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名夏
我眼中的“经济学我喜欢思考,有时候用脑,有时候用脚!朦胧中的“计划经济”是我妈怀抱着我,背着一夹背(夹背,老家用来背东西的竹制工具,底小口大)刚从生产队里分来的谷子,汗流浃背艰难的行走在山路上,偶尔也让我守着那分来的一堆玉米茫然的看着大人们嘻嘻哈哈的开着或荤或素的玩笑,这样往往要等到背最后一次时我妈才带我一起回家。我朦胧中的“计划经济”还是年底才吃得上的几次猪肉,过年才能穿上的几件新衣……。“计划经济”还是我小时候的煤油,小学时因为离家太远我们都住校,因为没有电,每天晚上晚自习时我们大家人人一盏煤油灯,几十盏煤油灯在教室同时点亮,煞是壮观,用现代人的观点“是非常浪漫烛光晚会”,可是那时候我也没有暗恋某个女孩也不懂浪漫,,只是觉得煤油灯燃烧的烟雾搞得整个教室仿佛要燃烧似的,时间长了两个鼻孔都是黑的,所以直到现在我都不认为点一盏灯或一根蜡烛就是浪漫,胡扯!那时候煤油非常紧俏,我小学班主任刘老师,人家都叫他“刘大炮”,讲课时扯着嗓门吼,十里八里都能听见顾名思义“刘大炮”。因为煤油是凭票限量供应,刘老师家的煤油就经常不够用,每次他买煤油时都让我去帮他买,我买煤油不要票,因为我“背后”有“人”,我一个本家大爷(我爷爷的爷爷可能和他爷爷是一家人,我从来没有去考证过)在供销社专卖煤油,随时板着脸,一斤煤油票绝对不会给你两斤煤油,但我每次都有绝招,我找大爷的老婆也就是被我称为大婆婆的人,她总是趁我大爷不注意时我要多少她给我多少从不要票,所以每次我帮刘老师弄到煤油后他都要竖起大拇指算是对我的感谢!同学们知道后也经常让我帮忙弄煤油,让我非常自豪!娃儿不愁长,随着时光的流逝,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进城念书了,人生识字糊涂始,我开始糊涂了,“经济”不再需要“计划”了,再也不是母亲分得的谷子玉米了,更不是煤油了,“经济”被“市场”了,名曰“市场经济”。媒体狂轰滥炸似的形容“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淹没了计划经济的影子”“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华夏大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等宣传下,糊涂的我以及我们 “市场经济”了。从初中升入高中,我进城念书了。在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们喋喋不休的 “教育不该市场化”“教育应该市场化” 的讨论声中,教育改革开始了,于是“教育”就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念指导下行走于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边缘。 
·经济学·在我看来,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并非学科,也并非假说。就好像力学理论一样,经济学通过将社会现象模型化来探寻社会运转的基本规律。即经济学的初衷,是探寻和缕清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而非致力于如何最大限度攫取个人财富或者让国家资源配置最优化。这应该是一门未出现的姑且称作“经济工程”的学科所讨论的范畴(博弈论思想发展之后出现了“如何寻找更好制度以规避囚徒困境和道德风险”的学科分支,但笔者认为该学科依然致力于探寻,而非解决。),因为若是一位坚定的经济学学生,“如何……”这两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社会学科中,能称得上科学的寥寥无几,其中就包括经济学。也只有经济学能够获得长久且普遍的认可,且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能力。而其独立与其他社会学科,乃至最后成为社会学科之王,原因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研究方法。经济规律孕于社会规律之中,就研究对象而言,经济学渗透进了其他社会学科,如政治学,人口学等。例如生育行为,就是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而对于生育行为原因的探寻,我认为经济学阐述的无疑是最令人信服的:当生孩子的“影子价格”能被接受,人们就会去生孩子,当一时的理性在长久看来是不理性的时候,人们就可能抛弃孩子或送给别人收养。仔细想想,生育如此,结婚,离婚,谈恋爱,买房,买车,投票,政治,战争,到给孩子买国产奶粉还是进口奶粉,都能用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为什么小中产阶层和贫困阶层要使用国产奶粉?难道他们买不起进口奶粉吗?还是他们发现买进口奶粉的影子价格太高?上面的分析实际上包含了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设:理性人,有限理性和效用稳定。可能很多人认为“理性人”为最重要的经济学假设,而我的结论可能有些不同,“有限理性”和“效用稳定”才应是最重要,但即使很多科班学生也会忽略的王道假设。先说有限理性。现在主流经济学里对有限理性的解释是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杨小凯同学肯定不会同意)简单说来就是两个方面,信息不完全和自身处理问题的失误。解决方案是近乎儿戏的引入信息成本和“颤抖手”理论。那若信息成本的信息也无法获知呢?信息不完全又如何决策呢?为此他们搬来了Bayesian Analysis。若一项投资是长期的,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我们又要如何行动呢?经济学家们又从recursive formula和Kuhn-Tucker Theorem推出Bellman Equation,终于达到了经济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初级阶段应该达到的数学水平:动态规划。但问题就在于,一个会使用动态规划的人,算是个普遍的有限理性人吗?(杨小凯同学笑了)但如果Simon是错的,那什么才能是有限理性最完整的内涵呢?虽然动态规划依然是目前经济分析的主流,但目前一些新锐经济学家已经从近代数学分析踏入现代数学领域,若(x1,x2,x3,,xn,xn+1,)的内点解不是有限理性的最优解,那更极端一点的角点解呢?读到这里,看官可能会问,这需要的数学太高了吧?那当然,因为这是群数学疯子的理论,所以你得早日踏入非线性分析和代数拓扑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