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wenj
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2] 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 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谈起读书,我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读书迷。书是一个人的一生必不可少的伙伴,书是茫茫大海中的导师。它使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暗自庆幸我有这样一个好习惯,也庆幸自己能深深地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书中,我认识了机智勇敢的“爱国大夫”晏子;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廉颇;知天文、识人心、懂地理的诸葛亮;为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武松……我从书中学到了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读书让我认识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读书,可以知善恶,美丑,是非。我爱读书,书给了我许多快乐。我从一年级开始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至少读了三遍。在书中我明白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困难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你会发觉,原来自己是有毅力的。如果我没有读《红岩》这本书,我永远不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