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7

手机用户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道德与学问议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麦兜扑拉飞

已采纳
成人先成才,树人先树德记得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例都证实了陶先生的论断。所以“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和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辈子。据报道,2008年初肆虐网络的“熊猫烧香”电脑的制造者被抓获,警方发现这制造网络病毒,用来牟利的黑客竟然只是未满20岁的在校学生。这些黑客,具有了杰出的计算机水平,但是在道德方面显然缺乏相应的教育,不然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古往今来,“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因此这“以德服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周恩来总理他就是具有这种传统美德之人。周恩来总理在一次欢迎尼克松的宴会上问工作人员:“点心是什么馅的?”当听到一位工作人员说大概是三鲜馅的时,总理追问道:“什么叫大概?究竟是还是不是?如果有客人对海鲜过敏怎么办?”并当即要求查出究竟,按客人的口味准备。一次,周恩来总理去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同志与其他同志握手后就站在机械师身后耐心地等他,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后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身后不禁大吃一惊,忙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总理笑着说:“哦,我没影响你工作吧?”“没有,没有!”机械师赶快说。周总理这种尊敬别人,讲礼貌的好品质,好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机械师和在场的所有人。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如总理那般伟大,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的我们是一名中职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虽然现在是处于青春期,会有叛逆现象的存在。“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饭还要多!”这是长辈们通常挂在嘴边教导我们时的用语,有时我们会以为这也太夸张了吧!可转念一想,确实,长辈们一生阅人无数,阅事无数,要比我们多经历许多,我们往往在经历挫折后,再去回想那些话,不免有一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后悔感!我们在经历多年学校教育后,对现在学校教育的规章制度并不陌生,所以,让自己做最好的!我是学生,就要做最好的学生。同样我们也是为人子女;家中的父母亲等待着我们去孝敬。小时候,总盼望着长大,逃脱父母亲的唠叨,去体验外面色彩斑斓的世界;渐渐的长大,我们终于离开家里,来到了外面,才发现家里的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多么想念父母亲的唠叨。终于放假回家了,回到家里看到父母亲头上有多了几根银丝,不禁心里一阵酸酸的感觉,父母老了,干不动了,可为了他们儿女的学费还得埋头苦干,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我们要努力念书在不久的将来让父母安享晚年。作为新生一代的80后,90后的我们,既面临着社会给予的许多机会,也面临的社会给予的挑战。为了迎接机会,迎接挑战,为了更好地行走漫长的人生道路,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成人先成才,树人先树德

道德与学问议论文

204 评论(14)

小神经芝麻酱

哲学家萨特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高尚的信仰——良好的道德。我们国家的人民却往往缺失了这些最重要的:礼仪,道德,正直,诚信,人文精神……我们应该避免这些不足,胡锦涛爷爷不也提出了“八荣八耻”来勉励我们,让我们有好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八荣八耻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让每个公民分清荣辱,树立崭新的社会风气;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启明星。八荣八耻也代表了时代的进步,代表了人们的道德观,它是中国不断进步的诠释。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出租车司机徐国平捡到乘客方女士丢失的新手机,通知方女士,方女士没有时间去拿,他就让妻子送到方女士的家中。一位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作出了一般人所不能做的举动,这种拾金不昧的良好品质是令人震撼的,让人折服!我们学校里也发生过数件这种值得人学习的事情,就拿我的小学同学叶致远来说吧!在一天下午,我们上完音乐课回到教室,途中,他捡到了一只皮夹,内有现金百余元,他毫不犹豫的上交给老师。事后,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将钱占为己有呢?”他果断的说:“如果我把钱占为己有失主一定会担心的。”作为一个学生他能够为他人着想,把别人放在第一位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古人曰:“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无耻、是卑鄙。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他会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拾金不昧,不迷信爱科学,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更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周恩来,孔子,邱少云,雷锋……死而后已,认真对待学习,坚守纪律,为人民服务。这些伟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方向,是我们的启明星。但对于我们来说,热爱祖国不一定要气壮山河,我们可以随手捡起地上的每一张纸,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个坐,在生活上不攀比……只有做好这一系列的小事,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当一个当值无愧的学生。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有良好的道德观,有健康的思想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履行我们的职责,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当社会主义的文明标兵。“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光大,使八荣八耻在每个人心中永驻!望采纳,谢谢~
97 评论(8)

