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在那里
原子弹是决定中美关系根本走向的关键因素 原子弹最早出现在美国,由于它对人类的巨大杀伤力,足以影响国际和平,已经成为国际有核国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中美两国作为核大国,在原子弹问题对两国60年关系的影响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原子弹成为决定两国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纵观原子弹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1964年。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遏制,经济封锁、制裁,并在中国周边进行侵略和扩张,对中国安全利益造成严重威胁。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有原子弹,而中国没有。美国处于绝对的优势一方,肆无忌惮地挥舞着核大棒,进行赤裸裸的核威胁。从新中国诞生次年的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美国就公开宣称要用20-30颗原子弹,投在中朝边境,以阻止志愿军入朝。中国由于没有原子弹,采取了争取已经掌握原子弹的苏联支持、与美国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策略,两国关系处于尖锐对峙状态。 第二阶段从1964——1978年。1964年,中国在“打破核讹诈”的指导思想下,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了世界。并在此后十几年间,迅速掌握了氢弹、飞机投掷、运载火箭投掷等关键技术,使得核垄断被完全打破,两国关系出现平衡,美国失去了绝对优势地位。同时,出于两国共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这一阶段,中美关系不但开始结束对抗,甚至破冰建立了外交关系。而原子弹,正是这一局面的决定性因素。毛主席说过:“原子弹,就那么大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个东西,别人就不和你谈。” 第三阶段从1979----现在。 由于中美都拥有了原子弹等一系列核武器,战争能力相对平衡,都开始致力于合作核不扩散。特别是1991年冷战结束后,防扩散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因为,中美两国在防止原子弹、核扩散趋势方面,利益共同点增多,因而两国在防扩散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由于涉及到两国的根本利益,这一时期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迄今为止,原子弹作为“中美关系”这一全球最重要的关系中的“定海神针”,也即最关键的因素,可以预料,仍然会长期地处在“保持均衡”、“防止扩散”的稳定状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