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6

fqguo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文化学论文题目大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gpfyh665

已采纳
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试论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此选题有利你今后就业,但你27日肯定来不及)

文化学论文题目大全

120 评论(8)

xbojun

汉语副词研究 郭振 摘要: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它们能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否定作用等,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用作句中的次要成分,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方面;但是它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同时有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也不能用作宾语、定语,这是她同其他各类虚词性质相近的一方面。 关 键 词: 来源 ;发展变化 ;语法特征 Abstract: The adverb is one kind of half empty half solid They can express the behavior, the movement or the nature, the condition degree, the scope, the time, the possibility, the denial function and so on, have certain glossary significance, can serve as in the sentence independently the accessory constituent, on the one hand this is it is approximate the full word; But it cannot alone express one material object, one kind of truth or one kind of real situation; Simultaneously has cannot serve as the sentence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Subject, predicate; Also cannot serve as the object, the attribute, on the one hand this is she with other each kind of function word nature Key words : Origin ; Development change ; Grammar characteristic 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它们能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否定作用等,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用作句中的次要成分,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方面;但是它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同时又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也不能用作宾语、定语,这是它同其他各类虚词性质相近的一方面[1]。在这里我们把能修饰动词、形容词、名词性谓语,在句中作状语或补语的单音虚词或复合虚词的词叫做副词。副词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它副词前作状语,一般不能和名词组合[2]。本文根据上述标准,从汉语中副词的来源、发展变化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特征和一些特殊用法为切入点比较系统地对汉语副词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一 副词的来源 关于副词的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的部分: 一 实词虚化是单音副词的主要来源 由实词本义直接引申虚化为副词。主要指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直接虚化为副词。 名词→副词(箭头前面的是本义,后面的是引申义。 下同) 早:早晨→很早、尽早、早点儿 A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古文观止-瘗旅文-王守仁) B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周书-召诰第十四) C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先秦诸子-儒-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D 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先秦诸子-儒-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哀公元年~二十七年) E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先秦诸子-道-庄子-外物第二十六) “早”的本义只指“早晨”这一时段,如A,而例BCDE中的“早”并非指“早晨”这一时段, 而是“很早”或“较早”的意思。 首:头→首先、开始、第一 A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伯兮) B 初,吴王首反,并将楚兵,连齐、赵。 (汉书-荆燕吴传) C 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祗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清·袁枚-续诗品) D 体同而事核,辞清而理哀,盖首出之作也。(文心雕龙卷十三·哀吊) E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 “首”由“头”义引申虚化为副词,如A。人初生头先出,故可引申为“首先”、“开始”之义,如BCD。《方言》:“人之初生谓之首。”而E则是“第一”的意思。 动词→副词 滋:增益→越发、更加 A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B是以窦太后滋不说。(左传·隐公元年) C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孟子-告子章句下) D若能为旱,焚之滋甚。(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滋”由“增益”的“加多”义如A引申虚化为“越发”、“更加”如BCD。 c 形容词→副词 劣:弱、少→仅仅、刚刚 A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元-张翥-踏莎行) B释鞍就穴直上,可百余仞,石路逶迤,劣通单步。(水经注-渭水) “劣”有“弱、少”义,如A,当它转化为副词以后,仍存有这一语义;但已经不是对事物的形容,而是对动作行为的限定,如B。 数词→副词 A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一用汉法。(汉书·终军传) B鲁哀公问舜于孔子,孔子不对。三问,不对。(荀子·哀公) C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中庸-第十三章) “一”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向来指事物的本源,事物的统一体,在A中虚化为“完
82 评论(10)

光辉岁月水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不同专业的毕业论文主题会根据每一届专业的所学内容进行一些修改,但是大致上是一样的,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题目是什么呢?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小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1 1、小学班级中学生地位分化状况的研究 ——以R小学四年级(3)班为例 2、小学语文教材组元编排的对比研究 ——以苏教版与康轩版为例 3、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互动的调查与分析--以某小学六(1)班为个案 4、亲子沟通对小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常州市某小学为例 5、小学课堂中激励性评价语运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低年级识字教学学生注意分散现象及对策研究 7、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浅谈儿童故事在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9、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东光县后屯小学为例 10、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2 1、自媒体背景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 2、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 3、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4、小学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5、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衔接与贯通研究 6、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协同教育需求分析 7、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素养教育 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10、拉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11、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12、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13、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4、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15、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影响研究 16、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7、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初探 18、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团体干预研究 19、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效应 20、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2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高实效性的尝试 22、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2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24、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 25、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6、信息技术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27、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28、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29、小学低年级在新课改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30、家庭系统治疗对小学行为问题学生教育的启示 31、小学教学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2、小学常规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3、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以广州市桂花岗小学为例 3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35、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36、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37、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 38、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39、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作用 40、远程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41、新常态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优化研究 42、探索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新思路 43、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4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45、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46、探研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 47、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教育发展方向探讨 48、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技术优化探寻 49、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革新 50、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5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52、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5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途径
92 评论(9)

1007111

摘要: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它们能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否定作用等,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用作句中的次要成分,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方面;但是它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同时有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也不能用作宾语、定语,这是她同其他各类虚词性质相近的一方面。
286 评论(11)

Alovey

文化差异。文化背景文化节日,习俗
15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