想读书的可乐

保留那份真一年一 辜春鹤纵观当今,物欲横流。眼看人们在车水马龙间穿梭忙碌,为了事业的理想而劳苦奔波,谁可曾想过,在人才济济的今天,我们得到了物质的奢华和歆享,而那些伴我们走过千百年的生命的本质,似乎如雾下远山,朦胧不见。生命的本质,何也?孟子笔下的大义,孔丘所曰的仁爱,我们从小口中念诵的“人之初,性本善”,孔融幼时的让梨故事……是的,道德。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承认,当今时代,我们可以在种种职业中找到顶尖人才,然而,有时灯下读书,许多的报道也会让许多生于“礼仪之邦”的华夏大地的炎黄子孙感到愧疚,甚至是悲叹。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的世界景观游览地,已然用方正的黑体写出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字“请不要随地吐痰”“请不要乱扔垃圾”“请不要大声喧哗”……与其说是耻辱,却不如说是对中国人的最深刻的警示。历史的车轮不停地轮转,碾碎了无数谄媚与邪恶,带过了烽烟四起的沙场和无数英雄的血泪,这片大地,有过笑语和欢呼,受过蹂躏和耻辱。华夏文明,还是步履蹒跚地穿越苦难走过来了。而文明的菁华,却在随着“建设人才”的宣誓下而默默流失,或许这是中国最大的悲哀,却是难以否认的现实——我们把最珍贵的东西遗失了。自古以来便讲究“德才兼备”,秦桧、蔡京都拥有不错的文笔,为何成为至今人人唾弃的千古罪人?余秋雨曾写过,“在没有道德的情态下,中华文明,对峙的是巨大的蒙昧和野蛮。”如果我们身陷这种蒙昧和野蛮却仍视而不见,那么,我们就与鲁迅笔下“麻木的中国人”毫无差别。“德”与“才”并不是两个相悖的主题,更何况我们脚下的这片黄土上曾演义了太多太多的传扬美德的美好故事,那么,我们依然需要把这些故事演义下去,做回最好的中国人。千年古松,纵然已蔚然成阴,却依然保留着那份葱郁;涓涓细流,纵然已汇入大海,却依然保留着那份纯净。我们希望祖国日益强大,却不想看她成为“野蛮之邦”。科技要发展,人才要培养,中国人还需清晰地看清自我,认清本质,用虔诚的态度,纯化浮华之下的心灵,保留那份真。 情殇古代是爱情沦丧,道德蒙蔽的千年历史。——题记一年一 胡晓倩一生志在“西北望,射天狼”的苏轼,才华横溢,少年便名扬四海,可我看不出他的德体现在哪儿。“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首词引得多少人涕泪俱下,然而苏轼对他之妻的忠贞恐怕也只能显露在这文字之上了,没人知道他心中怀有多少对王弗的思念。在路途中便会为“墙里佳人笑”所吸引的他,“天涯何处无芳草”,恐怕是对自己的慰藉——天下女子颇多,何患无妻呢?在凄风苦雨中高唱“竹杖芒鞋轻胜马”“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到底是否真实?他的风流韵事又有多少不为人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子柳永可谓精神可佳,可他的力气并非用在作学问上,多半花在了“游冶处,章台路”(古时歌楼妓院的别称)这类高雅场所,他在这种地方真可谓文思如泉涌,灵感恐怕全部来源于此,身在异乡仍不忘“想佳人”, “多情自古伤离别”时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恐怕也是为与佳人分别而有所感,以致引得“明日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许正因如此,他一生的仕途都不甚如意吧,为“色”字所误的人怎么会有德?李煜与大小周后的故事可谓流传千古,即使国破家亡,仍不忘与美人同藏于井中,左拥右抱,好不快哉?“牡丹花下死”可是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只是好景不常,荒淫无度的他终于落得个“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下场,此时再去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也为时已晚,也只能悲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聊以感怀了。一个亡国之君,又有什么德可谈?在春江花月夜之时饮下鸩酒也许是他注定的宿命。陆游一面感叹“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世事多变,一面照样在唐婉死后享受新婚之乐,子孙之福,那惊鸿恐怕在他坚强的心上也并未留下痕迹。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深情款款,流传千古,可还是负了与他共患难的贫贱夫妻。秦观虽然写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可自己却无法做到,妻妾成群也许才是他最大的梦想。这些古代的大儒,连爱都无法坚守,又何来高尚的道德?所有的所谓才子们都亲手在封建礼教下埋葬爱情,只是空有才学而已,德已经在他的腐朽的躯体中衰败。 呼唤品德,呼唤灵魂一年一 徐菲周国平先生曾说过:“现代人生活特点之一就是灵魂与品德的缺失。”是的,人们每天都带着冷漠的表情如游魂一般。