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59

q441202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唐朝的论文史书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pp8406

已采纳
《新唐书》,《旧唐书》

关于唐朝的论文史书

236 评论(8)

daisy2004

我觉得要了解唐朝的历史,最好去看一下唐朝的一些史书,比如说像新旧唐书之类的,可以去看一下,最好要先看一下原始的材料,另外,事实上也可以看一下现在人的研究,当然,最好要先看一下原来的材料。
167 评论(13)

queen8888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新唐书《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旧唐书《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本书从秦汉写到民国,全书共一千余回,五百多万字,二千二百年的历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作者是民国演义小说家蔡东藩。细说大唐唐朝(公元618年一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细说大唐大全集》讲述了唐从建立到灭亡的近300年历史,记录了大唐帝国的兴亡沧桑,展现了唐朝的勃兴与衰落。本书通过对唐朝近300年间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回顾反思,。一书在手,遍阅大唐王朝恢弘壮丽的历史;尽览大唐帝国近300年的盛世传奇。
292 评论(13)

sdnydx1

1、《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2、《唐才子传》 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3、《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一本记录隋末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书。4、唐诗的历史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清代编撰的《全唐诗》收录了诗歌48900多首,加上明人辑录的《全唐诗外编》,共50000余首,作者达2600多人,七匕西周至南北朝1600余年留下来的诗歌多近三倍;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有50~60人,这个数目超过了它以前所有朝代的总和。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未出现过的最大的一次诗歌盛宴。 唐诗众体皆备,流派竞繁。边塞诗派:既有建安文学的慷慨悲凉,又有六朝文学的哀怨多情;山水田园诗派:工于五言五古,描写自然雄奇壮美、明丽澄净;元白诗派:注重诗歌形象,描写细腻;韩孟诗派:继承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以奇崛险怪为美。其间,李白的飘逸瑰丽,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精致,王昌龄的爽朗,杜牧的精警,李商隐的婉曲,都是诗歌的绝响。 本书在叙述唐代历史、歌舞、习俗及唐诗吟唱方法的同时,选录了唐诗名作百余首,并对每首诗进行了详细注释和品析。在编排体例上,本书打破了传统的唐诗选本惯例,“左史右诗”,按唐诗历史和唐诗品析两条线索编排,互相对应,便于读者在唐文化背景中品读唐诗。多年来, 国大学中文专业本科生一般熟读唐诗约40首;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熟读唐读约70-80首。本书以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熟读篇目进行选录,并作了适当延伸,对广大读者来说,其收录读歌的数量已经足够。  5、唐朝大历史  《唐朝大历史》是史学家吕思勉倾力著述的断代史,也是史学界关注最高的唐史读本。内容揭秘了唐代从兴到衰的各种历史,其中独孤家族何以飞黄腾达于隋唐两室,唐高祖为何向匈奴称臣,李世民修改国史为哪般,魏徵之墓被掘背后的真相是,李治何德何能竟登上帝位,上官婉儿留宫之谜,女皇之后的夺权乱象,唐皇室的性开放源于鲜卑之俗,谁是安史之乱的最大获利者,玄宗果真赐死了杨贵妃,三百年唐史迷雾将在《唐朝大历史》中得到最完整,最权威的唐史解析。  6、血腥的盛唐4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4》,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说尽这个最辉煌朝代的骄傲、耻辱与秘密。大唐王朝的兴起与没落,辉煌与黑暗,就像一部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
222 评论(15)

zhaodalaji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他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249 评论(15)

jg64x

唐朝历史的书值得推荐《资治通鉴》吧,比较浅显易懂,而且编年体的历史脉络更清晰一些。《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记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以上内容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105 评论(11)

相关问答