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7

甜甜和甜合欣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结构抗震论文800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h2597

已采纳
我可以提供资料: 砌体结构  masonry structure   以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结构抗震论文800

308 评论(15)

anlianghai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0级特大地震,举国震惊,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党中央迅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亲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医生护士、媒体记者以及志愿者等迅速向灾区集结并及时开展救援行动,各类救灾物资迅速向灾区调集,全国各地的政府、企业和民众迅速行动起来支援汶川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民族时代精神的赞歌。 抗震救灾彰显了党和政府公开透明、及时高效的执政水平。我国政府在地震发生后及时发布了地震消息,在救灾的过程中,对于灾情和救灾情况国务院和四川省政府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公布,新闻媒体大视角、大深度、大容量、高精准及时滚动进行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灾区情况,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及时透明的工作作风;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迅速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亲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效率之高举世罕见;科学调度、指挥若定,从10万官兵和各路救援队伍火速奔赴灾区到现场救援,从四面八方救援物资的调配到运输分发,从直接的救灾现场到社会各部门的协同作战,从数以亿计的一笔笔善款的筹集到拨付开支,从抢救现场的挖掘救援到医院的治疗护理,从遇难者遗体的处理到消毒灭菌谨防疫病的传染……,一切都是那么紧张有序,一切都是那么高效迅捷,无不体现出超强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抗震救灾彰显了中国社会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核心理念。地震在让全国人民揪心、泪流的同时,折射的是人性的光辉,救灾过程中无时无处不体现出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核心理念。“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生还的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解放军官兵、搜救队员、医生护士正是在这句话的感召下救出一个个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为尽快开辟突入汶川的“生命通道”,王毅率领的200名官兵组成的先遣队历经21个小时,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为了抢救废墟下的生命,人民解放军和各救援单位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硬是从瓦砾中抢出一个个微弱而又顽强的生命。为了挽救那些在灾害中受伤的生命,广大医务救援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救援现场和手术台前。为了灾区人民社会各部门紧急行动起来、企业、团体和人民被调动起来,一个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滚滚洪流已经形成。5月19日14时28分,距离汶川特大地震爆发整整七天的时刻,亿万中国人静立三分钟为上万名在四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充分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同时也激发了亿万人民为了生者战胜灾害的信心。 抗震救灾彰显了中华儿女爱国爱民、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灾难,从不低头、屈服,在灾害和困难面前他们表现出的是顽强拼搏、坚不可摧的伟大民族精神。灾害发生后海内外中华儿女都紧急行动起来,迅速加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他们或给灾区群众鼓劲加油,或通过各种方式捐款捐物,或排队为受伤者献血,或默默为灾区群众祈祷,或不顾个人安危志愿支援灾区救灾。感人事迹,不可胜数。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80名将军带领10万子弟兵冲锋在前,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拼着血肉之躯冒着余震的危险从废墟中挽救同胞的性命;为了抢救受伤群众、安置灾民生活等工作,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在惊悉近十位亲人不幸罹难时,但仍然积极坚守在救灾第一线;为了尽快抢救出更多的生命,数不清的志愿者加入到救灾的滚滚洪流。曾在年初自发奔赴湖南郴州支援当地抗击冰雪灾害的唐山“十三义士”再次急赴灾区;在灾害面前,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都是汶川人!”灾区人民的背后有13亿中国人,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只要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抗震救灾彰显了中国人民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价值观。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倒塌之际,他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死神,夺回了四个学生的生命;11岁女孩康洁,从六楼跳下逃生后,又带伤转身跑进教学楼里,救出好几名教师;“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是一位用身体护住孩子的母亲留下的短信;初三学生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4个小时刨出同学向孝廉;在灾情最紧张的时刻,15名空降兵在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且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冒险从4999米高空伞降到重灾区茂县,创造了世界空降兵史上的奇迹;79岁的骨科专家卢世璧院士每天奋战十六七个小时,为的是抢救更多的生命;像这样感人的人和事数也数不清,他们都是在用生命、用无私的奉献谱写人生的辉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魂。 抗震救灾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交流合作的时代风范。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际救援在应对突发事件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一个关爱生命负责任的政府在减灾和救援领域会欢迎国际人道主义的援助与合作。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在大灾大难考验下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积极寻求国际救援人员合作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称赞。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国际救援人员陆续抵达并迅即赶赴多个受灾县市救灾现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的行动在震灾最前线展开;一批批外国媒体的记者深入灾区,报道了中国军民抗震救灾的生动事迹,让西方人认识了真实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一批批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一批批国际爱心救灾捐款源源不断的抵达灾区,为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震救灾过程中彰显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一定能打胜抗震救灾这个硬仗,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一定能重建美好家园,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也一定能开好奥运会,有了这种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有了这种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能兴旺发达。 让我们共同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161 评论(13)

