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一枚@
M代表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J代表期刊文章 ;C代表论文集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J——期刊文章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拓展资料: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J——期刊文章拓展资料: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代表类型如下:1、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指的是针对某一专门研究题材的,是著作的别称。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2、C——论文集。论文集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把各种主题类似的论文集合在一起。比如说:法律论文集里的论文都是与法律相关的。论文集可以作为一本书或期刊的增刊正式出版,用以区别学术期刊。论文集也可以是综合多种形式的论文集结在一起,合订成的一本书。3、J——期刊文章。是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图书。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拓展资料1、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2、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您好!请问大清银币宣统三年伍圆银币直径是45毫米,厚度3毫米,重量38克。是不是大清时代的真品试制币。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拓展资料: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10、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拓展资料:1、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参考资料: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关于古钱币入门书籍的介绍《古钱小辞典》朱活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1995年第一版,1998年第二次印刷。此书大部分内容曾在《文物》杂志连载,书中简要介绍我国各时期特色(主要是孔方兄),对先秦介绍比较出色,书中还介绍了部分常见的邻国货币及古钱名称简释,而且还注明钱币的重量、大小大概范围,图文并茂,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朱先生还有《古钱新典》存世,分上下册,着重介绍钱币出土情况,掌握的是第一手资料,如欲钱币进行深入研究,建议读一读。《古钱》孙仲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第一版,曾多次再版。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分专题,针对某一系列或某一时代钱币或某一钱币进行一题一议,通俗易懂,内容涵盖了铜钱、铜元、纸币、金银币等,在最后还简单的古钱鉴定知识,做为入门读物是相当好的,这本书也是我入门指导书籍之一。《简明古钱辞典》高汉铭著,江苏古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第一版,曾多次再版。与朱活先生的《古钱小辞典》有相同的特点,书中增加了部分花钱资料及历代有关钱币的著作名称、作者、内容提要等。《中国古代钱币略说》高英民、张金乾著,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年第一版,这本仔细看来,有点像一本钱币的通俗演义,作者结合当时的历史社会情况,对钱币发展进行概说,如果结合有关钱币实物看,别有味道,此书在最后标明一些钱币的价格,只能看一看参考价值不大。《钱币学纲要》上海市钱币学会编,史松霖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1995年第一版,钱币史学要首彭信威先生《钱币学》可惜这本书我一直没有买到,未能拜读,所以不能妄加比较。《钱币学纲要》对各时期钱币进行简述,不过内容贪大求全,说的太粗。《简单钱币辞典》孙仲汇、施新彪、周祥、胡薇、黄锡明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此本名声在外,不用我介绍大家肯定也已经知道了,1991年1月第一版,同年12月已再版五次,这也能说明当时此书热销情况。《古钱币图解》孙仲汇、胡薇著,上海书店出版发行1989年8月第一版,曾经多次再版,此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货币产生与演变过程、各朝代铸币和流通情况及有关钱币知识,第二部分为钱币拓片,本书大概是因为容量有限,收录的普品很少,甚至有些纲要亦未收录。《古钱的鉴定和保养》上海市钱币学会主编,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发行,1985年11月第一版,曾经多次再版,本书着重介绍了钱币的鉴定、辩伪,并简单介绍版别分类的方法,本书的特色是介绍了古代铸币工艺与特点。这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建初涉泉河的此本书要读一读。《中国古钱目录(上中下三册)》华光普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年第一版。华光普是目前泉界评论较多的一位人物,各种说法不一,我个人认为,华光普先生在推动古钱币货币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其对许多钱币定级定价不是十分正确或者说是错误,但我认为是瑕不掩璧,华光普先生的《中国古钱目录》出了很多种版本,是根据每一年或几年调整一下价格(都是一册),我认为这种东西属于粗制滥靠造,图片变形,失真,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最有用还是三册的《中国古钱目录》。《中国古币真假辨别入门》张治中著,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年第一版,虽然张治中和我同姓张,应该是一家人,但我不得不说此书图片极差,定级不准,根本不具参考价值。另外市场上还能见到许多各种形形色色的所谓专家出的书,大都质量不佳,错误百出,建议大家购书时小心选择。我在这里推荐《简明古钱辞典》(或《古钱小辞典》)、《古钱的鉴定和保养》、《中国古钱目录》(上中下三册)、《简明钱币辞典》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