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9

假装攻城狮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问题意识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en131062

已采纳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的认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是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性质: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问题意识论文

256 评论(15)

yingjiecoco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处于高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长期的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几至湮灭。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高山仰止,却步雷池。教师则更多以教为惟一中心,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这一系列作为,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问。二、教师要做“问题专家”,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多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如果教师自己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甚至还会扼杀学生原有的问题意识。所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成为“问题专家”。三、立足创新,开掘文本,让学生会问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所以在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课文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以创新为指导,开掘文本,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就应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教师就应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
18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