电视剧里的刀光剑影,舞厅的灯红酒绿,人们笑里藏刀,勾心斗角……我不禁呼唤,请找回我们丢失的灵魂与品德吧!品德是一朵灿烂无比的花,开在每个人的心中。品德是一道光辉耀眼的光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心底。良好的品德是永远推动人类历史,开创人类进步的那只滚滚的车轮。然而现代人走得太快,想要的太多,却渐渐迷失了灵魂,当影星赵薇穿着印有日本军旗图案的服装走在美国街头时,我们能仅仅责备她吗?她的无知不正是我们的无知吗?她品德的丢失不也正是我们灵魂的缺失吗?当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当日本悍然侵犯我国钓鱼岛,当日本肆意修改教科书事件……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吗?为何我们庞大的中国无法显示出震撼人心的魄力?为何日本敢在谴责的口水流成的河中一意孤行?是的,我们应该反省自己了。阿Q临死前有句豪言壮语:“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的忘却精神是他的祖传宝贝。我疑心我们现代人品德与灵魂的缺失是因为忘却精神已进化得淋漓尽致。写到这儿,我想起作家张抗抗的一句话:“当风渗透沙子,风的需要便成为沙子的需要,沙子的舞蹈,形成了山的屹立。”人的心之聚正如这沙之聚。 一盘散沙,一盘丢失了品德与灵魂只剩下空空躯壳的散沙,如何表现出震慑的威力呢?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们是这一代的年轻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让我们呼唤那被铁蹄践踏的破碎了灵魂,呼唤那被硝烟模糊得面目全非的灵魂,呼唤那备受屈辱而又堪屈辱的灵魂,呼唤那被扭曲而仍在拼命挣扎的灵魂……红柯说:“一个软弱的民族,一个血气不足的民族,你不能只指望它长个子。”我脑海中浮现出我们中华民族辽阔的版图,内心禁不住呼唤中国人民每一个灵魂,“醒来吧!沉睡了几千年的品德与灵魂”。我不知我的呼喊声是否震颤着国民的每一颗熟睡已久的心灵。 智者——德才兼备之人一年二班 刘畅金灿灿的麦田中,空瘪的麦子总是站得很挺,不肯向任何人低头;而饱满的麦子却总是温顺地低下头来,仿佛害羞的姑娘,因为他们不仅孕育了新的生命,更收获了一种金黄色的品格。真正的智者往往不但有过人的才能,而且更有超世脱俗的品德。有才而无德不如无才。杨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不仅才气出众而且善于揣摩他人的心理,当时求贤若渴的曹操得到了素负才名的杨修不但没有委以重任,反而将其杀害,只是因为杨修的恃才放旷,一次一次的触犯了曹操的大忌,把自己逼上了绝路,陷入了自掘的坟墓。试想一下,如果杨修没有恃才放旷,曹操怎能不使他成为自己的手足,如果杨修能够谦虚谨慎,他岂不可名垂史册,使自己成为一段佳话,为后人所传颂,代代受人顶礼膜拜,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闻名于才,而死于才更是可悲,只是因为匮乏德的辅佐。三国时期的周瑜,真可谓是才貌出众,难怪使绝代佳人小乔也为之倾心,如此过人的才能,为何会死于才呢?因为他的嫉妒,因为他的抱怨,才使他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因才生恨,含恨而死。这样的死不值。如果他能有多一点的品德修养,大一点的气度胸襟,能容得下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作为自己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周郎一定位德才兼备的智士仁人,他的一半会被压成纸型,叠藏在文典史籍里头,另一半会化作口口相传的故事来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才能如一叶扁舟,而高尚的品德则如同滚滚长江水,如果没有水,舟无论如何华丽也只是止步不前,直到化为朽木,退出众人的视野,销声匿迹。只有无语东流的滔滔江水,才能使他顺流而下,驶向浩渺的大海,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一代英才。“未做文章先做人”,即使我们不能有杨修和周瑜的才干,但良好的品德却更为重要,会使历史同样的记住我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不再空瘪,成为一棵棵金色的麦子,孕育着比金子还可贵的品格,不再平庸,不再没落,作一个真正的智者吧! 德与才的平衡一年二班 姚速瑞如果将人看作一座天平,那么天平的两端便是一个人的德与才。当两端的某一方过轻,那么天平将翻倒,也就是一个人的失败之处。德与才如同山与水的牵连,只有山,缺了一分柔美;只有水,少了一分刚健。只有水绕着山,山环着水,才能构成一幅完整的图景。德与才如同喜与忧的映证,当你只有欢喜的事,而没有忧愁,也不会感到高兴,反之愁多了,也忘记了喜。德与才的任何一项的缺失,那么它的另一项也会被掩盖住。德才兼备,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否则即使一方再突出也不能安然处世。