形成的管理理论,是继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理论之后, 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果,形成了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带来了管理理论的空前繁荣,被称为“管理理论丛林”阶段。管理过程学派由法国的管理学家法约尔创立, 把管理看成是一种普遍而实际的过程,注重管理过程和职能的研究,从理论上概括出一般性的管理原则,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管理理论。系统学派以美国的巴纳德为主要代表。 系统学派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小至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大至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 是由相互进行协作的个人组成的系统。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西蒙和马奇等。这一学派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程序等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认为,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 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德鲁克、戴尔、斯隆等。这一学派认为,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它进行概括和理论化, 然后再传授给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学生。数量学派把管理视为计量工具和方法, 并以此来帮助管理人员对复杂的生产和作业问题做出决策。 他们认为, 只要管理、组织、计划、决策等是一个逻辑的过程,就能够用数学符号和运算关系予以表示,运用数学模型就能够把问题表示出来。权变理论学派最早的研究者是英国的伍德沃德女士,这一学派认为,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具体条件随机应变。 这一学派以开放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 强调每个组织的环境和内部各子系统都各有其特点,并直接影响组织的设计和管理。“丛林阶段”的管理思想尽管研究视角各有偏颇, 但都突破单一视角看问题的幼稚和偏狭, 开始用复杂的眼光看待企业中的人和事,用系统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巴纳德及其继承者西蒙和马奇提出了 “决策人”假设,在对人性的认识上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但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重视经营战略、 财务控制和组织设计等硬性因素, 在管理理念方面却有将人再次视为物的倾向。5当代文化知识管理阶段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如以钱德勒、安索夫等为代表的战略管理理论、以戴明、 费根鲍姆等为代表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等, 都为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特别是组织文化与文化管理理论,对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组织文化与文化管理理论主要有以帕斯卡尔等为代表的“7S”管理理论、大内的Z 理论、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帕斯卡尔等为代表的 “7S” 管理理提出,决定企业成败的是战略、结构、制度、人员、作风、技能、共同价值观等 7 个关键因素,构成一个整体网络,忽视任何一项因素都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协调和管理。大内尝试以 “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在美国获得成功”,提出了既符合美国文化又吸 取 日 本 管 理 模 式 特 长 的 全 新 组 织 形式———Z 型组织, 并试图在麦格雷戈区分“X 理论”和“Y 理论”的基础上做出重大理论突破。圣吉把西方系统动力学与东方文化的一体观方法论相结合, 提出了以 “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学习型组织是对组织管理理论的创新, 实质是将人与组织管理有机融合,使“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组织的整个设计与运转过程。组织文化与文化管理理论把文化引入管理,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导向为根本管理手段,突破了传统的人管人的管理模式,开启了西方人本管理的新境界, 揭示了管理思想演进的人本化趋向。总之,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人是研究人类、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分析单位。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同样也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是客观的社会历史对管理科学与实践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知识则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拥有知识的人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力”,成为决定管理绩效及整个企业效益最根本的因素,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成为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 也带来了无可挽回的负面效应, 人们逐渐认识到自身才是人类的终极目的, 在管理中体现人性关怀的人本管理也就成为必然选择。实行人本管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论文摘要怎么写

243 评论(9)

liu346772451

看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
10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