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2113072
10531是吉首大学的代码,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吉首大学(JishouUniversity),简称“吉大”,学校地跨吉首市和张家界市两地办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大学,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湖南省2011计划”,为中国服务外包校企联盟成员单位。截至2020年6月,学校总占地面积2900余亩,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各类在籍学生3万余人,其中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共2万人。历史沿革学校成立于1958年4月,1978年复升为省属综合性大学,同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湘西分院并入吉首大学组建医疗系,湘潭大学湘西分校并入吉首大学组建体育系,2000年,吉首卫生学校并入吉首大学;2001年,湘西民族教育学院与吉首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吉首大学组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2002年,武陵高等专科学校(武陵大学)并入吉首大学成为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附属机构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所二级甲等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三级甲等非直属附属医院。二级甲等非直属附属医院(1所):吉首市人民医院(吉首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级甲等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首大学临床学院),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吉首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吉首大学第四临床学院),湘西州民族中医院(吉首大学附属中医院),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吉首大学附属黔江医院),铜仁市人民医院(吉首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师资队伍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共560余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8人,“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7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有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五一劳动奖章2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人。教学建设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15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1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产学研示范基地3个。学科建设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重点学科5个(其中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1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点13个。学术科研据2017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院士工作站1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建有湖南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共30余个。截至2016年3月,学校获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11项,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2门,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8项。获省厅级以上科研立项课题75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立项119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立项6项,教育部课题基金立项26项,国家发改委课题立项2项,国家民委课题立项6项,出版各类学术专著70部,编著34部,在省级以上各类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350篇,其中,被国际四大索引收录633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项,其中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湖南自然科学奖三等奖4项,获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获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161项,外观设计专利76项,软件著作权26项。2015年8月,吉首大学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有27个项目立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2项。合作交流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乌克兰、日本及香港、澳门、台湾等20余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学校部分师生多次出国访学、交换学习,少数民族艺术团曾应邀赴美国、法国、香港等地演出。2018年6月19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依据中外合作办学者申请,教育部办公厅批准终止吉首大学与乌克兰国立卢甘斯克大学合作举办音乐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武陵山片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了20多个实质性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承担的国家、省级科研项目中70%以上为研究地方特色资源、地方政府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学校发布了中国国内首部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美味猕猴桃“米良一号”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帮助湘西20余万农民摆脱贫困,湘西矿产资源研究成果已孵化出10多家技术企业。学术资源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馆藏文献总量246万余册,其中中外文纸质图书及光盘144万册/片,电子图书102万册;年订购中外文报刊1700余种,订购各类型网络数据库44个;博看触摸屏报刊阅读系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书刊可将图书、报刊下载至手机阅读。建立了“民族地方文献信息中心”、“沈从文文献资料珍藏中心”、“刘永济先生文库”、“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等特色文献资源库。相继编辑了《古城古井古简的惊世发现与揭秘——里耶考古》、《从湘西走向永恒——沈从文百年诞辰纪念》、《中华第一旅游长廊——湘西旅游开发:湘西州卷·张家界卷·怀化卷·邵阳卷·永州卷》、《神秘的湘西——湘西原始宗教文化研究》以及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苗族、侗族、中国土司学等研究资料汇编10余种。吉首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书刊借阅、参考咨询、用户培训、专题服务、论文检测、科技查新、网络导航、特色数据库建设、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等服务工作,并与CALIS、CASHL、NSTL、CSDL等文献信息机构以及国内数十所高校图书馆签订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和科技查新等服务协议。特色专业及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音乐学、生物科学、工商管理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软件工程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园林省级特色专业(8个):新闻学、体育教育、音乐学、舞蹈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省级重点专业(8个):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生物学、工商管理、音乐学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新闻学、软件工程、临床医学省优势特色重点一级学科(1个):民族学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体育学(自定)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1个):民族学省重点一级学科(5个):民族学、哲学、应用经济学、生态学、体育学 
