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大学应不应该破格录取人才议论文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0

apple20121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大学应不应该破格录取人才议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aqlhx12345

已采纳
不会,不一定只有你满分

大学应不应该破格录取人才议论文

255 评论(10)

云_2015

在人生最重要的关口,离高考考试铃声响起只有20分钟时,四川宜宾考生黄子恒抱起因痛经晕倒的女同学冲出考场,寻找医护人员,“勇敢一抱”也让他获 得了“最美高考生”的美誉。近日,高考成绩揭晓,黄子恒发挥不佳只考了290分,离三本线相去甚远。但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等多所大学已经向黄子恒伸出橄榄枝,要破格录取这名“最美高考生”。 高考虽没过关,却在另一场道德考核中完胜,高校该不该给这样的考生以圆梦的机会? 一边是考试的权威性和公平性,一边是近乎完美的道德闪光点,高校该如何权衡?品德加分能否冲抵高考的考分?我们是否需要一条通道,来帮助那些敢于在关键时 刻伸出援手的孩子,让他们在通往象牙塔的道路上没有后顾之忧?一辩:品德高尚,就能降分上大学? 正方:体育艺术都算特长,品德也未尝不可 任艳(高校学生):我觉得根据一个考生品德的好坏与否,对其考虑酌情加分或是降分录取是很值得肯定的一件事。现在招生讲求录取渠道的多元化和选拔方式的多样性,既然我们已经有了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多加一个品德特长生,又有何不可呢? 不 过确实也得承认,品德这种事情相对于体育或者艺术来说,有很多的不可量化性,具体的执行细则可能得有进一步的商讨。但是黄子恒考场救人,是一个突发事件, 没有什么预先操作的余地,从这样一个突发事件中我们还是很能看出这个孩子的品质。另外,再看看我们当下的大背景,即使是平时没要紧事的时候,在路边碰见受 伤的路人,大多数人也都是装作视而不见的。而在高考考场上,这么命运攸关的场合,黄子恒都能做出这样的举动,确实很值得褒扬。 反方:救人属偶然,对其他苦读学生不公平 王 伟(高校毕业生):说实话,我不太赞成这种破格录取的做法。我觉得这只是个偶然事件,黄子恒恰好有机会救了人,又恰好被媒体曝光了,所以现在每个人都知道 他品德高尚。那么那些没有机会在考场上救人、没有被媒体曝光的孩子品德就不高尚吗?他们达不到录取线的话,又能不能被破格招收录取呢? 高 考虽然有很多的弊病和漏洞,但它毕竟还是提供了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模式。虽然不能唯成绩是从,但是高考成绩确实从某一方面可以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学习能力、临场发挥素质等等,并不是没有参考意义的。黄子恒成绩没达到一定的录取线,说明他在某些方面确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简单靠破个格 就可以弥补的。二辩:破格也应加试,确保招生质量? 正方:测真实水平,优则入不优则出 梁永怀(高校招生老师):高考期间出现黄子恒救同学的新闻后,我们就一直在关注这个孩子。可能是当时为了救人影响了考试发挥,他的成绩有些令人遗憾。我赞同学校录取时对这个孩子予以适当照顾,但应该有一次学科知识的考察,合格则降分破格录取。 为何需要补测,我认为这是确保招生质量的需要。对于品德素质拔尖的学生,高校确实可以“网开一面”,但这种通融是有限度的。学生必须要具备基本的素质,否则进入学校后他的学业也会出现困难。加试考察,就是为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优则入,不优则出。 反方:参照平时成绩,足以判断水平 方炜旻(中学班主任):不管黄子恒高考多少分,他都已经赢了,是不折不扣的“品德状元”。对于这样的学生,高校应该破格录取。至于有的学校怀疑其学业水平,我认为很简单,找所在中学调阅其成绩材料就行。 从平时测验,到区县统考,再到全省的会考,每名中学生都有完整的学业成绩记录档案。高校与中学联系调阅,结合中学在当地的排名,足以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水 平,简洁而又高效。如果担心中学造假,还可以走访其同学了解。事实上,黄子恒的老师说,根据他平时的水平,高考成绩本应在400分左右,应该能上三本分数 线。这就说明,黄同学完全能适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习。通过他入校后的努力,绝对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34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