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7

流云飞燕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2019年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对联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土木学子

已采纳
一篇作文。。。。。。。。。。。。。

2019年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对联

217 评论(14)

Marylf

“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是一条意境多么优美的对联啊!它是郑板桥在一次乘船途中看到了当地景色与特产后,脱口而出的一幅佳对。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对联的历史呢?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对联的来历与形式吧!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有着美妙的结合。对联即“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对联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对联是一种对偶句,它字数相同,相互对比,寓意深刻。随着唐朝“诗对联”兴起,从此被百姓喜闻乐见!对联的种类很多。有春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起初,大家是为了吓跑“年”这种动物,后来,演变成了一种风俗。至今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挽联,是指人去世后赠与的对联。婚联,是指结婚时的对联。还有,喜联、寿联、题联、茶联……我就不一一去说了!关于对联,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呢!从前有个财迷,他告老还乡,置了千顷良田,开了当铺,放高利贷,剥削坑害村民。心肠十分恶毒,可表面却装作慈善,吃斋念佛,又在大门上贴了副对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不恕我我恕人。”村民看了很生气,于是偷偷改成了:“命即是钱钱既是命,人不害我我害人”。老财迷看了,脸都气绿了!
175 评论(15)

dream008

2007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 与其指责在后,不如防范于先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小孩摔倒了,旁边分别代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吧!” 这幅漫画的讽刺意义在于:面对下一代的教育,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总是习惯于事后的指责,却不能在事发之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于是难免会出现漫画中表现的这种怪异现象。 不是吗?我们的许多家庭,父母亲忙于生意上的奔波,却把下一代的教育这样的大事情丢弃在一边。于是出现了许多“留守型”的儿童,而这些“留守儿童”又往往成为“问题青少年”。这种“留守儿童”现象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普遍。它给我们的青少年教育埋下了诸多的隐患。还有的家长只顾自己在“修长城”,置子女的学业于不管不顾。殊不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已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投下了阴影。一旦孩子出了什么事情,家长们不是首先从自己疏于管教方面找原因,而是多方推脱责任,甚至对孩子横加指责。我们不禁要问:在孩子出事之前,你们做家长的对孩子的教育,又做了些什么? 我们有些学校也一样。只是一味地忙于抓升学率,疏于对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方面的教育。即使有也是蜻蜓点水式地形式上“点”一下,没有将其落到实处。而当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动辄就是各种形式的处分,各种批评与指责更是不在话下。我们不禁要问:在学生犯错误之前,你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忙了些什么? 还有我们的社会,忙于追求经济上的效益,而忽视了为我们的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金钱至上的观念、新的“读书无用论”等正在腐蚀着我们的青少年的灵魂。而一旦某一青少年犯了罪,我们的社会舆论则大肆宣扬,大兴指责。我们不禁要问:在青少年犯罪之前,你们的社会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舆论引导方面,到底有没有尽到责任? 与其在下一代出事之后多方地指责谩骂,不如在青少年出事之前做好防范和教育的工作。古人尚且知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我们的现代人更应当明白这个道理。 要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防范和教育的工作,关键要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即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还是社会,都要把教育青少年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勇敢地担当起来。其次要树立防范意识,深入了解当前青少年思想发展的动向,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再次要树立疏导意识,既要做好事发之前的引导工作,又要做好事发之后的教导挽救的工作。各种指责和谩骂是要不得的,它只能促成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27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