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2

xjianzhon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议论文素材使用方法初中语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岳瑞雪

已采纳
关于勤学的名言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尚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天将与之,必先苦之;天将毁之,必先累之。 ——刘向 读书名言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10则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邹韬奋《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②西方读书名言10则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坎耶里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弥尔顿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尼克拉耶娃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 ——赫尔岑 悬梁刺股不知道对你用不用的上

议论文素材使用方法初中语文

301 评论(10)

njaudc

议论文阅读的时候,首先大致浏览,一下问答提问的内容针对问题有针对性的,去文章中找答案,这样做题的速度才能够提高,在做题的时候尽量用笔做一个标记,不用来回的去找论点论据和论证,这样能够节省时间
115 评论(13)

akang23

一、 课题名称学生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二、 课题的提出我们的学生每当作文时总会唉声叹气。尽管他们用牙咬着笔杆,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也还是写不出几行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另一方面是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留心观察。这样就形成大事没有、小事放掉的生活局面,当然就没什么内容可写了。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因此,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作文素材,才能解决学生作文“没话可说”的问题。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提出本课题,希望通过探索、实践,能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三、 研究意义在小学阶段,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还担负着为初中、高中打基础的任务。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阶段,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达,记忆力好,想象力最为丰富,是培养良好习惯、积累知识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培养他们的作文热情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四、 研究目标1、 背诵目标背诵古今优美诗文45篇;背诵名言警句60句;背诵现当代和外国文学作品中优美语段12段。2、 观察目标学会有目的地观察生活;掌握一些观察方法;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3、读书目标随身携带一本书,枕边摆放一本书;常去书店去买书,见缝插针来读书;常与同学来谈书,常与朋友交换书;常与父母互讲书,常向老师来求书。4、写作目标(1)内容:以反映师生、社会生活内容为主。(2)形式:写好一篇文章,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3)对生活的反映:能选择生活素材并组织材料,反映生活有一定深度,初步体现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对人品精华的品悟,对人情意蕴的感受和对人世沧桑的体会。五、研究内容1.关于作文素材积累的思想、理论、理念的研究;2.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直接积累素材的能力;探讨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间接积累素材的能力;3.探讨教师如何组织活动,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调动写作兴趣和动机,形成良好的积累素材的习惯,促使学生由“无事可写”向“有事可写”转变的探索与研究;4.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与作文教学的渗透性、生成性的探索与研究。六、研究方法见“行动研究”七、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3月~2007年6月)。1.完成课题申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前期测试报告;2.学习相关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及作文素材积累的成功经验;3.进行相关活动的收集与设计。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年8月~2008年8月)。1.修订完善课题研究方案;2.作文素材展示、检测、评估与小结;3.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整理;4.撰写个案分析、专题研究文章或研究论文;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8月~2009年7月)。1.进行研究资料分析与数据检测统计,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与有关论文;2.接受终审评估、结题验收研究成果。八、课题研究成果:1、研究报告(开题报告、阶段汇报、中期汇报和结题报告)2、教师研究随笔、个案研究、案例分析、论文。3、学生作文集。4、学生其他成果展示。
224 评论(15)

小溪518

把握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229 评论(9)

薄幻君

人合教育银城校区留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辅导的时候,我发现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一筹莫展,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更不要说让他们把这篇作文写好了。针对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初中学生的经历太少,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注意 积累作文的素材就变的尤其的重要。下面,我针对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谈几点建议。 首先,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课内书本上还是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名人名句,优美语句等等,此时你就要把它们抄写下来,抄写到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写上你的感悟感想等等。这样不仅积累了一些写作中可以引用的素材,而且还锻炼了你的写做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其次,有灵感时就要及时写下来: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比较少,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对生活毫无感觉,有时侯或许一次考试失败的经历都可以成为他们作文写作时的素材。因此,这就要求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哪怕有一点点的感想,感悟都要及时写下来,抓住写作的灵感。宋代的欧阳修就曾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而宋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梅尧臣也随身带着口袋想到好的诗句时就随时记下来。 再次,要多读多背:有专家指出在准备中考作文时头脑中至少要装50 篇范文,其实我认为要把背诵范文或名家名作的过程贯穿到整个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在初三准备中考的时刻。语文的学习同英语的学习一样,也有语感问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读多背,而不能成为“哑巴语文”的学习者。当有了我们平时语文学习中所背诵下来的文章积淀时,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了。 最后,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表达的更加的真切感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要用自己的眼睛真实地记录下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积累写作的素材。
14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