你好: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专科学校。有大专也有中专。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院校代码是1096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学院介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江苏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为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截至2021年1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61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实训中心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建有工作室97个,有在校生5400余人。截至2021年1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0余万册,订购中外文报刊800种。有各类机读文献和数据库20余种,本地镜像图书约22万册,订购电子期刊210种。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1958年8月创办的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历史渊源则可上溯至油画家、美术教育家颜文梁创办的苏州美术学校(1922年)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文革”期间,学校停办。1979年7月,恢复成立苏州工艺美术学校。1999年8月,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苏州工艺美术学校、苏州市轻工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组建成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总数29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45,高级职称占比28,其中二级教授、三级教授、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培养对象41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专任教师总数的84。有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月,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开设25个专科专业。教学建设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重点专业建设4项,江苏省职教示范专业1个,江苏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双证融通”试点专业1个,江苏省重点专业建设4项,江苏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有校内实训基地112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江苏省级高职高专实训基地9个(其中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江苏省级精品课程(群)7门,江苏省外国留学生精品课程3门。设有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基地、全国妇女手工艺培训示范基地,另设有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江苏省工艺美术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合作交流截至2021年1月,学校牵头建设的江苏省艺术设计职教集团,对口帮扶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2020年,学校与河北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共建“教学实践研发基地”,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苏州金螳螂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创博会展览有限公司、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吴中区光福镇、东山镇、横泾街道、高新区镇湖街道以及东海县等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服务合作。为江苏省培训工艺美术大师90余人,举办东海水晶雕刻工艺、宜兴紫砂陶艺传承人群创新应用等研修培训班;培训江苏省职业院校骨干师资240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500余人。截至2021年1月,学校设有江苏省教育厅与法国巴黎教育局联合创办的“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学院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共同成立的“中英苏州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中心”。与法、英、日、加等国家的20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2020年,学校参加了2020荷兰设计周云展。学科体系根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江苏省职教示范专业1个,江苏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双证融通”试点专业1个,国家重点专业建设4项,江苏省重点专业建设4项,江苏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4个,江苏省级高职高专实训基地5个,市级重点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学院重点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江苏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江苏省外国留学生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级精品课程(群)7门,江苏省级精品教材3部、获江苏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2013年,学院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6年,学校通识教育项目三位一体人文公选课教学改革项目获苏州市首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科研平台根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江苏省优秀服装设计机构(中心)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江苏省研发推广中心1个,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保护示范基地1个,校级研究机构4个。江苏省优秀服装设计机构(中心):服装工程系服装设计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研发推广中心:江苏省工艺美术传承保护与研发推广中心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保护示范基地: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研究所)校级研究机构: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万宝宠物设计玩具研发中心、锦霓人造皮草服装服饰设计研发中心、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科研成果2013年立项项目共44项,其中省部级10项,市厅级31项,局级3项。省部级项目中,省哲社基金课题3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4项;市厅级项目中,省高校哲社基金研究项目23项,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二五课题2项。2013年,学校文化部科技创新重点攻关项目《苏州传统失蜡铸造工艺的挖掘与传统研究》项目,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组织2013年跨界课程《桃花坞》主题项目申报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23项;组织《“雷山苗族元素”旅游品创新设计》优秀作品申报专利50多项。根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教师共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97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1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33部;出版个人作品集9部;作品参展参赛获奖703项;专利授权228项;著作权登记1900项。特色专业及学科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室内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景观设计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室内设计与工程管理、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艺术设计(玩具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装饰艺术设计、书画鉴定等江苏省示范院校省级特色专业:动漫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景观设计、影视动画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动漫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雕塑艺术设计与制作、景观设计文化传统学院标志以ART(艺术)为主要设计元素,以大写字母A为基本型,左侧线条变形为阶梯,与字母T谐音,镂空字母R挑出中空的内容结构,标志采用象形与会意手法,将具象的字母抽象成各种线形和角度,虚实相生,整体塑造呈稳定的三角形。A是英文字母的首位,代表追求卓越。A是学院标志的主要结构,辅之以大红的整体整体色调,展现了学院积极向上的昂扬态势,展现了与学院发展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A也与汉字“爱”谐音,代表大爱无垠,爱是教育的灵魂,大爱是教育的境界,爱的教育包含了教育者的责任心、道德心、关切心,爱也是受教者追求进步的强大支撑,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精神。R是汉字“人”(REN)的首位字母,代表艺术人生。R字以丰富的形式语言,增加了标志的灵动与互动,衍发了艺术与人生的多面意义,艺术设计生活、设计人生,生活是艺术永远的灵感源与服务地。T与汉字“梯”谐音,展现为连续攀登的阶梯,在内涵上与A字所喻示的校园进取精神互为印证,富有“攀登、传承、探索”的积极内涵,喻示学院在不断的追求中,勇于承担教育责任,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和繁荣。学院标志概括了艺术与人生、教育和责任的相互关系,综合体现了学院的办学思路、办学宗旨和育人方式,文化符号意义鲜明,显示了学院的人文精神。以此激发全体工艺美院人积极发扬艺术人生、大爱无垠、追求卓越、充实光辉的校园精神,达到个人事业、学院事业和社会事业的多重光辉境界。
2020河北省高考理科排名56000名,结合上年同名次录取情况,可录取高校有大连海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大学(保定,医学部)、广州中医药大学、承德医学院、河北金融学院、河南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