且不说那位书生,多少有才无德,有德无才的人被淘汰出历史的竞赛。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证明了空气的成分,做出了无数贡献于后人,可以说对人类进步也有积极作用。然而在这一切背后却是常年的贪污给政府即百姓造成了伤害,最后被判处死刑。年轻的江郎出口成章,然而荣誉的光环麻木了他的德心,最后只得落得个才尽的下场。德与才不容缺失,德与才兼备则必然会流芳百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为后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句,他不追名亦不逐利,只求一生自在恬适。他亦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其才与德,被后人敬仰,传颂。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获得过诺贝尔奖,不可谓无才,而对于荣誉,她却看得很淡,将得之不易的奖章给女儿做为玩物。她还曾将其新发现的元素定名于钋,以表示对其祖国波兰的热爱,不可谓无德。因其德才兼备,才能在历史的书页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德与才像两根线交织在一起,一损俱损。只有平衡了德与才,才能处世泰然,有德无才,是对于国家建设的破坏,有才无德是对于周围人的灾难。如果每个人心中有杆天平,不要仅衡量别人,我们也应该衡量自己的德与才是否平衡。无题一年一 宁学峰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只有甲、乙、丙、丁四个人。某日,甲在无意中听到地球老人介绍他们去一个孤岛上培练技能,于是,甲回家后便把消息告诉了大家,大家经过商议,便决定到岛上看一圈。几天后,这四个人便各带一条船上路了。经过几天航行,他们先后到达了岛上,集合后,这四个人便在地球老人赠送的地图的指引去探索宝物。历经艰难之后,这四个人到了一个山洞洞口。进入山洞后,他们在一个精致的宝盒中,发现了2个小瓶,分别刻着“德”“才”二字,起初,这四个人一头雾水,于是,他们找到了说明书,说明书上写着:“欢迎来到人格岩洞。”本岩洞盛产“德”与“才”两种特产,谁拥有了德,谁就拥有了善良、忠诚、信用以及人气;谁拥有了才,谁就拥有了事业、金钱、权势以及地位。但本品每人仅限送一粒,不得重复使用,否则后果自负。”读完说明后,甲对其余三人说:“大家商量一下,看看到底吃哪一种药丸。”乙说:“吃才吧,人生在世,不就是为了混出个样吗?”丙说:“我看呀,哪个都别吃,谁知道会不会有毒啊。”“不会吧,依我看,都吃了吧,反正你知我知,不会有问题的。”丁说:“但是,我想说”甲说:“我想说,人生应以德为主,应当善良,应当诚信,所以呀,我要德。”于是,他们便各自吃下了药丸。他们吃完后,地球老人发言了:“甲、乙、丙、丁,你们已经完成了人生的选择,甲,只有你的选择最令我满意,只有德才是真正的有用的药,才只是诱饵,诱骗那些见利忘义的人,那是毒药!甲,现在,我可以让你走了,你记住,只要有德,你经过锻炼,将会得到才的。祝你好运。”地球老人话刚落,乙、丁便痛苦的捂住了腹部,随后七窍出血而死,而丙,一辈子将一事无成,于是,世上便只有了一种人——君子。小德方可见大才一年一 郝德之人,善也;才之人,精也。一滴水中能看到大海;一滴泪中能感悟人生;一落叶中能见一大世界;一德行中能了解一人品。真理不是要发生大事才能领悟,正如了解一个人的德才可以从小德行看出。有几个国家领导人可以像周恩来总理一样俭朴,不顾自己的面子只为人民能吃饱穿暖。有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总统可以像林肯一样,为了少给顾客的几盎司茶叶跑了十几条街。历史风霜,岁月的细流,都见证有小德而成伟人的事实。没有了战争的硝烟,没有了政乱的波动,可评价一个普通人或是一个伟人或是一个民族的准则不会消失。即使一个人才华横溢,做了许多普通人做不了的事,只要他或是她没有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个人的一切才华都会看起一溜烟一文不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古至今,人才似乎和才华、知识等词语紧密相联,形影不离。可能德远远要比才更加能造就人才。有个真实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曾经在一次饥荒中,一大群人来到一个城镇。这个镇的镇长给这企饥饿的人们发放食品和水,人们蜂拥而上,只有一个年青的小伙子没有吃,直接走向镇长而前问是否有活让他干。镇长没有要求年青人干什么活,只想帮助他们,可年轻不坚持要做些什么,镇长只好让他帮自己捶捶背。后来镇长把他的女儿嫁给了这位年青的小伙子,小伙子就是现在的石油大王。能为一枚铜钱动心的人,当不了好官;能被夸奖蒙蔽的领导成不了伟人;能被小成功阻止的人,干不了大事业。小德能见一人品,见一未来;小德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成功基础,从小德方可见大才智,从小道理方可见大奥妙。 请采纳~
207 评论(9)

