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xinyu12
1、茅以升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2、钱学森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40多年过去了,如今钱学森已90高龄。他以其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3、华罗庚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4、詹天佑近代科学先驱、着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5、佟麟阁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战开始。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阁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拼死抗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头部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等抗日将领,称赞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参考资料来源1:百度百科:茅以升参考资料来源2:百度百科:钱学森参考资料来源3:百度百科:詹天佑参考资料来源4:百度百科:华罗庚参考资料来源5:百度百科:佟麟阁 
事实论据文天祥宁死不屈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陈天华遥寄血书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 ,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杨靖宇献身抗日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科学家献身祖国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安徒生跟老友断交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1848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怒。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怒地说着。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道理论据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国既不国,家何能存?《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茅盾《给青年作家的公开信》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秋瑾《吊吴烈士樾》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临患不忘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匈奴不灭,无以家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卢产伦传》一身救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怎样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唐韦应物《寄畅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革命烈士诗抄熊亨瀚诗》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唐岑参《送人赴西安》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兵部尚书胡公》我重视祖国的利益,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爱的儿女。[英] 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爱。[英] 拜论《福斯卡里父子》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匈牙利] 裴多菲《我是匈牙利人》我的祖国,我为你歌唱,为这片自由可爱的土地歌唱。[美] 史密斯《美国》在你把爱国之心从人类中间驱除之前,不会有一个太平的世界。[英] 萧伯纳《VC奥弗菜厄蒂》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鲁迅《论辩的魂灵》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爱厂如家》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古希腊] 荷马《伊利昂记》当他爱他的国家的时候,他的国家也尊重他。[英] 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俄] 巴甫洛夫《1935年工作的展望》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匈牙利] 裴多菲《我是匈亚利人》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报国寸心坚似铁。
忠实一件事,把这件事看作自己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这就是《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忠实、专注。 �8�5 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引用了五处孔子的话,两处庄子的话,一处曾国藩的或,一处朱熹的话,一处佛门训言,一处老子的话,一处《礼记》的话。 �8�5 唐朝名僧百丈禅师长教训弟子:“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并且身体力行,“言行相顾”。有一天,弟子帮他完成了他本应做的事,那一天他便绝对地不肯吃饭。——从切实行动出发,坚持劳作,言行一致。 �8�5 “主一无适便是敬”这句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话告诉我们: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也不旁骛,这便是对事业的敬重。——敬业、精力专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8�5 曾国藩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不专一、摇摆不定(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5 庄子云:“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曰:“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都是说的专一,敬业。 �8�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业、兴趣,做事的最高境界。 �8�5 国学大师梁启超以自身的言行为我们做出了“敬业与乐业”的榜样,他的著作等身,他与康有为的“维新运动”为中国的前进开辟了道路。 �8�5 宋朝著名爱国将领李纲在其诗作《病牛》中写道:“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爱国、奉献、忧国忧民。 �8�5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成才、责任。 �8�5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国学大师、原北大校长胡适先生在中国公学十八级毕业赠言中谆谆告诫即将毕业的学子,无论何时都“不要抛弃学问”。——做学问与成伟业、书中自有成才路。 �8�5 正是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国学大师胡适先生才会不顾自己身处“长安之居”(长安米贵,居之不易),仍然汲汲挂心于其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前途与命运。——责任感、个人与集体。 �8�5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其文章《送徐无党南归序》中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理论,勉励后学要修身立德,施事立功。——建功立业、品德第一。 �8�5 曹植在其名篇《白马篇》中写道:“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爱国、无私奉献。 �8�5 宋朝著名抗元将领文天祥在其兵败被俘,有广州解往元大都路过金陵时写的著名诗作《金陵驿》中慷慨抒志:“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爱国、献身。 �8�5 诸葛亮做人总是不事张扬,他在其《诫子篇》中明确提出“静以修身,简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养、品德。 �8�5 诸葛亮强调学习和立志的重要性:“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立志与成才、学问的重要性。 �8�5 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伯庐在其《朱子治家格言》提出了以下著名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结构: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例如:议论文范文1(请点击浏览该议论文范文)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1、伍修权1950年11月29日,安理会会议讨论美国诬蔑中国的所谓“侵略朝鲜案”,南朝鲜的代表第一个发言。随后蒋介石的代表蒋廷黻接着发言。这时伍修权为了伺机予以反击,又坐回到了会议席上。蒋廷黻的发言完全是在为美国的侵略罪行辩解开脱,并说美国从来没有侵略中国,甚至以台湾的小学教科书上没说美国是帝国主义来作证明。同时还口口声声说“代表”中国,而他的发言从头到尾没有一句中国话,都是在使用英语。待他发言完毕,伍修权立即向会议主席举手,要求临时发言。主席对中国代表团的请求给予允许。随即伍修权作了即席讲话,他说:“我怀疑这个发言的人是不是中国人,因为伟大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的语言他都不会讲。”此话一出,使得蒋廷黻十分狼狈。按照规定,华语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之一,中国代表讲话可以直接使用华语。2、钱学森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在航空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有名的火箭专家,为美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贡献。1949年,他得知新中国成立了,十分兴奋,决定回国参加建设。但是美国方面敌视中国,怕钱学森回国对他们不利,就千方百计地阻挠。美国海军次长还恶狠狠地说:“我宁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他明白的太多了,一个人可顶五个师的兵力!”于是,美方无中生有,说钱学森是中国间谍,把他逮捕关押,之后虽然释放了,可又严密监视。钱学森没有屈服,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回国的决心更大了。他在家里放好三只小箱子,准备随时启程。之后在中国政府的不断努力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钱学森,最后在1955年搭乘轮船回国了。他来到天安门广场,兴奋地说:“我相信我必须能回来,此刻最后回来了!”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之一。3、华罗庚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4、邓稼先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是我国研制核武器的开拓者,被誉为“两弹元勋”。抗日运动爆发后,邓稼先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后来又去到了美国普渡大学留学,26岁那年,邓稼先就取得了博士学位。优异的表现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关注。美国政府拿出了非常优厚的待遇,想挽留住他们,但是被邓稼先拒绝了。就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邓稼先响应政府的号召,毅然决然的回国报效国家。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刚建立不久,各方面还比较落后,在国际上也站不住脚。于是,中央提出来,只有拥有了核武器,我们才能在国际上挺直腰杆。在1958年的时候,邓稼先接受了研制核武器的任务。由于这个任务在当时属于最该机密,所以邓稼先在接受任务之后,就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往后的二十多年里,邓稼先就像人间蒸发一样,踏入了与世隔绝的西北戈壁。就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邓稼先带领科研队伍,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5、苏步青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80年前,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留下几句简单的遗言,自沉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将他生命里程的终点定格在了这一年的风风雨雨中,也为中国文化留下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世说新语》的记录与这几近相同。) 如盖的苍穹下/一条荒僻的小道上/一辆孤独的马车/摇摇晃晃地逶迤前行/你 一个忧郁而微醉的驾驭者/手中并没有缰绳/而是满盈欲洒的酒杯/你不知去何处/也不知何处可去/一个人在颠荡的车身中/酒语喧盈/最后 车轮终于停了/路到了尽头 无处可去/于是 你放声嚎哭/驱车而返/直至率意地再踏上另一条路/重复着另一次的颠荡与微醉//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阮籍/竹林七贤你最狂/傲然独得 纵酒昏酣/宏达不羁 不拘礼俗/登高临远 嗜酒长啸/曾在群山万壑之间/面对奇峰异石/感受天地悠远的气息/曾攀上万丈山巅/下抚千丈白云/感受虚无飘忽的寰宇/曾驻足于古木苍天之外/孤高远眺/一切在醉酒中流淌/一切在宿命中超脱//何晏被诛满门/嵇康惨遭杀戮/那个动荡的时代/沉浮如风雨飘摇/生命同朝露秋霜/欲求解脱而不能/逆来顺受而不愿/你只好在魏晋的玄风中/发出了最后的吼声/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无贵则贱者不怨/无富则贫者不争/来抗议那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虚伪透顶的现实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示。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世说新语》 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晋书》 杜康设宴酒三千/刘伶海量步蹒跚/推门就问再举盏/水流不断我不还 相传东周时代有个叫杜康的人,以造酒闻名天下,后被天帝封为酒神。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传说他原是王母瑶池的一个仙童,因偷喝仙酒被罚贬下界的,刘伶来到人间,依然嗜酒成性。王母为了点化他,派杜康来到人间。刘伶喝了三杯杜康酒竟一醉不起,刘伶的妻子以为他已醉死,便把刘伶埋葬了。三年后,杜康来到刘家讨取酒钱,刘妻责怪杜康以酒害命,杜康却声言刘伶未死,后来打开坟墓,刘伶果然醒来了。 悲哀莫大于心死。不再寻找出路,也无所谓路穷路尽。没有丝毫希望,更谈不上任何前景。这真真是黑暗的深夜,抹去了天明的希冀。 深刻的绝望痛楚已经失去了固有的表达方式,只一句死便埋我。生的幻想泯灭,于是,刘伶草木形骸,随世放逐。 人最痛苦的,莫过于醒了却无路可走 有醉人的酒,当然要醉,醉得痛快醉得豪爽,一醉解千愁,可是如果醉,就不要醒,醒了还是要面对,如果不能永远逃避,就不要去逃避.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王戎观虎) 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王维——《老将行》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