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au
成功的基石 老子曾经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像苍天的大树总是始于一种一根一样,巨大的建筑总是始于一石一木一样,成功与辉煌的一生往往始于开始的一步。 一步虽小,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生虽大,却必须有最开始的一步。而这最开始的一步,就是基础。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基础,或者基础不牢固,是不可能有什么建树的,因为基础是根本,是出发点,没有基础就没有起点,没有起点就没有过程,更谈不上有终点了。 鲁迅曾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自幼刻苦学习,着手于这些“零碎事”,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从而获得了成功。 回首中华历史五千余载,像鲁迅一样把基础、把最开始的一步看得格外重要的伟人还有很多。一步是孔子重复弹奏《文王操》数十天,一生是孔子在后来教育事业的大有作为;一步是齐白石磨石成泥,一生是齐白石的篆刻艺术达到了庐火纯青的地步;一步是梅兰芳苦练技艺,一生是梅兰芳成为了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这些伟人的成功都与他们最开始的勤奋与持之以恒有关。正如荀子在《劝学》中的名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与辉煌的一生往往始于最开始的一步,第一步的成功就是未来成功的奠基石。注重基础不仅成就了中国的伟人,同样使外国名人获得了成功。 古希腊卓越的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口含石子,迎着大风,向着波涛诵读《伯罗奔撒战争史》,年复一年,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演讲家和政治家。 佛罗基奥让达芬奇从不同的角度练习画鸡蛋,锻炼达芬奇眼力,使达芬奇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的画家。 历史上的名人亦是如此,而平平凡凡的我们更应该注重基础。简简单单的细节,扎扎实实的基本功,都是我们在读书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都是我们通往成功彼岸的罗盘。 当我们迈出生活中的一小步时,也许我们的生活会发生转折,我们的未来会发生变化。只有这生活中的一小步走好,基础打牢,成功才能指日可待。由此可见,成功与辉煌的一生总是始于那最开始的一步。 成功的理想 我们都想获得成功。但是,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想去哪里、想成为什么人有一个毫不动摇的理想,成功才有可能实现。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伟人都是早早的立下了志向。远大坚定的理想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你走向成功,让成功离自己越来越近。 一个人的志向的确能够决定这个人的未来。达尔文9岁时对他父亲说:世界上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奥秘,我将来要周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而当时的他在老师眼里不过是个异想天开“不务正业”的学生。可是,达尔文却为了这个梦想一直努力着。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摧毁了神造论。他自己最终也成为了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先驱。 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艘无舵的孤舟,终将被大海吞没。南后主李煜。文采风流。凡是中国人,凡是识点字的,对李煜写的词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确,在文坛上他的地位是没有异议的。但作为君主,亡国后不思东山再起。最后客死异乡,他是失败的吧。 歌德说过:“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遇风即灭。这盏灯,就是理想。16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家乡去读书,临行前,就作诗一首以铭其心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彰显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情。此后的20多年里他不断地努力,经历了一场场血雨腥风的斗争,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战,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引导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成功需要一个理想。 
成功在于积累,任何经验都是慢慢地一点点地积累起来的。每天进步一点点,贵在每天,也难在每天。 下面我给同学们举几个有关积累成功的例子吧!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古代蒙古人训练大力士,就是用积累这个办法的,他们从小让参加大力士训练的孩子每天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上山吃草,小牛犊刚开始不过十多斤重,孩子们可以轻松胜任。这样,随着牛犊的一天天长大,孩子们的力气也就越来越大了,最后,当牛犊长成几百斤的大牛时,孩子们也就练出了能举千斤鼎的神力了。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古印度一个着名棋手和皇帝下棋,皇帝问他要什么赏赐,他说,只要在棋盘上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米,然后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米,第三个格子放四粒米,依此类推,放满64个格子就行了。皇帝很高兴,不假思索就一口答应。可后来兑现赏赐时,皇帝傻眼了,把全印度一年收获的全部粮食加起来也不够用。谁能想到,棋盘上这一格到下一格的微不足道的积累,到后来竟然成了天文数字。 第三事例讲的是: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来在部队一个科研单位工作。他原来基础并不好,学历不太“硬”,也曾不被人看好。可是他自己却“不放弃,不抛弃”,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成绩。他不放弃一切可以学习机的会,他向一切内行的人虚心请教;参加科研项目从小到大,从刚开始当助手,到后来自己牵头领着助手干;发表学术论文从一开始的一般刊物到后来的核心刊物到国外着名刊物;他自己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工程师,成了本专业的权威,博士生导师,军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到2007年,他终于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进入了中国科学家的最高殿堂。他的成功经历,再次雄辩地说明了积累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天道酬勤,水滴石穿。无数事实证明,成功需要积累;需要积累经验;需要积累能力;需要积累成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恒心和坚持,任何微小的量变,我们只要能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最终必将导致质的飞跃。古人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个人若能每次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天天向上,就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变平庸为神奇。他一定能找到成功的钥匙,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业绩。 那些一事无成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那些一事无成的人,而是他们缺乏耐心,急于求成;那些一事无成的人,而是他们总想一口吃个胖子。于是结果他们就放弃了每天一点点进步,也就放弃了希望,放弃了成功! 希望同学们听到以上这些故事后,也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一步步走向成功!
经验的重要性:社会经验是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对社会生活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能有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或有相应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社会经验将直接决定着他的人生高度,缺少了必要的社会经验,很有可能会一事无成。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经验决定了人生高度,对其人生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带着孩子去外面就餐,教孩子观察服务员是如何待人接物的。他们脸上的表情又如何,这些都可以让孩子获得收获,使他从侧面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怎样最讨喜。经验还可以让我们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人都是从经验中学习的,小到买一个削笔刀,大到人生道路的选择,经验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