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_lee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希望演绎出辉煌的人生和创造有个性的自我。但作为一个平凡的个体,大多数人只能在灯光背后呢喃自己的独白,没有人关注,没有人在意,没有人给予美丽的鲜花和热烈的掌声。于是,有人开始忽略自己的闪光点,感叹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平庸,妒忌别人的优秀与成功。其实又何必呢?也许你只是构成群山峻岭千千万万石块中的一块,残缺不全而又平凡无奇,但你同样可以为自己自豪:天长地久,屹立不倒,便是你永恒的骄傲:也许你只是一朵卑微的小花,一张简单的纸,一块无奇的布,但那又怎样,若是真金子,没有谁能够阻挡你发光!树立自信,走向成功,抛掉所有的矜持,大大方方,潇潇洒洒地为自己喝彩! 但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地自以为是的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要记住,你,才是你人生中最好的欣赏者。 漫漫人生,翻开历史的长卷,有哪篇诗歌不是用自信谱出?有哪一幅图画不是用自信绘出?又有那一首歌不是自信的音符的跃动?倘若没有自信,就没有从数千次失败中站起来的爱迪生,就没有坚强的海伦凯勒,也就没有你今天所崇拜所追求的人。 是的,我们都是平凡的,没有夺目的光耀,没有高大的身躯,更没有让人羡慕不已的资质。开始我们却有满腔的热血,无止境的热情。我们是普通的,可是我们并不平庸,人生价值不会因为我们的平凡和普通而无法实现,我们应该用我们热忱去拥抱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未来!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因为我们如同太阳般坚不可摧。我们也会经历失败,承受折磨,但是我们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巴尔扎克曾说过;”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它是绊脚石,让你止步不前,但对于强者来说,它是垫脚石,让你站得更高!” 天生我材必有用,让我们勇往直前,越挫越勇,在电闪雷鸣中去飞翔,在风雨中去搏击人生。树立自信,就能走向成功! 
高考作文辅导之:高考考场作文快速完成法 在气氛紧张、时间有限的考场里,怎样才能按命题人的种种要求,写好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呢? 1、要有自信心 自信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相信自己而不怯场,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潜在的能力得以充分 地调动。反之,怀疑自己的能力,情绪失控,思想压抑,就等于自己取消了作文的资格。还记得学过的《时钟 》吗?高尔基说:“只要有生活的愿望和对自身力量的自信,那么整个一生将会是一座庄丽的时钟,一座洋溢 着精神力量,并以其崇高的业绩使人震惊的、伟大的时钟。”作文亦如此,相信自己会导致奇迹的出现。 2、要留有充足的作文时间 若说自信是写好应试作文的思想保证,那时间就是写好应试作文的物质保证。时间充足,心中不慌,才能 文思如流,汩汩而出。否则,时间不够,满腹经纶何以再现;仓促成文,难免丢三落四。从历年考生的操作实 践看,150分钟的语文测试时间,作文应占70分钟左右。今年全国统一高考的作文字数,在连续5年稳定在700字 的基础上,增加为800字,这就更显得留有充足作文时间的必要了。 3、素材不够课文凑 要写好一篇应试作文,除了掌握写作模式,还要有写作素材。模式是行文的规律,素材是成文的基础。“ 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章学诚《文史通义》)这“物”就是素材,可见素材之于文章也是很重要的。当你 在考场上因缺少素材而抱笔时,可别忘了你学过的语文课本!那里有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若谈实践 ,苏轼的《石钟山记》中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若谈改革,吕不韦的《察今》中说: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若谈理想,陶铸的《崇高的理想》中说:“合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的 理想。”若谈人生的价值,高尔基的《时钟》中说:“倘若您有自尊心,并由于屈从时间的暗中左右而甚感羞 耻的话,那么您就在生活中留下能对您永志不忘的东西吧。” 4、要有个好的开头和结尾 “凤头”说的是开启全篇时,要像凤凰头部那样小巧而华美;“豹尾”说的是收束全文时,要像豹子尾巴 那样短小而有力。怎样才能做到呢?“多钱善贾”,也还是要多掌握些方法。常用的开头方法:议论文有首句 切题法、警句开篇法、直陈观点法、提出问题法;记叙文有描写环境法、刻画人物法、交代事件法、制造悬念法;供料议论文有引用材料开篇和转述材料开篇。常用的结尾方法:议论文有照应标题法、回扣开头法、总结 全文法、卒章显志法、记叙文有高潮收束法、自然结局法、补充说明法、启发思考法;供料议论文有点照材料 收篇和延伸材料收篇。《文汇报》刊登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责任》的两篇优秀作文,一篇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是:“责任,到底是对过去的忏悔还是对未来的承诺?”用的是首句切题法。这个问句用“责任是什么”切 入题目,破题开篇,不可谓不简捷。另一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要用我的进取心、承受力和敬业心去接受时代赋予我的责任,挑起二十一世纪的重担!”用的是总结全文法。这个叹句从“进取心、承受力和敬业心”三个方面总结全文,扣题收篇,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