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4

小玉西西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苏州园林审美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萌萌婧婧

已采纳
受陈从周所托,陈从周当时拍摄了苏州园林的景色,需要在相本前面写一段简介,他请叶圣陶代写

苏州园林审美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140 评论(8)

新晖之光

新中国成立后,圣翁担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要职,长期居住北京,然而对苏州园林仍是梦牵魂萦。一九五六年,同济大学出版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图册,圣翁得悉后,函购了这本图册,他自己说:“工作余闲翻开来看看,老觉得新鲜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一九七四年,圣翁与陈从周相识,陈教授送了好多幅松竹兰菊的国画作品给圣翁,圣翁填了一阕《洞仙歌》词谢他,词中还是以苏州园林着墨:“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园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今秋通简札,投甓招琼,妙绘频贻抱惭看。古趣写朱梅,兰石清妍,更风篠幽禽为伴。盼把晤沧浪虎丘时,践雅约兼聆造形精鉴。”这首词中,圣翁对苏州园林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解放后,拙政园等园林已成为劳动人民憩息游览的胜地。作者又回忆起孩提、青少年时代与同窗嬉游,踏遍楼廊山径的情景。这正好与前面谈到的一九一三年游园赋诗一事相互印证和呼应。词的后半阙是写圣翁得识陈从周教授以及欣赏陈从周所赠画稿的欢愉心情。 一九七九年初,陈从周邀请圣翁为他的一本由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圣翁慨然允诺。圣翁在序文概括地论述了苏州园林的魅力所在。他赞赏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从而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感受。 “拙政诸园寄深眷”,这正是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眷恋深情的自然流露和生动描写。
290 评论(14)

曾经together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191 评论(12)

木沐锦

苏州园林的背景可上溯到公元前六世纪。
295 评论(13)

滕元小代

叶圣陶出生于古城苏州,自小生长在苏州,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九七九年初,陈从周邀请叶圣陶为他的一本由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圣翁慨然允诺。于是写下了《苏州园林》一文,概括地论述了苏州园林的魅力所在。
152 评论(10)

宁默毋躁

封建社会下的私家园林
227 评论(13)

mayu07

本文是他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国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他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春——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23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