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预防医学类论文范文大全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2

523275502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预防医学类论文范文大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友利奈绪i

已采纳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预防医学类论文范文大全

289 评论(8)

珊珊,,

预防医学这个专业还是比较好好写
279 评论(15)

柴柴boom

五月,本应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可世界却笼罩了一抹恐惧的阴霾,不难猜测,就是甲型H1N1流感,更多的称其猪流感。从墨西哥第一起病例确诊,一场流感风暴就从拉格洛里亚慢慢拉开帷幕,席卷全球。截至5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感染甲型H1N1流感患者已升至11034人,死亡人数85人。在中国也确诊11例,可幸的是没有死亡,还有3人已治愈。  想起03年SARS急险危情,现在的情形应该算幸运的吧,这次的猪流感没有很高的死亡率,却无可置否它是地球给人类的又一次严重警告,而且还没结束。而结局会如何呢?回想过去,仅是流感就已经夺去无数生命,已然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噩梦。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那最为恐怖的H1N1型可怕病毒,攻击青壮年,全球约有20%到40%的人口感染,死亡人数至少有四五千万,差不多相当于一战死亡人数的5倍。1957年爆发的“亚洲流感”被称为第2次全球性流感,早期感染儿童,后期袭击老人,造成全球约两百万人死亡。1968年爆发的“香港流感”,从香港扩散到世界各地,虽是上世纪疫情最轻的一次人类大流感,但还是在2年内全球死亡约1百万人。而进入21世纪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世界已经出现了数次流感瘟疫,虽然严重性和死亡率远低于上个世纪。2002年11月首例非典型性肺炎感染者被发现后,SARS病毒在2003年上半年快速传播,有8000人左右被感染,死亡人数约为800人,其中我国近350人。2003年,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由越南蔓延到东南亚其它国家,我国也受到波及,250多人死亡。一串串数字何等可怕,一场场危机又是何等触目惊心,痛彻心扉!除了这些蔓延全球的大灾难,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平均每年有5~15%的人被感染流感,300~500万人病情严重,25~50万人死亡。这还只是流感,世界远有鼠疫天花,近有疯牛病手足口病,除此之外,人类还要面对别的种种天灾人祸,厄尔尼诺、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雪灾洪水、山火飓风、地震海啸,还有战事紧张、宗教冲突、核武器威胁等等。究其原因,人类是自食恶果,而面对这些我们不该反思一下吗?有人把人类比作是地球的癌细胞,可又何尝不是呢?为了石油和煤碳人类不惜掏空地球,为了木材空间人类不惜毁灭森林,为了饕餮皮具人类不惜捕杀动物,貌似是一个成功者,可最终只可能是同归于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断送后代的生存机会。  那么现在呢?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又还有多少可以让我们挥霍,古语亦有云“吃一鉴,长一智”,我们还要恶性循环吗,还要一次次地消耗地球再反过来被地球惩罚吗?有人说,如果SARS还留给我们什么遗产,那就是它让我们意识到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病毒肆虐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公共卫生,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必须强调健康管理。还有我们一直说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科技可以发展经济可以帮助我们,但用激素养殖的猪牛喷灌的蔬果又能发展什么能帮助我们什么呢?我们从来不是追求与地球共亡,所以,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10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