fnjialun

少年强则国强现今,灾区的孩子们早已擦干眼泪,带着伤痕毅然走进帐篷学校,“安心学习,立德成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为充分反映灾区少年儿童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高尚品质,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全国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决定评选表彰一批“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当无情的灾难袭来,灾区那些稚嫩的生命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谁曾想,在灾难面前,他们竟然挺起了幼小的脊梁,让我们看到了不幸之中的大幸。他们的英雄气概、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无论对孩子还是成人都有深刻教育意义。他们无私无畏,智慧勇敢,舍己救人;那种对死亡的藐视,对险境的淡定,对他人的无私,对逆境的坚强,对生活的热情,对关爱的感恩,让人刮目相看,令人肃然起敬,感动了全国亿万人民。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坚强和英勇。在这场灾害中,灾区的少年儿童经受了巨大的伤痛和磨难,同时他们也表现出了超常的勇气和力量。女学生高莹双腿都断了,双手也被砸伤,不仅一直没哭,还一边微笑,对大家说“要勇敢”。灾害来临之际,中学生雷楚年在2分钟内,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12岁的女生廖桐,本可以自己迅速逃生,但看到班里惊慌的女生,就果断地叫大家跟她跑,安全带出十余名女生。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智慧和乐观。很多幸存的孩子,在自救和互救上表现了惊人的智慧,在等待救援和获救后表现出罕见的乐观。他们知道保持清醒,用歌声驱赶恐怖、伤痛和困倦;他们懂得保持体力,用团结、友爱和鼓励支撑生命。小女孩邓清清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被困废墟80小时的男生薛枭,被救出来后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这句话逗乐了电视机前很多悲伤的中国人。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仁爱和感恩。女生马小凤和男生薛枭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营救人员发现薛枭受伤严重些,但薛枭坚持说“先救她”,而马小凤则说“不,先救他,他的伤势比较重”。这种仁爱之心让救援人员为之动容。3岁的小男孩郎铮被救出后,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朝救出他的武警官兵敬礼。一些逃过劫难的孩子,在路边向前来救援的人们致谢,有的甚至加入志愿者队伍,积极贡献出他们微薄的力量。苦难是良师,逆境出人才。现今,灾区的孩子们早已擦干眼泪,带着伤痕毅然走进帐篷学校,“安心学习,立德成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这些坚强而可爱的孩子,让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未来。英雄少年,时代骄子。让我们向这些少年英雄致敬,并伸出我们热情有力的双手,共同托举起祖国明天的太阳!从地震发生到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一闭上眼睛,我就反复的想:我可以舒服的躺在床上,吃饱喝足盖着被子睡觉,可就在几千公里之外,就在同时同刻,很多人正在被冰冷沉重的楼板和砖头压着,在残垣断壁的缝隙中挣扎着,他们的心或许正在慢慢绝望,或者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苦苦等待着救援人员。。。我不知道那种自己动弹不得,疼痛和寒冷一并袭来,只能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心情有多么的难受!!!地震之后,我才终于明白,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就那么几秒钟, 一切都完了!美丽的家园变成残垣断壁,几十年盖出的城市变得面目全非,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曾经的欢声笑语变成了撕心裂肺的哭喊。。。但我们一定要坚信,这次灾难会很快过去,请相信:我们有为了护住4个孩子,而用自己坚强的身躯抵抗坚硬楼板的谭千秋!我们有不顾自己性命安危,为了多救几个学生而跪下的英雄!我们有救死扶伤,即使失去了亲人还坚持在前线的白衣天使,我们有纷纷捋起袖子,伸出手臂,为灾区献血的人民。。。只要我们中华民族将爱心凝聚,我们就会变得强大而不可战胜!我不知道奥运年的中华大地为什么这么多灾多难,但我相信灾难不会将我们摧垮,一次又一次袭来的灾难只能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使我们中华民族更加团结!"别害怕,我就站在你身边,看黑夜无法吞没黎明的天!"
26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