馥儿

道德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道德高尚的人是多么令人景仰啊!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这个意思吧。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 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 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名字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心头,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因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一个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锋式的好员工。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团队的人。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一个公司要发展,也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如果我们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一个企业,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团结互助,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所有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雷锋式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仅会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的最好,还会额外做许多。他们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寻找借口,而会自动自发、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通常,企业的领导会给这样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获得成功,就必须成为这样的人。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只有发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几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依赖于这种人的努力,他们时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众的利益。每一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每一支军队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雷锋精神所能影响的远不止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今日,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努力学习和实践的精神,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寻找和培养更多的雷锋,因为我们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将因为有更多这样的人而变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大谈变化和西方商业精神的时代,从“奶酪”到“致加西亚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业文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似乎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谈到一个叫“罗文”的士兵如何敬业、服从、努力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在人们费劲心计号召员工努力学习“罗文”精神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似乎忘记了我们身边一个更好的榜样,这是“雷锋”的悲哀,更是我们的悲哀。应该来说,“雷锋”要比“罗文”伟大的多,也要实在的多。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奴隶式的付出,更应该是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爱,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些年来,对很多人来说,感兴趣的不是我们自己是否在学雷锋,而是外国人在学雷锋,感兴趣的是西点军校是否有雷锋塑像,而不是我们的身边有多少雷锋。但是,不管怎样,英雄是不应该被遗忘的,雷锋精神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是的,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任何时候,他还应该是我们的榜样,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理解他、尊敬他。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永远也不能缺乏雷锋身上那种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与爱。 雷锋应该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哪种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28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